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谷渊行 » 第二十八章 启城 启程

第二十八章 启城 启程

    角城,离安海府不远,临近启州,陈若谷暂时在此住下,前路慢慢,他要好好规划接下来的行程。

    “我现在文武二境,另有暂时相当于灵器的新道伴生器在手,虽然不在新道初现的天道加持之下,无法全力施展,但也有远超一般凡器的威能。”

    陈若谷看着铺在桌上的岑大夫赠与他的地图,一边对自己现在的实力有个定位。

    “有什么好算的,第四境之下,在玄国除了道家当代道子,墨家清墨,武道圣地那几个小武疯子,以及底蕴深厚的那些老家伙,其余的咱俩加起来基本可以横扫了。”

    噬煌草这话说的虽然狂傲,但就他和陈若谷之前展现的战力,第三境中确实少有能敌。

    “你以为新道是大白菜啊,没有天道之力的馈赠,我的战力虽然比一般的第二境强,也强的有限。况且天下之大,卧虎藏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有两手神通就同阶无敌了。”陈若谷没好气的回道。

    通过之前的一战,陈若谷可以说是险胜毫厘,固然可喜,但也正如他所说,天下之大也许就他一个穿越者,但绝不是就他一个有金手指。而且他也发现了自己的弱点,那就是手段还是偏少。

    无知披风和天理锁不是寻常之物,只能留作底牌,能不暴露就不暴露。

    《玄幽步》和《陨星剑》一防一攻,倒是相得益彰,不过虽说千言万语一句话,千剑万剑只一剑,但他毕竟没到那个阅历和境界,多学几种武道功法作用还是很大的。

    至于文道方面,第二境立心境已经可以初步通过文字等手段沟通天地元气了,元气是各修炼体系的根本之气,是增进修为,运转功法,使用兵器,施展神通的根本。

    从各体系第三境开始,因道路不同元气也会被附上不同的特性,文道文气的厚重,武道斗气的狂暴,灵道灵气的轻灵,当然这只是笼统而论,实战中际价值并不大。

    以噬煌草这灵道第三境的妖王举例,他现在就是通过自身为滤网,元气通过的时候就会把元气进行再加工,使之变成更适合自己的灵气。陈若谷还达不到这点,身体只能充当通道的作用,所以暂时还是直接用元气。

    但要说文气、斗气、灵气要在本质上优于元气,却也是夸张了。

    文道具体的手段形式就更是因学派而异了,除了运用元气直接增幅攻击防御等常规手段外,大体通用的有这些手段。

    一种是通过诗词歌赋等表现形式的妙笔珠玑,通俗一点就是斗诗,通过诗词歌赋增进自身与天地的沟通共鸣,激发力量。

    就好比把人比作一座桥,桥有宽窄材质也有好坏,在其他条件假定不变的前提下,元气在上边有着相对固定的流速,这也就限制了神通功法的规模和威力。

    诗词歌赋则相当于打鸡血,作品越好鸡血的效果就更明显,一瞬间将人体这座桥拓宽,可以供更多的元气以更快的流速通过,形成强有力的攻击、防御或其它手段。

    而且如果是自己的原作,非但不会对人这座桥形成负担,反而有助于把桥拓宽夯实。

    如果是用的别人诗词,威力自是不及作者本人使用,但也不会有什么代价,只不过如果次数过多,威力会逐步下降,形象一点的话可以这么理解。

    某某人于某年某月新作了一首诗,非常精彩。

    天道第一次听到这首诗,啊,精彩!啊,过瘾!元气管够,使劲用。于是天降异象,醍醐灌顶,一诗败敌。

    这首诗就这样流传开来,同年另一人又喊出这首诗。

    天道这是第一百次听到这首诗,嗯,听起来依旧这么令人心潮澎湃,元气去吧。

    第二年,某人在战斗中再次使用了这首诗。

    天道这是第一千次听到这首诗,嗯,元气去一些吧。

    数年乃至数十年后。

    天道已经是第一万还是两万次听到这首诗了,呼噜噜、呼噜噜……

    这就是一些人口中的诗词衰落曲线,越精彩的诗词持续的效果会相对更强,但再美妙的诗词也总有审美疲劳的一天,也是导致诗词一脉从曾经的‘家’到现在‘学派’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至于现在还有人感叹,好的诗句都被古人说差不多了,诗词一脉再难重振雄风了。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借用学派的传承力量,简单来说就是拼祖师,文道的道路自成为独立的一脉开始,都会形成自己的文河,可以通过诵读先贤经典等途径从中借用一部分力量。

    别的学派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借用部分力量,只不过限制要更多。

    只不过毕竟是借来的力量,哪怕是从自家人手中借,多少还是要付出一点代价。这点与妙笔珠玑不同。

    就如同陈若谷之前在清苑县的祭文请圣,就是用法家的文章沟通法家文河,引出圣人意识。

    不过他请圣意只是一个仲裁,所以代价就是一那篇文章。要说通过法家文河借用力量战斗,陈若谷不是法家门墙,无论他脑中有多少前世法家名篇,都是不可能的。

    再有就是要等到第三境知著才能正常施展的了,陈若谷暂时还不去考虑。

    “对了,在我还未动用惑心之前,通过李文达我倒是听到了那几个第三境的谈话,你也许有兴趣。”

    “哦?说来听听。”

    噬煌草回忆了一下,它对这些跟它无关的消息其实不怎么上心,不过当时那个人说的还挺兴奋,也就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哦想起来了,是一个叫启城的地方,说是三个月后有一场潜龙汇,不过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他们好像都知道这是什么,没有详细说具体内容。”

    “潜龙汇?你确定?”陈若谷对这个词可不陌生,在禅让一脉的五年,他几乎是看遍了能找到的书籍,其中就有一本《渊界最重要的一百个大型活动》,这里提到过潜龙汇。

    “怎么,你知道?”噬煌草还以为这是什么隐秘,没想到陈若谷竟然知道,一瞬间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

    “嗯,潜龙指的是三十岁以下修为有成的修士,汇是汇聚,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的一场较量,决出真的潜龙。”陈若谷没想到这盛世就这样被他赶上了。

    “想不到玄国还有这种活动”,话虽如此,但能感觉到噬煌草对此不怎么感兴趣。

    “可不是玄国”陈若谷摇摇头,“潜龙汇是五国共同举办的,地点也是随机决定,只不过北方王帐和南方胤国除了在本国举办的时候会积极准备外,一般都是应付了事,这次在玄国举办潜龙汇应该主要就玄国、周国和瑞国参加。”

    “哦?规模倒是不小。”噬煌草这下被勾起了兴趣,涉及到五国共同举办的可不是小事,“启城在哪个州,咱们也去参加这个潜龙汇,咱们这两条潜龙可不能在这么卧着了。”

    陈若谷被噬煌草这话逗笑了,“启城可不是城,而是一府之地,包括一府治下的各县、荒野、水域等,只不过在举办潜龙汇的时候会把该地称作启城,取潜龙启程之意。”

    潜龙汇可不是每代人都能有机会参加的,间隔时间从二十年到三十年不定,而且也不是从现在的五国开始的,只能说这个传统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至于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秘,就不得而知了。

    听着陈若谷的讲述,噬煌草也逐渐重视起来,这么大的手笔,这潜龙汇怕是没那么简单。“那么,这个启城到底在哪?”

    “不急,现在只是出公告,准考证上才会有地点。”陈若谷伸了个懒腰,天色已经很晚了,索性上床休息。

    只留下一脸困惑的噬煌草,“啊?”

    ……

    果然没有让人久等,十天后玄国凡县一级以上都贴出了同样一则告示。

    陈若谷站在角城县衙的告示栏前,那些官话直接略过,大致就是:

    圣历一四零一年九月八日,于玄国鄞州古兰府举办第二十七届潜龙会,届时五国英才汇聚玄国。

    本届潜龙会人数限制为五百人,各国一百人,实际参加人数不足的从主办国玄国后补。

    登记报名设在古兰府最西边的迁县,并会举行一场初试来判定报名者的资格,筛选出最后的五百人。

    另外就是一些具体要求,以及注意事项。至于具体内容规则,历次潜龙汇都是等到盛会开始后才会宣布。

    “如此盛会,但感觉关注的人并不多啊?”噬煌草缠在陈若谷腰上,按理说潜龙汇这种事,不是应该吸引众人围观七嘴八舌吗?

    “很简单,因为以一州之地为棋盘的较量,怕是也只有第四境以上的人才能作为观棋者吧,这热闹九成九成九的人连凑都凑不上,而且一国百人,就算王帐和胤国不足百人,玄国最多也就二百个名额,这里边各学派的学子要占一部分吧,王室和官僚子弟要占一部分吧,比如角城这个小城,估计连个能参加的天才都没有。”

    既不能吃瓜,又没有认识或认识的人认识的人参加,也就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会评头论足一番玄国年轻才俊的表现,现在就是妥妥的路人。

    陈若谷一边跟噬煌草解释,一边心里思考着,鄞州与麟州相接,但角城离古兰府距离却不近,左右现在无事,要不就这两天出发。

    噬煌草看陈若谷思考,百无聊赖下就看了看告示中的那些注意事项,这时一条要求顿时让噬煌草火冒三丈。

    人族盛会,谢绝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