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界侦探事务所 » 第二十四章 陈年旧事故纸堆

第二十四章 陈年旧事故纸堆

    瞿先生一边走一边讲述着,手中始终捏着一把折扇,一如韩昭初见齐云升那样。

    不过这位是齐云升的师傅,想必是齐云升受他的影响不小。

    瞿先生打开折扇,开始讲述起自己那五十多年的人生故事。

    “我少年的时候,虽是孤儿,但有一笔家里留下的,不菲的遗产,我自幼最爱游历,路途中跟随了一位儒家先生,教我描红,打算盘,五花八门。”

    “那时学得东西太多,饥荒那年,师傅为了活命,几乎把所有江湖手艺全部学尽了。”

    “看着师傅学,我也就学,不过我当时还颇有积蓄,便问我师傅,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

    “师傅说,再多钱终究不是你的,终有耗尽的一天,江湖读书人,技多不压身,体验生活千般姿态,也是儒生修心的过程。”

    “也不知是何故,有一天还真应了他那句话,那天下着大雨,师傅犯了腰疼的毛病,只好由我来买药,走在青石板大街上,趁着电闪雷鸣,我身上的钱袋子被扒手割开兜走,我却一无所知。”

    “于是本来还能让师傅喝些好药,一下便连最便宜的药都喝不到了。”

    “师傅也没怪罪我,说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大不了硬撑几天,就当是给你买了个教训。”

    “我这才用那些手艺,一个子一个子地攒起钱来。照说也奇怪,我师傅曾是高官,远在高堂,却能从百姓中混得风生水起,坊间传闻,奇闻异事皆是不在话下。”

    “师傅告诉我国家要不太平,想要走得趁早,别等到兵荒马乱了,才想着搬山诀。”

    “第二天夜里,师傅无疾而终,我起来看的时候,师傅已经咽了气,案上还留了一封信给我,还有些他自己攒下来的盘缠家底儿,虽然少的可怜。”

    “让我去云海国看看,那里帝王有为,正是年轻人闯荡,大有可为的地方。”

    “我那时才十六岁,哪知道师傅已经将自己的浩然气全传给了我,每个儒生都是这番宿命。”

    “师徒相传,我后来才知道,他便是云海国原来的史官,刚正不阿,得罪了权贵,才被踩下了云海官场,逃到邻国来躲避追杀。”

    说到这,瞿先生走过廊桥,望着那山头最粗壮的一颗桃树,回忆道:“这便是我在这里种下的第一颗桃树。”

    “已经三十九年了。”

    “当年游历,我和先生一人一半,吃了桃子,留了桃核,先生不知道,我也就藏着不说。”

    “一颗桃核,我揣了几年,直到一路打拼进皇城。”

    “按照师傅说的,要进官场,第一天便要开始给自己准备后路。”

    “所以我就种下了它,师傅在,后路就在,师傅不在了,这桃林便是我的后路。”

    “师傅在,家就在。”

    瞿先生说到这里,眼中已满是泪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韩昭心中亦是为这残酷世界里的师徒,感动不已。

    “随后我二十岁,便想要大展宏图,因为大力改革,力图给云海国抽筋换血,得罪的人太多。”

    “于是我趁着战功,指挥有方,自己养起党派,插入朝政。”

    “老皇帝看我才气非凡,即便多党反对,却也无人才气能出我之右,就力排众议,将我放在齐云临身边做太子师。”

    “那年我二十四岁,已凭借才气名动京城,齐云临也一步步长大,老帝驾崩,接任皇位。”

    “从此我便作为御书房外的”

    “可惜的是,那时朝堂树敌太多,我明天反复与各党交锋,教了齐云临如何称帝,如何爱民,却从没有给他家。”

    “慢慢地齐云临越来越偏激,重视摄政,却也慢慢地不择手段。”

    “等到我三十岁回头一望,却发现早就物是人非,山长水阔我便试着退出朝堂,隐居了三年,悠然自得。”

    “然而寒封国战事再起,北渊围杀震动天下。我迫不得已再次出山,梳理云海国情。”

    “却不想党争之下,齐云临一步急棋,想着收回寒封国霸占的疆域,便利用齐云升母亲开刀,从她的家族出手,瓦解党争。”

    “从这以后,我虽然还是能和他寻常议事,提出见解,却很少能改变齐云临的想法。”

    “齐云升出生之后,齐云临更是因为大皇子战死,而伤心无比,一头扑进政事。”

    “二皇子齐云楼年少便对领兵打仗情有独钟,于是齐云临对他大有偏爱,齐云升则被孤立,这时我便开始默默在背后教导齐云升。”

    “这便是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多都是我所犯的错,齐云临的那时,还有后来边关战事,我的错判让齐云唯战死沙场。”

    瞿先生说到此处,仿佛整个人都颓老了几岁。

    “说到底,最终还是师傅的那些话,救了我一辈子。”

    “这世间人活着,千般人便有万般意志,或许是别人给的,或许是自己的,这就是活着的盼头啊。”

    感叹了一番,瞿先生接着说道。

    “齐云升这孩子,性子太软,有暗念但却不坦诚,心事积压得太多,齐云楼又是个争胜的孩子,受不得别人超越。”

    “皇家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齐云升的性格,不适合在这里成长。”

    “他越是沉默,便越是要受欺辱,越是受欺辱,便越是要沉默。他就是这样的性格。”

    “齐云升太容易退让,齐云楼又步步紧逼,将来两人之间必有一战。”

    “如今寒封国和云海国关系紧张,又有中域魔道插手,我能猜到,不久之后,齐云临还是会请我出山。”

    “届时我为了天下大义,也不能龟缩,但是眼下这个节骨眼,齐云临还是会强撑着,让党政向我施压。”

    “唉,人的一生就是如此,不可能尽善尽美,但今天这一步,我从没后悔跨过。”

    绕着漫山的桃花林转了一圈,瞿先生从一颗树下拎出几坛泥封的桃花酿。

    “这就是当年我先生最爱的酒,虽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但胜在,它不需要和那些东西比较。”

    “它光是在这里,就比那些酒强得多。”

    “每次我被利欲迷了眼,被琐事改了心,就来此地桃树下静坐,我一坐,就想起师傅。”

    “韩小友,你再提一些去阁楼,小云升心结解开,我要庆祝一番。”

    韩昭自然乖乖照做。

    阁楼里,齐云升和瞿先生皆是喝得烂醉,一个和过去决裂,一个回忆着过去。

    “这些陈年旧事,我本谁也不想透露,可是人老了,总是有些孤独的,韩小友,我看得出来,你太迷茫,不如一醉尔。”

    唯一一位没有喝酒的韩昭,他拿起酒杯,顿了许久,又轻轻放下。

    瞿先生孤独,但韩昭何尝不孤独?

    瞿先生拿他下酒,他拿谁下酒呢?

    眼前人乃是三代,师傅化了老桃树,徒弟依着老桃树,徒孙喝了桃花酒,三代情就在这桃花上流转。

    韩昭是突然到来的,没得选择,更别说是酒伴儿了。

    青云宗,烛火明灭的案台前,林晨仍在不断地执笔书写,身后的阴影在墙角里一阵蠕动,探出一个面具人。

    “堂主,寒封国北部兵力以有南移之势,初步推测,恐怕各大部落之间已达成某种约定。”

    “好,我知道了,你等先在寒封国待命,若能用些特殊手段,也不必留守,抓些俘虏来,气海先破了,身上图腾全部拿刮魂刀刮掉。”

    “审讯之事你们不必过问,完成任务即可。”

    “提醒其他线人,注意安全,加强联络频率,更换联络手段,从一月一次,改为一月三次,注意安全。”

    “听明白了?”

    “明白。”

    “复述一遍。”

    听完那面具人的复述,林晨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阴影重新融入墙角,恢复平静。

    林晨一言不发,加速写完了手上的文书,在左手的戒指上轻敲,向青云宗风云台方向走去。

    在这巨大的风云台下,乃是青云宗的地宫,关押着各种青云宗俘虏,还有穷凶极恶的魔道中人。

    听见脚步声,黑暗的地宫里突然嘈杂起来,火炬自行亮起。

    “林晨!你竟然背叛绝参魔道!!”

    林晨听着这道呼唤,放眼望去,无数魔道望向林晨,无不是憎恨中带着恐惧。

    “成王败寇,才是魔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一个败兵之将,也配言背叛魔道?”

    双眼贴上那声音传来之地,双目对视片刻,那声音戛然而止,重归沉寂。

    林晨面色坚毅如铁,不为所动地向前走去。

    火光打在他侧脸,却照不出半点光明,瞳孔中,竟是纯粹如魔的漆黑。

    林晨,孤独地行走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