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九章 稳固大秦基业,应以恢复百姓民生为主

第九章 稳固大秦基业,应以恢复百姓民生为主

    “陛下,有关原六国百姓,可以归心大秦的问题,算是已经被这少年提出来。商君变法的初衷,是为了大秦的强大,不至于被其他诸侯国所灭。”

    “如今大秦统一,格局已定,的确没有必要向外开疆扩土的必要。百姓民生应该放在首位,恢复生产,扶持商业,奖励原六国百姓耕种,尽快稳住,安居乐业下来,杜绝六国百姓成为流民。”

    李斯是少有对别人的夸赞,今天听到这农户少年与扶苏公子的谈话,说的修改商君变法不合理的地方是极为合理,针对的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对此,向始皇帝建议,可以根据农户少年提出的方法,细化大秦律法条例,取消一人犯罪多人无辜连坐的刑法,以稳定百姓的民心为先。

    “朕会采纳,只要六国百姓老老实实成为大秦子民,朕不会介意他们拥有更好的日子去过,别做什么跟随六国余孽,造反的事情就行。”

    嬴政为了大秦的存在千秋万代,一定会注重百姓民生,只要大秦子民富了,大秦的税收也就可以多多增加。

    有了更多税收的钱,做的事情也就可以顺心应手。

    屋内。

    “先生,军功爵制呢?”

    扶苏提问一句,因为大部分需要改革商君变法的内容,唯独没有说军功爵制需要怎么改革?

    “军功爵制不可动,因为大秦需要强大的军队来拱卫边塞,防止北方胡人南下。若要改革军功爵制,我的建议是先不动,唯有致富百姓,增加了税收,方可对军功爵制下手改动。”

    “扩张也好,守成也罢,军功爵制改动注定不会太大,但为了让大秦军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可能需要增加与军功爵制相辅相成的军事制度,让军队保持更长时间的战力不会衰弱。”

    韩辰觉得大秦后世之君想要守成,增加一个辅助军功爵制的军事制度,可以让大秦百姓通过参军获得荣誉感、自豪感,不畏惧成为士兵。

    “先生,是什么?”

    扶苏渴望知道这一点。

    “下次再说。而且,商业方面,还有更详细的一些产业还没讲呢。”

    有关商业的诸多产业,韩辰还没有仔细讲述。

    扶苏虚心求学,会继续听下去。

    嬴政转身面向大秦帝国目前,最重要的左右丞相,离开前,背对着:

    “着手拟个章程出来,朕要看看,如何改革商君变法的内容。”

    李斯、冯去疾拘礼,异口同声回应:

    “诺。”

    原本李斯、冯去疾奏请始皇帝,想要诛杀此人,结果到了现在,已经没有那个欲杀人而后快的心事儿。

    此人,乃农户少年,出口说的那些都是一针见血的见解,知晓商君变法在如今大秦统一的天下,存在的弊端。刑法苛刻,轻罪和重罪犯了都是用连坐法,这么做都是不得人心,要想千秋万世,农户少年给出的改革方案是最为适合。

    通过致富百姓,扶持商业,将大大降低百姓跟随六国余孽造反的可能性,因为富起来后没有人会傻到非得跟随别人造反,去开创不属于百姓的天地。

    下午,咸阳宫。

    嬴政一回来,就是批阅奏疏,几乎没有短暂的休憩时间,加上上午在农户少年那边听的那堂课,熟知商业的扶持,对于税收的增加极为重要。

    只是还存在一个问题,商业扶持,对税收增加极为有用。

    意味着扶持商业,农业也必然会遭到商业崛起的挤压,必然务农的百姓少了,从事商业起来的人就会多起。

    扶苏听了农户少年不少课程,应该知道如何务农之人减少的问题?

    决定扶持商业之前,还是多加了解恢复百姓民生的产业,有哪些?等一下,就叫那逆子前来咸阳宫。

    午饭过后,小憩一下。

    嬴政就在傍晚传唤赵高,把扶苏招进殿内一见。

    殿上,扶苏身穿偏灰色的华服,长袖且裙摆拖地,双膝跪地,拱手礼,叩拜矮桌坐着的始皇帝:

    “儿臣拜见父皇。”

    放下毛笔,嬴政那锐利的双眸,径直地看去:

    “起来吧。”

    扶苏叩谢:“谢父皇。”

    缓缓起身,恭恭敬敬地站着,扶苏保持拱手礼的弯腰垂头。

    避免对始皇帝的礼仪怠慢。

    “扶苏,朕叫你来,有些事情问你?”

    “朕欲把六国百姓放在首位,该以什么方式收拢原六国百姓的心?又能腾出手,收拾六国造反的余孽。”

    嬴政故意这么问,就要看看,扶苏上了那少年的课程,究竟学到了多少?故而借此问题考验扶苏。

    “回父皇,百姓若为首位,应以恢复百姓民生为主要目标。”

    “则齐桓公时期管仲所说。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只有百姓富了起来,易容易得到大秦的治理,还请父皇取消重农抑商,扶持与农业相辅相成的商业,鼓励百姓耕种,多建地方上的集市,鼓励百姓互相交易,来恢复六国百姓民生。”

    扶苏说出韩辰先生教的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方法,恢复百姓民生,让六国百姓容易接受大秦的统治。

    “甚好。不过取消重农抑商,人人不务农该怎么办?”

    “不事生产,百姓岂不饿死。”

    正好,嬴政把这个问题,抛出来。

    “回父皇,这情况,其实没必要担忧。”

    “我的一位老师说过,在百越地区有个比粟米更好的粮种,可以让粮食增产一到两倍有余,即使过半百姓不从农事儿,依靠巴蜀地区和百越地区的水田耕种,所获得的粮食足够供养大秦两千万以上的人口。”

    扶苏好在之前问了韩辰先生,得到父皇说的问题解决方法,到头来,多亏了韩辰先生思虑周全。

    “是什么粮种?!”嬴政肃穆地问。

    上午,继续上课的屋内。

    “先生,获得比粟米更好的粮种,就可以解决取消重农抑商,百姓不务农事儿,粮食可能会大幅减产的问题。”

    “那、那粮种会在哪里?!”

    扶苏急切地问着。若能解决在取消重农抑商带来的粮食减产问题,便最好,大秦百姓就可以去做别的事情,更容易释放大秦其他地方需要的劳力。

    “那粮种,在百越地区,叫作水稻。”

    “在南方水田耕种,水稻产量是粟米的两倍有余,可以达到亩产近七担。若把粟米换成水稻来种,若在百越地区兴建水利,鼓励百姓以水稻为主的粮食耕种,可以让百越地区成为继巴蜀地区之后,又一个供应大秦百姓的天下粮仓。”

    韩辰给出这样的解决方案,南方可是有水稻,亩产比北方粟米高,把百越地区打造成种植水稻的天下粮仓,还怕解决不了粟米减产的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