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谷渊行 » 第三十章 陌玉公子

第三十章 陌玉公子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陈若谷看着门口的身影,鬼使神差地吟出这一句,他没有压低声音,在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闭上了嘴巴的当下显得是如此突兀,一时间酒店大堂一半的人回头看他。

    那少年倒是眼前一亮,不禁喝到,“好,好一个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说完快步走向陈若谷二人。

    只见这位少年衣着简单但质地上乘,容貌清秀却不显阴柔,仪态自然而不失端正。

    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看着眼前的这位傅粉何郎,陈若谷脑中浮现出这段描写,隐蔽的打量了一下平坦的那里和喉结,陈若谷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是直的。

    分别于二人见礼,男子直接落座,大堂的碗筷声也继续响起,只不过时不时有目光扫过三人这一桌,其中大部分是女子,不过这举动并未惹来同桌男子的不快,自己都想多看两眼,更何况是媳妇(姐姐、妹妹、嫂子、母亲、儿媳、姐夫,嗯?姐夫?)。

    男子似乎对这种事已经免疫,丝毫不怵,看着陈若谷道“兄台刚才这句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冒昧一问,这句话是兄台福灵心至妙句偶得,还是出自哪首诗词文章?”

    “这应该是此诗句第一次问世”说是自己的原创,陈若谷还是有点脸红,只能用这种迂回的表达方式。

    “那可否将此诗句赠与在下?”男子听说这是首创更是高兴。

    “本就因阁下而得,自无不可。”陈若谷很是爽快。

    “好,对了,还未自我介绍,在下明月夜,这几日我是左思右想,也没能想出个满意的名号,没想到今天这么有缘,得兄台赠诗,今后便叫陌玉公子!”明月夜哈哈一笑,然后向陈若谷郑重一礼。

    既得好友,岂有不同饮的道理?看着风卷残云后的餐桌,三人果断换了个地方,继续,喝茶!

    “这龙井果然还是玄国的正宗”,明月夜一边饮茶一边吃着点心,陈若谷和东方诲二人也了解了他的大致情况。

    明月夜,二十一岁,来自周国京城,儒家子弟,修为立心境第二层见贤境,纯粹好奇潜龙汇是什么样,便瞒着家里偷偷跑了出来。

    “月夜贤弟你心还真大,虽然当下游历之风盛行,但只身一人来玄国还是有些武断了。”三人中东方诲年级最大,陈若谷最小,加上彼此已然熟络了不少,便以名字相称。

    “东方兄此言未免有失偏颇,初圣十三岁就开始独自游历,而且别说邻国,十六岁时他的足迹都遍布大部分灵族之地了。”

    “而且我现在是见贤境,何为见贤,潜龙汇不就是汇集了天下最优秀的人族才俊的地方了。家里把我看的太紧,在周国我也去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加上见贤境的修为在身,一般的麻烦是招惹不到我的。”

    明月夜的回答一时间让二人竟无言以对,一般的麻烦是什么麻烦,你对麻烦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对了,若谷你师从何派?”既是为了岔开话题,也是明月夜心中确有此问。

    “并未有正式师承,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算是杂学一脉吧。”

    陈若谷不能暴露禅让一脉的跟脚,并非对这二人不信任,而是此时禅让一脉毕竟是隐居状态,而且之前阴阳一脉来攻,怕是瞒不过这些文家高层的耳目,他可不想被人做饵,破坏了禅让一脉现有的局面。

    不过他也并未说谎,严格来说他确实没有正式的师承,而且的确是各个学派,貌似也确实都懂一点点……

    东方诲和明月夜闻言并未露出任何异常,要知道杂学一脉就跟武道的散修一样,不能说地位低,只能说能有所成就的很少很难。

    陈若谷将二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对二人的认可又进了一步。

    “若谷,那我来问问你,你对道家的‘道’这一字有什么见解?”不似之前的闲聊,东方诲这一问其实有考校的成分在,‘若谷兄弟要是答的不错,就推荐他入道家吧,哪怕是做个外门弟子,这样出门在外也有个身份护身。’

    明月夜明白了东方诲的意思,他们这些学子要是在外遇到天资不错、品行端正、背景干净,关键是对脾气的杂学学子,偶尔会提一些问题,要是觉得对方的回答很对这学派的路子,就可能会推荐他加入这个学派,这其实也是各学派人才的来源之一。

    当然他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写个推荐信,能不能录取主要还是看学派的考量,只不过东方诲和明月夜的推荐在道儒两家还是很有分量的,当然现在的陈若谷是不知道的。

    “对道的看法吗?”陈若谷沉吟了一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陈若谷说完突然愣住了,奇怪我明明只是在心中说的,为什么直接就说出来了?《道德经》这种大BOSS级别的著作可不是用在这里的啊喂?

    比起陈若谷,东方诲是真的吃惊了,能塞下两个鸡蛋的那种。明月夜也是,表情没有东方诲那么夸张,但眼睛死死盯着陈若谷,那目光好像是发现了一件圣器。

    与此同时,景州清微山,垂钓的鱼钩轻轻抖动,好似睡着了的老者双眼微睁,目中似有云海沉浮,良久之后传来一声轻笑,“有趣”。

    一个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进来,“老师,我刚才好像感觉我道家的文河震动了一下,不过太轻微了,并不能确定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可知道些什么吗?”

    “顺其自然”老者说完闭上眼,就像之前一样。

    ……

    “若谷,若谷兄弟,若谷贤弟,你回头参加完潜龙汇必须跟我去一趟清微山。”东方诲双手按住陈若谷的肩膀,苦口婆心的说。

    “诲哥,真不行”……

    “东方兄,真的我之后还有别的安排,之后有机会我肯定去”……

    “好兄长,好好好,等潜龙汇结束我就跟你一块去景州,你先别揺了”

    暂时从东方诲的摇肩晃脑手中脱离,陈若谷欲哭无泪,本来好端端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若谷,不知道你对儒家怎么看?”就在陈若谷以为消停了的时候,明月夜的话犹如一道霹雳在耳边炸响。

    陈若谷第一时间在心中默念,不要去想什么《论语》,《中庸》没读过,《大学》没上过,《孟子》是什么来着,《荀子》是谁不认识不认识,程朱啊什么学来着,陆王……嗯?糟了!

    无它,天理锁有了反应。

    天理锁作为新道初现的伴生之器,起步就是灵器的威能,只不过当下陈若谷还无法完全驱动,而只要跨入灵器这道坎,就代表着有了灵识。

    虽然灵器级别的灵识还很微弱,现在的天理锁估计更是连半岁幼童都不及,但它也意识到了陈若谷在说什么话,感觉坏坏的,不高兴了。

    陈若谷左臂天理锁浮现,随即一道看不见的波动荡漾开来。

    “嗯?”看到天理锁的瞬间,明月夜来不及多想,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放于唇前,犹如蚊声蝇语,“非礼勿窥,遮”

    同样是一道看不见的波动从明月夜指尖迸发,在与天理锁的波动相遇后,二者的波动频率迅速趋于同步,进而双双消散于无形,此时若有人看过去,只会把天理锁当做一件普通饰品,一扫而过。

    这个点来喝茶的人本就不多,加上明月夜反映迅速,没有人注意到刚才一瞬间的异常。

    “儒家的非礼四禁?”东方诲认出了明月夜的这一神通。

    儒道有四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非礼四禁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神通,但明月夜刚才展现出来的是这个神通的衍生神通,来起到防止别人窥探的目的。

    “若谷,这难道是?”比起明月夜第二境就掌握这种高难度的的神通,陈若谷这边才是重点,东方诲心中其实已有猜测,但还是不敢相信。

    “是新道伴生之器”明月夜很确定的说,“而且是基于儒道根基的新道。”

    面对二人仿佛要把他从外套到内衣一层层扒开的眼神,陈若谷深吸一口气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二位仁兄,咱们还是聊聊潜龙汇的事吧。”

    ……

    玄国北部,殇州,殇州不足玄国其它州的一半大,人口也就别的州一府的水平,经济文化等方面更是不必说。

    这里原先不叫殇州,而是三州交会之地,玄国建国前曾在这里与旧国爆发最终决战,那一战持续了一个月,包括别国与灵族插手在内,总计有八位第五境卷入其中,神通交织、圣器碰撞,硬生生的将此地七成的土地打成了荒芜。

    玄国建立后,便将这三州交会之地单独划了出来,自成一州,为殇州。一来大战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哪个州都不愿担负这个累赘。二来也有以‘殇’之名,警示后人之意。

    这场大战也被称作殇州之战,与灵妖之战,人灵之战,文武之战,瑞国一百一十六年内战,逐北之战等并列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十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