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四章 大秦的危机

第四章 大秦的危机

    咸阳宫。

    章邯护送嬴政回宫后。嬴政换上平常穿的黑龙炮,入了寝殿,心不在焉,对于韩辰说的南北气候分辨方式,十分在意,那少年貌似对于所谓的气候有着独到的了解,能够辨别天下哪里适合农耕。

    往批阅奏折的桌前坐下,嬴政最在意的还是巴蜀地区,从惠文王时期开始攻占原属巴国和蜀国的地区,那里就一直在维持于农业的治理和水渠修建,灌溉千里水田。在韩辰说了大秦统一六国、百越的原因,反而越来越在意巴蜀地区能够种出,供养过去大秦总人口的粮食。

    这块地区十分重要,可不能在他这一辈不重视。

    还有当时,扶苏、韩辰,说了大秦灭亡的原因,商君变法在统一天下后,已经不再适宜,甚至,可能会成为大秦帝国灭亡的间接原因。

    要是这样,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又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才能万世永传。

    商业!

    如韩辰所说,重农抑商的根本,就是为了人口增长;

    现在,大秦已经统一天下,坐天下的治理比打天下更难。

    虽为始皇帝,铸就了比三皇五帝还高的功绩,却也必须为了顺应趋势,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

    不过如何构建天下统一的新秩序?这一点是当下,没人想得出,或者,是以什么方式构建新秩序?

    乃是他作为始皇帝,必须考虑。

    即使做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一些措施,不过六国还是有人骂他嬴政是个暴君。

    想要大秦帝国长盛不衰,构建以他皇帝为首的三公九卿制,以及为了巩固统一实行的郡县制,貌似还不够,做了巩固天下统一的改革,还差了些火候。

    不过韩辰是颇有见识,莫非有办法可以去构建大秦帝国的新秩序?

    应该有的!

    “赵高!”

    嬴政叫了一声。

    弯腰驼背,个子不高,身穿灰色内宫宦官的衣裳,在殿外侯着的中车府令既赵高神色慌张,怕怠慢,小跑地进入寝殿!朝向始皇帝拘礼:

    “老奴在,陛下。”

    嬴政眼神犀利且略带锐利,高高在上的俯视,“传朕的旨意,立刻宣李斯、冯去疾进宫来见。”

    赵高回应:“诺。”

    随即退下,去传唤李斯、冯去疾两位丞相进宫觐见。

    过了一会儿……

    身穿长袖衣裳,头戴官帽,两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跨过门槛,朝向始皇帝这边走来。

    “老臣,李斯(冯去疾)拜见陛下。”

    异口同声,两名丞相,拱手礼为敬。

    放下手中的竹卷,嬴政仰头,顾视朝中这两位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栋梁之才,都是大秦统一天下的左右丞相,未来治理天下还要仰仗他们。

    “两位丞相,朕找你们来,有些事情需要与你们聊一聊。”

    “十一年前,朕发起灭韩战役之前,当时一年征战所用的粮食,出自哪里?”嬴政需要了解一下,当年灭韩国之战,粮食产出是出自哪里?

    是否如韩辰所说?巴蜀地区,已经成为大秦的天下粮仓。

    “回陛下,当年灭韩一战,军用消耗的一年粮食,过半产自巴蜀地区。据司徒统筹过的记录,灭韩一战,十多万大军,消耗一年十一万担到十五万担之间,后续粮食消耗的补充,皆是由巴蜀地区的粮仓提供。”

    李斯知晓当年灭韩一战,全年所消耗的粮食,告知始皇帝,这粮食数量消耗的大概推测。

    “如此多,那如今的粟米产粮,平均亩产多少担?”

    嬴政问着。

    “亩产截止去年秋季,五担未半。”

    冯去疾去巡察过巴蜀地区,最佳亩产五担不到一半。

    五担未半,嬴政深思熟虑,还是最佳农耕线以内粟米种植产出,其他地方呢?继续问着:

    “关中地区,燕地,这些地方呢?”

    嬴政需要对比一下,其他地方亩产的粟米有多少?

    “关中地区,亩产三担过半,未过四。”

    “燕地,亩产一担过半,未过二。”

    详细报出其他地方粟米亩产量,李斯熟知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

    “一担过半,未过二,原属燕国地方怎么会亩产那么少?”

    嬴政质问。

    “回陛下,亩产少,是有原因的。因为燕地属于苦寒之地,种下去的庄稼,也才一担到两担之间,不像关中地区、巴蜀地区那样雨量充足,亩产能达三担以上。”李斯说出一些原因,原属燕国的地带处在北方寒冷地带,庄稼的收成历年比其他地方都少。

    如韩辰所说,果然跟气候有关,嬴政算是明白了,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为准,南北的降雨量是天差地别,巴蜀地区位于南方降雨量极为充足的地带,产粮多,借此,成为大秦帝国的天下粮仓。

    “看情况是对的。”

    嬴政呢喃道,起身后,看向墙壁上吊着的大秦疆域地图,李斯、冯去疾跟在他的身后看着大秦统一天下的地图。

    “陛下,什么情况是对的?”

    李斯颇为好奇,现在的陛下看起来像是忽然明白了什么。

    “是气候,也是跟下雨有关。朕,算是明白了,大秦帝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就是因为有巴蜀地区成为大秦的最大粮仓,助朕扫平六国,统御中原和四海。”

    “你们应该知道,北方苦寒之地,种出来的粮食少之又少,比不了关中、巴蜀地区产出的粮食多。朕统一天下一年有余,想要大秦稳固现有的统一成果,很难,但如何让大秦帝国平安治世,长治久安的经历以后的千秋万世,是朕目前要做的,甚至是为了子孙该做。”

    “两位丞相,朕要以什么方式?将这辽阔的疆域治理好。”

    嬴政指向这些疆域,问着!

    虽六国灭,百越亡,所有土地已经皆归大秦所有。

    现在,又该以什么方式?把大秦帝国铸造千秋万代屹立不倒。

    “陛下,废分封,行郡县,统一度量衡等措施,还不够么?”

    李斯为此,提出质疑。

    “不够,或许,还没有达到朕想要稳固大秦统一天下的效果。有个人说过,商君变法已经不再适宜如今天下统一的大秦,若不做出一些制度上的改变,会成为大秦灭亡的诱导性原因之一。”

    “百姓渴望止战,休养生息,你们说这商君变法是不是该有所改变?”

    嬴政激动地说着,内心,早就因为韩辰与扶苏的谈话,产生一种危机感,那就是惧怕看到好不容易建立的大秦帝国,在未来的某一天彻底亡国。

    为此,统一度量衡、行郡县等措施是远远不够。

    要做的不止这些,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