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在仁 » 第四章 官家要习武

第四章 官家要习武

    事实证明。

    赵益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现在的身体素质。

    明明只是后半夜才下的雪,积雪也不算厚。

    赵益依旧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气喘吁吁地走完了平时只需要一刻钟左右的路程。

    因此,当赵益来到内书房,并将身上的狐裘解下,交给张茂则时。

    已经有一名身穿红色官袍,神情严肃的男子站在讲台处,等着自己了。

    赵益匆匆瞥了男子一眼,没有细看,便按照记忆中的动作,拱手朝对方行了一礼。

    “学生见过先生。”

    男子见状,只好强行压下心底的不悦,急忙侧身让到一旁,露出了讲台后方的儒圣画像。

    等到赵益行完礼,直起身后,男子才回到原位,深深地行了一礼。

    “臣见过官家。”

    赵益作为皇帝,自然不需要像对方一样,行避让之举。

    直接站在原地,受了对方一拜。

    接着,赵益再执弟子礼,拱手请先生入座。

    男子先拱手推辞,然后回到座位上,遥请赵益先行入座。

    赵益则无需谦让,直接坐下后,再次请先生落座。

    这时,男子要再次弯腰躬身,对赵益施以全礼,最后才正式坐下去。

    一套流程下来,虽然只有几分钟,但不是一般的麻烦。

    赵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想着逃课的。

    否则,以赵益对晏殊的兴趣,早就巴巴跑过来了。

    晏殊,字同叔,有宋一朝最为年轻的进士,更是名流千古的大文豪!

    赵益虽然已经确定,眼下的大宋跟自己记忆中的“有亿些”不同,但是晏殊的文名依旧没有丝毫改变。

    比如,赵益记得的那些千古佳作,在这个时空当中,依旧属于面前的这个男人。

    想到这里,赵益又不禁打量起了对方。

    只见对方面容俊逸、目若朗星,留着一缕胡须,浑身都散发着温文尔雅的气质。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充满了书卷气息的帅哥。

    很好。

    就很符合赵益心中对晏殊的想象!

    “咳咳!”

    就在这时,讲台上的晏殊突然咳嗽了两声,打断了赵益的思绪。

    “不知官家为何这样看着微臣?莫非微臣的仪容有失礼之处?”

    “没有。”

    赵益果断摇了摇头,语气诚恳地回道。

    “学生只是觉得,先生学问精深,肯定能替学生解开心中的疑惑。”

    “官家心中有惑?”

    晏殊本来还想借着赵益迟到的事情,当面劝谏对方一番。

    只是后来忙着见礼,才暂时没有工夫提这一茬。

    此刻,又听到赵益想请自己解惑,自然更加顾不上迟到的事情了。

    紧接着,晏殊又想起最近在朝堂上听到的风声,神情愈发严肃起来。

    “不知官家为何事所困,需要微臣提供意见?”

    “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跟大娘娘商量,但是又知道该怎么开口......”

    赵益皱了皱眉,语气纠结地回道。

    “关键是,这件事情通过的难度很大,不单单是大娘娘,说不定连大臣们也不会答应。”

    “果然!”

    晏殊瞳孔一震,不自觉掐断了好几根胡须。

    然而,以他的身份,却不能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

    他既然已经做了官家的老师,那么有些事情就注定避不了、也绕不过去的。

    唯一让他感觉始料不及的地方在于,这件事情发生的实在太早了!

    他本来还以为,这件事情怎么也要等五、六年后才会出现,却没想到会这么快。

    甚至,快到了他完全没有丝毫准备的地步!

    不得已,晏殊只能尽量斟酌措辞,希望安抚住赵益再说。

    “如果臣没有记错,官家今年才十三岁,真的有必要如此着急么?”

    赵益愣了一下,回道:“这种事情,不是越早越好么?”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眼下先帝刚刚入葬,朝堂上也不稳定。

    如果官家一意孤行,只怕会有引起朝野动荡啊!”

    赵益面色一惊,瞬间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不过是想习武,强身健体而已。

    就算众位大臣觉得不妥,只要有大娘娘主持局面,应该不至于会动摇整个朝堂的地步吧?”

    “哈?”

    晏殊闻言,霎时楞在了原地。

    “官家刚刚说的,难道是习武的事情?”

    “是啊!”

    赵益点了点头,苦着脸说道。

    “学生自小就体弱多病,昨天散朝后,更是因为精神不济,差点昏倒过去。

    这样的身体,日后如何能处理好国家大事呢?”

    “所以,我就想练点武功,让自己强壮一些。”

    “只不过,一想到大娘娘从来都不让我习武,而且还有本朝的国策,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实在没办法,我只能来向先生寻求对策。”

    “......”

    晏殊摆出一副沉思的模样,没有再急着开口。

    说实话,如果单独把赵益想要习武的事情拎出来看,确实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

    拿到朝堂上去讨论的话,也绝对会收获一大片反对。

    即便是晏殊,在听到赵益有习武的打算时,下意识的反应同样也是不赞成。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

    经过最开始的误会后,晏殊竟然觉得赞成官家习武,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这件事情发展到最后,充其量也不过就是官家跟武将走得更亲近一点而已。

    只要大宋的基本国策不变,依旧不用担心会重蹈五代的覆辙。

    相反,让官家暂时将精力放在习武上。

    不但能够避免官家和太后直接发生冲突,还能让官家在面对意外时,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只有一点美中不足......

    那就是以官家的身份,注定不可能投入圣人门下,修炼儒门的武学了。

    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皇室而言,儒门都只是维持自身统治的工具而已。

    一旦想要反过来控制皇帝,只会迎来最为无情的打击!

    这种事情已经由佛门验证过了,儒门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赵益作为皇帝,想要习武的话,有且只有一个选择——

    天子武学!

    其他的,各家各派的武功都不在考虑之中。

    “这样的话,对儒门而言倒也不算损失了。”

    想到这里,晏殊不禁放松下来,微笑着看向了赵益。

    “事实上,官家完全多虑了。”

    “我朝虽然吸取五代残唐时期的教训,定下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但是皇宋所防范的,一直都是兵权在握的武将,而非个人的武力。”

    “因此,官家要习武,遇到的阻力并没有想象中大。”

    “呼!听先生这么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赵益闻言,顿时长松了口气,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

    “先生,请开始今天的课程吧。”

    晏殊望着赵益,本打算直接翻书案上的讲义,想了想,又忽然收了起来。

    “今日是微臣教官家的最后一堂课,臣本来是想有始有终,讲完整本《大学》的。

    不过,适才跟官家闲谈,已然花去了不少时间。

    再想将《大学》最后一篇讲完,恐怕来不及了。”

    赵益顿时面露愧疚之色,起身朝晏殊拱手行了一礼。

    “学生惭愧!”

    “无妨。”

    晏殊摇了摇头,不在意地笑道。

    “既然没办法讲学,那臣就换一种方式上课好了。”

    说罢,晏殊离开座位,起身看向了内书房外的雪景。

    “值此雪景,不知官家可有踏雪寻梅的兴趣?

    顺便再请宫人烤上一炉梅花酥饼,如何?”

    “哈哈!”

    赵益笑了笑,望向窗外的雪景道。

    “难得先生有雅兴,学生又怎么能不相陪呢?”

    说完,赵益又在心中对晏殊真诚地道了声歉。

    虽然没有被发现,但是他的确利用了对方。

    其实,晏殊一开始的推测完全没有错。

    赵益之所以把话说的那么模糊,就是为了引导晏殊,往自己要和太后夺权方面想。

    只是在晏殊的委婉规劝下,赵益明白事不可为,才顺势提出了想要学武的说法。

    当然,赵益本身对学武还是很有兴趣的。

    所以说......

    虽然没有能说服晏殊,让对方支持自己和刘娥夺权,但是赵益也没有觉得可惜。

    数分钟后。

    内书房附近的梅园内。

    赵益和晏殊穿着御寒的斗篷,漫步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

    至于张茂则等内侍,则识趣地落后了数十米。

    “过了今日,臣就要离开京城了。”

    晏殊撑伞来到一株盛开的梅树下,抬头仰望着枝头的花朵,突然朝身旁的赵益开口道。

    “在此之前,臣想送官家一个字。”

    赵益闻言,顿时侧头望向晏殊,微笑着问道:“老师想送我什么字?”

    晏殊没有说话,而是直接抬手,折下了头顶的树枝。

    接着,随手一挥,抖去了树枝上的雪花。

    刷!

    白雪飘然落地,竟如同有千钧之重,瞬间压塌了地面上的积雪。

    积雪边缘整整齐齐,赫然是一个“忍”字!

    与此同时,晏殊又将整只梅花平举到头顶,转身递到了赵益面前。

    “这就是臣送给官家的字!”

    “......”

    赵益低头望向地面上的字迹,眼中不禁闪过了震惊、思索、无奈、释然等神色。

    最后,赵益强压下心底的情绪,重新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望向了晏殊。

    “老师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

    说着,赵益伸手接过梅花,脸色郑重地点了点头。

    “朕保证,以后绝不会再意气用事。”

    “如此一来,臣也可以放心离开了。”

    晏殊得到赵益的答复,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

    “既然我已经答应了老师的要求,那么作为交换,老师是否也能帮我一个忙呢?”

    赵益同样面带微笑地看向晏殊,语气玩味地问道。

    “哈!”

    晏殊终于还是没有忍住,发出了一声略带无奈的轻笑。

    “就算是官家,也不能连一点道理也不讲吧?”

    “臣明明是送礼,怎么就变成向官家提要求了?”

    “就因为我是官家,所以才可以不讲理啊!”

    赵益微笑着回道,“再说了,先生终究是我的老师,当然要帮我的忙了。”

    晏殊想了想,拱手问道:“不知道官家想要臣做什么?”

    “我想要习武,就必须获得大娘娘和满朝文武的赞成才行。”

    赵益回道,“大娘娘那边,我自会去分说。

    至于朝堂方面......”

    晏殊瞬间反应过来,点头道:“臣明白了。”

    说罢,晏殊又朝赵益眨了眨眼睛。

    “臣游说同僚,不知道官家可有赏赐?”

    “一会儿多匀给先生几个酥饼,如何?”

    “哈哈!”

    晏殊笑着放开纸伞,躬身行了一礼。

    “谢官家隆恩!”

    话音刚落,一阵夹杂着淡淡梅花味的诱人香气,从内书房的方向飘了过来。

    同时,地面上的字迹也重新被积雪掩盖,再也看不出了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