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一品大校长 » 第67章 育才何德何能?

第67章 育才何德何能?

    校长们在被震撼得晕晕乎乎后,在艺术成分极高的包厢里吃了一顿技术水平极高的席,最后被杨方又送回了各自的学校。

    总体来说,这次的九校校长会晤完成了杨方既定的目标。从表面看来,杨方又出钱又出力亏了不少。但实际上,只要育才这边能拿出傲人的成绩吊打同行,育才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更多家长认同。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同理,不管快乐教育还是填鸭教育,只要能考出好成绩就是好的教育。

    家长们是最务实的一群人,只要育才拿出让家长们心动的成绩,明年招生的难题必将迎刃而解。育才今年的招生是用上学期的中考成绩忽悠来的,而中考生仅此一届,育才学校要是不给家长们吃颗定心丸,敢来育才报名的人肯定越来越少。

    杨方是不在乎那点学费的,但少来一个学生报名就少一根功德韭菜被他收割,就国家就会少一个未来的栋梁之材。

    所以招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每年一百个学位绝不能空下。

    为什么杨方不选择扩招,一次性招收500、1000个学生呢?巨大的育才是能装下这么多人的。这事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育才学校在(教育之神的)神谕里的评级还很低,在缺少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之前,育才学校的学位数量被牢牢地卡死在一百,多一个都不行...

    这就是杨方为啥要坚持搞十二年一贯制(小、初、高全有)学校的原因。因为在学校升级之前,每个学年人数受限的情况下,增加学段是他唯一增加学生人数的手段。

    除此之外,和育才高中双轨并行的育才职业技术学校也受到了招生名额的限制。就算职高建立起来了,每个专业也只能招生一百人。

    一百人算是一个巨大的门槛,如果跨不过去的话,育才就只能坚持走少而精的发展路线。

    神谕给杨方列出的学校升级条件比较模棱两可:只有育才连续三届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获得了比较重大的成就后才可以将学校升到二级,而杨方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晋级为“九品”。

    你问现在的杨方是几品?

    没品!

    只有杨方把育才发展为十级学校,自己晋升为一品大校长后方可得到教育之神的原谅,获得回家的资格。

    这边虽然好但毕竟不是家,那颗蔚蓝的星球,那边的血脉亲人是杨方心里永恒的牵挂。

    不过神谕里对于学校升级的要求表述得模棱两可。广泛认可是什么程度的认可?学校获得多大的成就才叫比较重大的成就?

    跟我在这玩阅读理解呢!

    所以在建立高中部以来,杨方一直坚持着绝对精英的培养路线。别看第一届学生就八个人,但三年后当他们考入大学,绝对能在同届人当中脱颖而出。

    这是大帮哄不具有的优势,换句话讲就是育才的成材率高到惊人。

    别的高级中学的育人目的是把学生送进优秀的大学,而育才的育人目的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育才的第一届学生都来自普通家庭。所以他们并没有选择研究那些高大上的理论研究,而是选择了更加务实的发展路线。虽然研究基础理论是伟大的,是高尚的,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但是理论研究也意味着清贵......

    懂的都懂,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反正育才的八个学生就没有想走强击计划考大学的。虽然本硕博连读只有六年很香,但一饮一啄必有定数。

    张静月原本是很适合走这条路的,只可惜这个死心眼的丫头跟齐垚小土豆杠上了,人家想要考军校以身许国,张静月也颠颠的跟着一起考。

    多好的研究性人才啊!这种一根筋最适合进所研究那些艰深的理论了!

    杨方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他不会去干涉,只会为他们提供竭尽所能的帮助。小学部和初中部他不敢保证,但八个高中生的所有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育才的当头炮没开好的话,以后很容易一蹶不振。所以杨方对于高中部八人组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学校能不能打破一百人招生桎梏的关键就是他们和后两届的高中新生。

    想招到好苗子就得打响育才的名气,而杨方打响育才名气的第一枪就从期中的九校联考开始。

    在九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之下,第一次九校统考正式拉开了帷幕。

    统考这事儿没有藏着掖着,因此台河教育界的上上下下都在密切关注着统考的结果。一方是台河公立学校中的老牌强者,另一方是民办教育中的新兴力量,到底谁能拔得头筹呢?

    台河地区很少有这么头铁的民办学校敢跟中心区的重点学校硬碰硬的。以前就算有联考也只是这些公立学校光上门自己嗨,压根就不会带着民办一起玩。

    民办学校的掌门人的心态无比复杂,他们既希望育才能够横扫宇内为民办教育正名,又害怕育才考的太好吸走全部生源...这就让大家十分纠结。

    好在有教育之神的神谕限制,杨方每个学年只能招收一百个新生。不然台河市真就没了这些民办学校的生存土壤。

    随着联考正式拉开帷幕,参考的九校就像九台精密仪器似的缓缓运转。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分配考场,交叉监考,试卷配送、分发、收集、扫描、上传等工作毫无疏漏,甚至连备用卷都没有被启封。

    线上阅卷是从育才手里赚了钱的教育研究院出面邀请的省城师范大学的教授带着学生进行的。阅卷的主力还是那些大四学生,他们有知识,有能力,有热情...给小学生、初中生批卷绰绰有余。

    阅卷是他们日后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提前感受一下阅卷工作对于师范生来说是很宝贵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请大学生阅卷的价格非常亲民。谁会不喜欢质优价廉的服务呢?

    三天后,九校联考成绩新鲜出炉。

    因为不管一年级还是初一年级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给学生的成绩单里边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只有一个模糊的“A、B、C、D”。

    但各校的领导和老师是能看到联考的具体数据的。育才这边把所有统计出来的数据发到了联考群里,一点藏着掖着的想法都没有。

    当领导们点开文件的时候,命运的齿轮便开始了转动。尤其是在他们看见育才学校的各项数据都排在前列的时候,重点校的校长们集体失语了。

    育才这么厉害的吗?

    校平均分第一名;班平均分包揽两个学年段的前四名(育才每学年只有四个班级);统考总榜单前十名有五个是育才的学生;全校没有不及格的学生......

    这是成绩单?

    不!这是打脸报告。

    此时,萦绕在诸位校长心头的只有一句话:育才何德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