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为农民的我,被始皇帝求当仙师 » 第二十二章 商人的特殊性(求追读)

第二十二章 商人的特殊性(求追读)

    “时代的局限,小先生,莫不是个人眼见开阔只有几十年、百年?”

    对于时代的认知,嬴政思索着,是不是只有那么匆忙才这么些年?几乎是时光荏苒的日子。

    “差不多,甚至百年都不到。”

    “哪怕是始皇帝,谁能想到,他成为秦王再到称号为始皇帝,铸造大秦统一六国和百越的历史创举。即使能够有预料,大秦能够以本身实力碾压六国,统一中原,谁能想到坐下来治理天下更难。”

    韩辰双手交臂,斜视黑板上,贴着的亚洲地图,又说:

    “眼界,想要开阔到包容世界在内,对于百姓识字学习很重要。有时候,商君立下的驭民五术,是个错误的,不应该以此为目标将农民捆绑在土地上,让太多百姓只知耕种不懂眼界开阔。”

    嬴政嘴上挂有一丝欣赏的笑容,尝试把想问说的,问出口:“那么小先生觉得百姓识字学习,开阔眼界,究竟是易于治也?还是难以治也?”

    韩辰双手交臂,冷眼相看,“废话!”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管仲在当时春秋齐国治理时,就说了这句话,只有百姓富了,才会安分守己,不会给齐国添乱,不想被拖累,注重百姓民生发展是其次,给百姓开智,才是以人为本而利于大秦帝国的统治。”

    “什么国弱民强,民弱国强,实属于是有些歪理,并不利于大秦统治长久。甚至大秦想要探索海外、扩张海外,百姓中的商人才是占据主导地位。”

    来了兴致,李斯拱手礼为敬,“先生说商人会在这探索海外占据主导地位,为何会这么说呢?”

    韩辰指向黑板上,写的抑制商业,这四个字,“商业即使被商君变法给抑制,但做过生意的商人,十分清楚,农业为本,再好也比不过商人做生意赚钱来得快。”

    “除了商机、赌性,更让人钦佩的一点就是敢于为了财富去探索的勇气,只有商人知道哪里最赚钱,不惜长途跋涉,带着那边需要的货物去买,给卖出高价,把钱给赚的盆满钵满。”

    “有几句话说得好:

    有着一百两黄金的交易,商人就敢铤而走险。

    为了五百两黄金,商人就敢践踏一切人间律法。

    有一千两黄金,商人就敢无视,不顾去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也要拿到一千两黄金。”

    …

    “为了一千两黄金,商人难道真的敢那么不顾生命危险的去做?”

    听了下来,李斯心中存疑,难道商人真不惧怕被杀?

    “商人本质很特殊,只要预估有很高的财富可以赚来,几乎可以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大秦帝国之上。”

    “无视律法,冒着车裂等这些酷刑,都敢去做。”

    一般情况下,别小看商人,韩辰可是知道商人的特殊性质;

    有钱,敢做任何人都想不到的生意。

    连黑市那种,商人二话不说,直接不顾商君的律法严苛,在暗中展开。从黑市交易的货物卖出、买进,赚取的利润,与农民耕田获得的收入对比,几乎是没有人想得到的天差地别。

    商人有钱,有不少人知道;

    但有钱的程度是多大?不懂行商的人根本不知道。

    “商人居然有那么特殊,假若把商人掌控在朝堂手中,那会怎么样?”李斯问出这思考过的问题,掌控商人,岂不是可以充当商人的后台,收税也就更多。

    “你可以鼓励商人,但,最好不要随意掌控商人,因为商人做生意是重利,厌恶意图有人掌控,所以,最好不要掌控商人,意图对商人做什么。”

    “适得其反,都会有不好的后果。”

    “所以,你可以用规则限制,用税收来牵制商人,可绝对不允许肆意掌控,因为商人比农民更可怕,可以不顾律法,用钱为自己招兵买马,反抗朝堂。”

    对于韩辰这么说,李斯从先前的洋洋得意变得惭愧至极,肆意掌控居然会引发严重后果,看样子,不可能把商人,严格的掌握在手中。

    “可以规则限制,税收牵制,那为大秦所用会如何?”

    嬴政觉得可以用税收和规则牵引,那么把商人的利益跟大秦的利益绑在一起,为大秦所用岂不是更佳。

    “为大秦所用,是能行的。对于战乱会破坏商人的产业,商人更希望秩序稳定下把钱赚的盆满钵满,只有国家稳定,就远比战时来的快。”

    “不像以前的七国,国与国之间,还经常受到各种限制,商人出行,还要各种路引才能前往目的地去做生意。一来一回,做生意转来的钱,都还不够交过路费,直接是做了亏本的买卖。”

    “大秦统一六国,打破这一界限,让商人之间运输货物,不再受那样的限制,故而利于商人赚的盆满钵满。只是存在重农抑商的国策存在情况下,抑制商业,为了农业在百姓务农之下多加增产粮食,就始终忽略商业在秩序中恢复百姓民生的重要性。”

    长期的农业为本,使得商业被重农抑商的国策,压制的死死的,可惜这么做都会没有意识到商人可以做到产业创新,给大秦带来无限新事物。

    韩辰只能感叹,这种重要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内,几乎都是被历朝历代的傲慢给无视。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经常把科学技术的创新说成奇技淫巧,无视更是抛弃,才这方面是韩辰最为愤慨!

    “重要性,什么重要性?”

    嬴政询问。

    “是一种基于百姓的需求,给货物本身施予创新。”

    “简单来说,宛若墨家的机关术,基于对机关术的使用、改造、创新,过后,在这工具手中就非常好用。”

    “说起来,两位,你们是否见过墨家的机关术?”

    诸子百家中,墨家就有对格物既科技的深度剖析研究,韩辰想知道他们法家有没有见过?

    “有见过。抛石车、云梯等,大秦军中攻城所用的利器,皆是出自墨家机关术,在孝公和惠文王时期就已经有了。”见过可不止一次两次,李斯可以与墨家接触过,知晓机关术厉害性。

    “居然见过,说明墨家机关术,还是很好用的。”

    “其实,大秦想要扩张海外,墨家机关术的支持是不可缺少。”

    “我问你们,想要探索海外,最缺少的是什么?”

    韩辰把最简单的问题,抛给他们。

    “船舶!”

    嬴政想到这个,立马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