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二十章 阻碍海外探索的四个阶级

第二十章 阻碍海外探索的四个阶级

    掠夺财富,占据整个世界。

    嬴政缓缓起身,根据韩辰说的,仿佛看到大秦帝国的未来新方向,从海上将势力延伸到世界。

    “还请小先生为我说一下,如何做?”

    拘礼,为了有个新方向,嬴政放下身段的敬重。

    “讲之前,我问你们,为什么那么想让大秦走这条路?”

    韩辰还不清楚他们做什么的,打算询问缘由。

    “身为朝堂的谏官,我们惧怕小先生说的大秦灭亡,若能向始皇帝谏言,也能尝试劝说始皇帝对大秦的三公九卿制度,进行一次改制,利于大秦帝国走上如小先生说的掠夺海外财富之路。”

    嬴政编了个谎言,为此,避免韩辰怀疑他和李斯的身份。

    “法家学生,又是谏官,难怪会担忧大秦的情况。”

    “既然如此,在你们了解航海之前,我来说一说要想开启探索海外的诸多问题,以及必定会遇到的阻碍。”

    戛然而止,韩辰转身,拿起粉笔于黑板下几行字:

    阶级阻碍,财富来源,抑制商业。

    放下粉笔后,回过身,韩辰提问:

    “问你们,如果想要探索海外,会遇到哪些阶级阻碍?”

    被这么一问,嬴政思索片刻,尝试说了阶级:

    “农民,百官,皇帝。”

    韩辰颔首道:“不错,除了这三个阻碍阶级之外。

    还有地主,也得加上。”

    “农民,顾名思义,唯一的收入来源是来自土地,耕种有其田,粮食需要通过年复一年的耕种,才会有,是阻碍中最大的一个阶级团体。”

    “百官,这个比较复杂,虽然集体效忠于皇帝,代替皇帝,治理大秦郡县,但私下良田却有不少,地方时常发生吞并土地,逼迫农民失去收入来源的唯一土地,变成了不在户籍上的流民。”

    “皇帝,在这个时代,你们可以理解当今的始皇帝,虽为如今六国、百越统一的大秦奠基者,但他可以说是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最大地主。”

    “还有地主,这要分为军功地主和宗法地主两种。军功地主是过去被赐田、赐爵和赐官拥有军功的人组成。宗法地主,由原六国世族所组成,大秦虽灭六国,但对一些六国世族,没有选择清算,至今为止,在治下的大秦范围内,拥有土地,日积月累下都比军功地主还多。”

    “说的阻碍阶级,便有这四个。除了宗法地主之外,商君变法把农业为本、商业为末的重农抑商,执行的很彻底,大秦长达一百多年的耕战理念深入百姓思想,农民、百官和皇帝、地主,便是会成为开启大秦探索海外的四大阻碍。”

    “四个阶级的存在,被农业为本的理念所主导,想要改变这种理念,很难,更别说开启海外探索。”对此,韩辰,把四大与农业看重的阶级,纷纷说清。毕竟,想要推行大秦帝国的航海政策,仅百官这一个阻碍阶级就会遭到反对。

    “皇帝也成了阻碍阶级,为什么?”

    嬴政甚为了解,认真问着。

    “因为皇帝,不会允许动摇以皇帝地位为主的国策出现,因为探索海外,会给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带来致命的冲击,进而引发新一轮的阶级诞生。”

    “那就是资产阶级。”

    “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对于随时会威胁皇权的新阶级诞生,皇帝宁愿放弃进军海外的探索,也会毫不犹豫选择绞杀新阶级,巩固皇权统治,也不会允许这么个新阶级意图染指朝堂。”

    在英国的历史上,韩辰了解过,就发生过这类似的事情。

    国王企图在伦敦恢复专制统治,硬钢主张航海政策的资产阶级,结果,资产阶级政治家们废除了国王继承王位的权力,改立其他且能够拥护他们实行航海政策的人,为新的国王。

    所以,想要恢复专制统治的国王,与主张航海政策探索的资产阶级,注定会发生统治上的矛盾。

    恢复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主张的航海政策就会被国王否定,想要掠夺海外财富的资产阶级就会没有活路,对此,皇权和新兴阶级必然会发生冲突。

    不过英国经历光荣革命的历史事件。

    资产阶级坐稳统治阶级的第一把交椅。

    英国开始了十八、十九世纪最为辉煌的帝国时代。

    “这么说,探索海外,已然不可能。”

    嬴政面对他说的这些,岂不是探索海外已无妄。

    “那倒不一定。皇帝若想让大秦帝国繁荣昌盛,必须学会站队,那就是拥护主张航海政策的派系,把权力给他们,让他们放手去海外探索,朝堂必须在背后,给予他们全力的支持。”

    “就像商君主持的变法,孝公毫不犹豫与商君站在同一排,坚定支持变法,最后取得成功。”

    “只是如此做,权力交出,皇帝将不会有机会参与政务处理。”

    韩辰说出与派系站在一起的后果,皇帝将会失去行政权,只会保留决策权在个人的手中。

    “看样子,无论如何做,探索海外都会使得皇帝的权力式微,即使决策权还有,行政权在别的派系的手上,想拿回,基本上是不可能。”

    基于对未来的构想,嬴政发现,无论怎么样?新的派系掌权,必然会废除赢姓皇室的特殊地位和特权。

    “皇帝权力式微,并非坏处。”

    “你们想想,过去的历代先王继位之初都发生了什么?”

    韩辰稍微提醒一下,关键词:

    继位之初。

    “继位之初?”

    嬴政想了想看的历代先王历史,继位之初发生过什么?

    神色一惊!

    “政权动荡!”嬴政脱口而出。

    “不错,不难发现,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再到始皇帝发生的政权动荡,都是在一代接一代王位交接时,所发生的一场动乱,几乎皆是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

    “毕竟,王位集中朝堂所有权力,能够决定一个大秦的命运,这何乐而不为,对于一些想争权夺利的人。”

    “如若皇帝权力式微,全力推出一位效忠于皇室的相邦,代替皇帝执行朝堂上的一切政务处理,而皇帝只需握有兵权,那究竟会怎么样?”

    在这个假设上,韩辰提问。

    “朝政权力和军权分离,可以杜绝因王位交替发生的内部动荡。”

    李斯通过他的思路,说了答案。

    “完全正确!朝政权力、军权,历代被大秦先王合二为一的掌控,就会在人死,军政大权交接过程中,发生有人意图夺取王位的叛乱。”

    “军权方面,有野心的人,窃取军权的情况很严重。要想不与新兴派系,在专制统治和主张航海政策上发生冲突,实行军政分离的国策就可以避免,皇帝在军事上支持新兴派系执行航海政策,而政治上的支持由全靠掌握朝政权力的派系之首做就好。”

    军政分离国策,可以减少王位交接发生动荡的概率;

    要想不发生两方的冲突,韩辰给出解决的办法便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