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十八章 嬴政的微服拜访(求追读)

第十八章 嬴政的微服拜访(求追读)

    目睹扶苏的马车渐行渐远,嬴政的双手相继揣进长袖,转身后,背对着,扭头斜视神色凝重的李斯。

    “是不是在想?朕给予厚望给扶苏公子是错误的?”

    嬴政问去。

    回过神的李斯,间接听懂始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拘礼:

    “老臣没有。只是扶苏公子,真的能找到陛下说的稻米么?从未见过此物,难道真的比粟米的亩产量更高?”

    对于扶苏公子是否为太子?对于李斯来说不是很在意,更在意的是稻米此物,真的存在么?

    粟米向来就那样,亩产量能在巴蜀地区达到五担多,已经是极限,稻米真的比粟米还高么?

    所以,李斯存有疑惑。

    “等到扶苏找到再说,不过也是一种米的一类,或许,百越地区真的有,只是大秦军队征伐百越之际,没有发现,仔细寻找应该就有。”

    “回宫吧,朕想和韩辰先生见一见,此人该被朕所用。”

    话音刚落,嬴政往马车那边走去。

    李斯拘礼为敬:“老臣随陛下,一起和韩辰先生见一见。”

    嬴政摆手一下,在赵高掀开门帘,就坐进了马车内。

    随即启程,回宫。

    李斯随即坐上马车,跟随始皇帝一起前往咸阳宫。

    下午。

    田地上,搭建起遮阳棚,韩辰坐在棚布下吃西瓜。

    汁水多,口感顺滑,倍解渴。

    就是瓜籽多,有点影响到嚼劲。

    看着眼前装满番薯的几大箩筐,韩辰手握蒲扇,身上热汗淋漓,扇风驱热,呢喃地自语:

    “这玩意要是在大秦推广开来,人口估计会倍增。”

    明朝后期,大航海时代,如火如荼的进行了百年,西方航海家通过海运,将土豆和番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从美洲大陆传入到明朝。

    随着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到了雍正时期将摊丁入亩推行完毕,乾隆时期的人口开始暴增,达到后期的三亿多,奠定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

    粮食是人口增长的根基,高产农作物的番薯等,没少助推清朝人口暴增,毕竟当时开垦的农田极多,已经有了稻米种植,加上高产农作物,粮食多到足够供养几亿规模的人口。

    耕读传家,在华夏历史上,颇有影响。

    百姓耕种,士绅读书,当时的华夏跟如火如荼进行航海探索的西方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一则人口多与少,在西方国家看来并不是很重。

    二则财富,成为不少西方航海家,追求的目标。

    三则耕田的理念,并不深入,欧洲地形的优势,加上前往东方的丝绸之路,都被崛起的奥斯曼帝国给阻拦,使得西方航海家开始在海上寻求前往东方的道路。

    四则重商政策,渴望东方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发起的海上探索,成为早先为了财富,寻找前往东方的航海国家。

    对于财富的重视,也使得处于向西的欧洲诸多国家,成为先后一个个探索海外的航海国家,相互争斗时,英国建立起的殖民地就有三千多万平方米,一度成为率先发起工业革命的国家。

    生产力,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生产暴增到的商品,几乎可以供应全世界,成为世界工厂。

    可惜的是,想让大秦帝国走上以重商政策为主,探索海外的道路,即使换作自己是秦始皇,也无法让大秦这个战争机器,把目标转向海外。

    重农抑商在大秦内部,从孝公时期到现在推行有了上百年,对于普通老百姓、秦朝官吏来说,农业是国之基础、根本,完全转到重商政策一方面,则会遭到不少声音和百姓的反对。

    他现在,一个穿越者的身份,可改变不了大秦。

    想让大秦探索海外的道路,很难。

    吃完西瓜后,韩辰把西瓜皮,丢到旁边的垃圾桶内,起身后,用帕子擦了额头上的汗珠,走出棚布,拿起锄头,抛土,把番薯从地下挖出。

    半个时辰,十多个箩筐,两千多斤的番薯全被挖了出来。

    躺在棚布,遮蔽太阳光,身体炽热的让韩辰的心跳很快,口干舌燥。一口气把番薯全挖了出来,这一下,可以拿去咸阳市集换来更多钱。

    “老爷,别下田地,免得脏你衣裳!”

    声音急道。

    韩辰听着,意识到自己的田地,有人已经下来。

    爬起身,浑身上下酸痛,活动久了都让韩辰身心俱疲。韩辰斜视,田地上,有人突然跑了下来,好像是个中年男人,身穿的衣服很华丽,还有一位迅速跟着中年男人的其他人,好像是主仆。

    韩辰喊过去:

    “你们别过来了!随意入别人的田地是想糟蹋别人的庄稼么!?”

    这俩主仆是什么贵人?不顾农户感受就踏入农户的田地。

    关键还是韩辰的。

    嬴政、李斯先后走来,看向在训斥他们的韩辰。

    他们就走过去,先后拱手礼为敬,嬴政道歉:

    “踏入田地是我们不对,还请小先生不要怪罪。”

    看他们道歉,彬彬有礼,韩辰双手交臂地凝视:

    “达官显贵,很少来这里。”

    “你们……有问题!”

    可不会有贵人会亲自下田,韩辰所以怀疑他们有些……

    “小先生勿怪,出来游历而已,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嬴政敬语地辩解,免得被韩辰先生认为是流寇之类。

    “不是贵人,该不会是哪派学子吧?”

    韩辰屡见不鲜,上次遇到苏浮那样的儒家学生,也是在田地这里,这次遇见这么俩个中年人,不能说毫无相关,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相似遇见人的地方,还是同一个。

    “正是别的学派学生,法家一派,还请小先生多多包涵。”

    嬴政只能说是法家学派的学生,儒家的话还不一定会受欢迎。

    “法家学派?”

    韩辰很纳闷,法家学派的学生,会有中年出头的学生么?

    顾视他们,个个都是上了四十岁龄。

    不过诸子百家收人为学生,年龄方面都是不受限制的。

    “不对!你们还是有问题,叫我小先生是什么意思?!”

    韩辰质问,还是对他们的身份,展露怀疑的态度。

    “还请小先生见谅,常听我长子说起你的事情,说是见识不一般,谈吐非凡,所以就特意来见一见小先生。”怕被怀疑,嬴政故意编了个缘由告知。

    “长子?”

    瞬间恍悟,韩辰神色温和,“原来是苏浮的父亲。”

    “抱歉,刚才有些不礼貌。”

    “不知道你们来做什么?苏浮,应该前往了百越,突然找上我,不会是苏浮跟你们说什么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