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十五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求追读)

第十五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求追读)

    王剪、王贲父子俩身躯一颤,这个农户少年把大秦说成是战争大国,岂不是说成大秦乃是发动兼并战争的一切根源!?

    商君变法鼓励百姓耕战,就是为了大秦君主而服务,使得历代先王都以成为统一天下的共主而去发动战争。

    惠文王时代的攻占巴国和蜀国。

    昭襄王时期的南占楚国郢都,坑杀赵军四十万以上的长平之战等,再到如今始皇帝统一六国中,都是大秦剑指中原造成的累累血债。

    商君变法自始至终,均是为了君主服务而发动的变法。

    这句话,还真是另辟蹊径的道理。

    “先生,商君变法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发动战争而诞生,如今大秦统一天下又为什么不能继续对外开疆扩土?”

    对此,扶苏顺着这个问题思考,认真地问一波。

    “除了北方匈奴外,吞并六国、百越地区后的大秦帝国,你觉得如此大的疆域,还有必要继续扩张么?”

    “我敢说,今天的疆域之盛,已经超过始皇帝的认知,因为这是自周以来,从未有一个王者攻取如此大的天下,始皇帝便是这第一人,率领大秦军队,为大秦打下了这一大片疆域。”

    “比周更盛,春秋、战国两大时代的诸侯国领土,尽是归了大秦。”

    韩辰攥紧拳头,因为这是从未有一个人所达到的极盛疆域,昔日覆灭的诸侯国都是已化为了泡影。

    诸侯国分裂的中原,只有大秦独自做到最后统一。

    “如此,没有必要扩张,那么大秦帝国又会走向何方呢?”

    扶苏思索着,毕竟,大秦如何走?才能把极盛的疆域领土,治理好,不会走周以来的老路。

    “可能会灭亡。”

    韩辰脱口而出。

    灭亡?!

    扶苏回想起初聊商君变法之前,先生就说过商君变法不再适宜,就会成为大秦帝国灭亡的诱导性间接原因。

    嬴政已经在期待,大秦帝国会灭亡的直接原因会是什么?

    “先生,究竟会如何灭亡?”

    扶苏拘礼,需要详细知道原因。

    “盛极必衰,这个词语可否知道?”

    韩辰说出四个字地问。

    摇摇头,扶苏表示听不懂。

    “盛极必衰,是种成语,当一个事物发展到鼎盛就会必然衰亡,相反,大秦帝国就是这样的过程。”

    “孝公时期的商君,历经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等六代国君,才有始皇帝今日一统天下的格局。而在这个时候,大秦帝国所掌握的疆土,已经扩张到了鼎盛,到了无法开疆扩土的地步。”

    “如此,始皇帝有朝一日逝去,可能在后世之君当中会出现昏聩之人,在商君变法依旧存在中,始皇帝埋下的祸根,也会在后继之君的统治中彻底爆发。”

    “这种爆发,也是基于始皇帝,滥用民力而造成。”

    韩辰熟知秦朝历史,始皇帝时期就因为滥用民力,修建阿房宫、万里长城和骊山的秦始皇陵,埋下祸根。加上秦二世既胡亥那败家子无故增加对农民的赋税,以及赵高权倾朝野,最终使得被压迫的百姓,忍无可忍地揭竿而起,爆发华夏封建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先生,你是说百姓会成为掀翻大秦的一股势力?!”

    “始皇帝征发民夫修建骊山陵墓,万里长城和阿房宫等,滥用民力,这会导致百姓的民生疾苦,过不下去。”

    扶苏想到自家父皇,统一天下,为了纪念他一生的功绩,才去王称帝,在全天下推行郡县制,而后征发百万民夫,在说的这些地方修建宏伟奇观。

    这些做法,在父皇在的时候,百姓暂时还能忍受,因为还有饭吃,不在,后世之君不懂民间疾苦,还会继续征发民夫,修建其他工程。

    所以先生会说成为埋下祸根,等到后世之君继续征发民夫,导致百姓暴动,成为推翻大秦的一股力量。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说的这些,正好对应了那句话: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韩辰双手交臂,说出这句名言。

    彼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好词,好句。”

    嬴政双手拍了拍,感叹,“把百姓形容成为水,君为舟,就是说明了百姓民生就是大秦帝国的一切根基,韩辰啊韩辰,你果然是个奇人。”

    不是不能理解百姓疾苦的帝王,嬴政是做了统一天下这一伟大的功绩,足够载入史册被后世评为千古一帝。

    征发百万民夫,修建万里长城,以及骊山陵墓,均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和死后能有地方埋下去,做的这些,可不是为了所谓单纯的奇观。

    修建的奇观,一般都是有其他用途。

    不然,嬴政身为始皇帝,为什么不顾百姓的死活?

    征发百万民夫,修建那些地方。

    但,从来不会不顾及百姓的感受,嬴政曾在邯郸生活时,就是个苦命的人,知道百姓生活极为艰难。

    “先生,假若你是后世之君,你会怎么解决这被始皇帝埋下的祸根?”

    扶苏想知道,这祸根该怎么消除?

    “很简单,钱粮给足了,这埋下的祸根自然而然的就会消除。”

    “百姓可不是畜生,都是要吃饭,用钱交易商品,我不给钱和粮,那不就是逼着百姓去造反么。”

    钱粮管够,对韩辰来说,一切好解决。

    一语点醒,扶苏拱手礼,致敬:

    “多谢先生提醒!”

    精辟,嬴政听的津津有味,征发百万民夫是可以让百姓接受,只要钱粮管够,就可以抵消这担忧的祸根。

    不过大秦天下,百废待兴,统一天下都没少年。

    粮食还算足够,就钱财这一方面,困难到了嬴政。

    “话题都跑偏了,还请先生说一说军功爵制上该加什么军事制度?让其扩土的军队守护大秦的天下。”

    扶苏回归正题,继续问着。

    “让开疆扩土的军队,变为守护天下的军队很简单,增加一个义务兵役制,建立在军功爵制的上面,就可以。”

    韩辰说出了义务兵役制,这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先进军事制度。

    “义务兵役制?”

    扶苏满脸不可思议,没有听过的一种军事制度,不愧是先生能够想的出来,说出完全不一样的新词。

    嬴政听了后,一脸愁容的不解,呢喃地自语:

    “义务兵役制,跟军功爵制有何不同?”

    要在原基础上,增加新的军事制度。

    嬴政倒是想听听,这义务兵役制对大秦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