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仙云居日记 » 370,白日清欢无别事,围炉煮茶待故人

370,白日清欢无别事,围炉煮茶待故人

    白日清欢无别事,围炉煮茶待故人

    这二年,一种名为“围炉煮茶”的生活新风尚走红网络、席卷都市。

    置一方古朴的茶席、煮一壶沁人的香茗、品一味简单的茶点,围桌而坐的好友共享慵懒时光……这叫“围炉煮茶”。

    围炉煮茶何以成为年轻人的冬日新宠?

    有网友称“围炉煮茶”之所以爆红,是因为今夏热播的由刘亦菲、刘岩等主演的《梦华录》,剧中点茶、斗茶、茶百戏等宋朝茶道文化让观众对宋朝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认为答案在于,这是古雅之风,这是思乡之情,这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慢生活……

    “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乍一听围炉煮茶这个名字,或许大部分人脑海中都会忍不住想起这首诗。

    古人素有“围炉煮雪”“敲冰煮茗”之雅习,朝怜一窗日,暮爱一炉火。“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走红的围炉煮茶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的产物,历经岁月洗礼的古技艺得到了今人的创新性发展。

    几十年前的农村,冬天,是庄稼人最闲适的日子,从前的生活节奏慢,冬天显得格外漫长。大片大片的雪花正无声无息地飘落在屋外的田野上,在家里,熊熊的炉火旁,火发出“噼啪”烧裂的柴火声,男人们喝茶抽烟,女人们衲鞋底做棉鞋,小孩们在炕上玩耍。那个时候,炉灶和炕灶及火塘在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烧水煮饭,围炉烤火,烧炕取暖,烧土豆,烤红薯,炒瓜子……整整一个冬天,一刻也离不开炉灶膛火。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冬天,农村人都过着这样的日子,但是他们仅仅是过日子,并没有围炉煮茶的嗜好和雅趣。因为炉灶和火塘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设备,人们的一切活动,做饭烧水、神灵崇拜、婚丧嫁娶和饮食文化均与炉灶火塘有直接关系。这与闲雅风月慢生活沾不上边,好像没有关系。

    其实“围炉煮茶”更像源自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塘烤茶”。云南地形风貌复杂,交通不便,少数民族都是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模式在一起生活,客人到了山寨,主人就要请到火塘边招待,早、中、晚都要烤茶喝,千百年来演变为一种火塘文化。

    如今,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繁忙都市疲于奔波,偷得浮生半日闲,给心情放个假,约三五亲朋相聚在郊外茶馆或自家院落,红泥小火炉,架上一壶茶,边上再煨上应季的果子、板栗、土豆、红薯等土货,炭火慢烤,“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从生炭到喝上第一口茶,要等上很长时间,不急不燥,任由时光在炉火轻烟间缓缓流转,却能让人们暂且忘却烦恼、卸下焦虑。从这个意义上看,围炉煮茶“煮”出了都市人对“慢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这样的氛围,最适合一二知己,或三五故旧,漫无边际地闲聊,不拘于时下八卦,或者家长里短,天文地理,哲学玄学。人们一边畅聊,从真挚的情感在欢声笑语中升温,相聚的喜悦被定格在照片里、传至社交平台。从这个意义上看,围炉煮茶“煮”出了都市人对社交生活的新体验。

    “围炉煮茶”成年轻人社交新宠:围炉煮茶闻暖香,煮的是松弛感。慵懒、松弛、慢生活......这是人们对它的概括。

    其实,和古人相比,“围炉煮茶”的走红,不在茶叶,也不在器具,而在于场景、在于形式、在于时间,饮茶已经脱离了单纯的生理需要,走向社交、心灵慰藉、疏解情绪等层次。围聚的形式背后,是年轻人想要舒缓压力、追求精神自由。

    现在社会变化了,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围炉煮茶也有了新花样,不再是过去的土炉子,黑锅黑灶,取代的是一个标准化的烤炉,一个小茶壶,再加上一张大大的桌子上还会配备各种新式老式的茶、点心、柿子、橘子、烤红薯、板栗、花生……而盛装它们的大部分都是藤框、竹编或者木器等看起来质朴天然的物件。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一边以诸如烘烤各式可口的茶点等自己的独特方式,赋予饮茶这种传统文化以现代“味道”。从这个意义上看,围炉煮茶“煮”出了都市人对传统文化的新理解。

    围炉的妙处,还有一重或来自于一种别样的时空感。或者说,一群人围着火,本身就是刻画在遥远时代的记忆碎片。

    乡村的冬天,烤火也是少不了的。靠近炉火,就像与故人相依偎,一坐就是很久,好像把一切都忘了。

    村居乐饮鼓冬冬,亭障无虞岁屡丰。

    谁道喧呼妨熟睡,老人自爱地炉红。

    ——宋·陆游《夜坐闻鼓声》

    围炉烤茶也分室内与室外两种,在围炉煮茶中加入了茶道文化。室内一般都是咖啡馆或者茶馆,大多是新中式装修风格,如宁波的俩老头咖啡馆就是这种风格,里面摆设了各种字画、书法、折扇、茅草屋等元素。

    露天茶台再现冰瀑奇观,晶莹剔透的冰瀑挂于山间,沿途的冰笋、冰凌、冰花、冰柱星罗棋布,宛若冰雪童话世界。

    古琴声悠悠,美女熟练地操作,茶道飞扬

    从这个意义上看,“煮”出了都市人的美好仪式感、氛围感。

    说了这么多“围炉煮茶”的社会现象,其实,我的山居生活与农村生活相同,也是离不开围炉的。

    又到秋深,快到冬天了,我将要在山村上度过第四个冬天。秀岭比西安海拔高500多米,高处不胜寒,住在高山上,不仅气温低,潮湿阴冷,湿气也重,在这里生活,冬日阴寒,只能宅家,必须围炉取暖,驱除湿气,避免邪气侵体。

    因此山居生活,围炉煮茶,围炉做饭,围炉取暖,不是作秀,不是文化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一个人,也不要紧,喜爱看风景的人,不会害怕孤独。

    温一壶酒,吟诵冬诗词。

    冬天,是寒冷的,萧瑟的,比起其他季节,却也多了几分悠闲自在。这是适合煮酒的时节,晚来天欲雪,一壶酒,一天雪,暖了诗意;新雪对新酒,一壶酒,一天雪,老了时光。

    窗外,羽雪纷飞。斑驳的墙院,砖石的小径,雪缓慢而有节奏地敲打寒冬,很轻,窸窸窣窣,刚好入耳,挺立的枯枝,都已被雪色渲染。静谧的冬夜,屋内炉内炭火正旺,升腾的炭火,古朴的器皿,听煮水咕咕作响,看水气氤氲,嗅茶香扑鼻,土味的烤食,氤氲茶香飘满庭院,各式茶点入口入喉,围炉煮茶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抹暖色。

    冬日阴寒,看火光在壶底纵意起舞,听沸水在壶内咕嘟翻腾,屋子里的暖意便慢慢晕染开茶香,或者一边听雨,读文,写字,任由时光在炉火轻烟间缓缓流转,看生命来来去去。

    煮一壶茶,映一窗雪。茶香袅袅,空气暖暖,沸腾一段光阴,安享片刻静寂。此时,便是岁月最美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