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义诺情深 » 第十二章 第二次赴京

第十二章 第二次赴京

    1、这天上午,刚到谢府的王良才停好马车,走出屋门的谢员外就将王良喊入屋内。见谢员外今日格外精神焕发,王良预感到会有什么好事发生。果然,未待王良坐定,谢员外便兴冲冲说道:

    “王良,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严嵩倒台了!”

    自从王良与谢兰订了婚,谢员外便不再对王良以“贤侄”相称,而是把他当成自家人一样直呼其名。

    谢员外说完这个消息后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

    “这是我一个在京中担任什么给事中的同窗之子来信告诉他父亲的,我这个同窗昨天来庄园作客,他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我,还讲了许多关于严嵩的事情,说严嵩担任首辅这些年,不但误了许多朝政大事,使民生凋敝,边防形势不断恶化,同时他伙同其子严世藩不择手段打击政敌,致使树敌太多。有次他将在京城享有盛誉的好官杨继盛判为死刑,上万百姓跪在街道旁为杨继盛苦苦求情,严嵩却最终没有放杨继盛一马,让自己在朝堂及民间人心尽失!我这位同窗告诉我说这次严嵩不但被罢官赶回老家,还被没收了全部家产,致使他回老家竟是一路乞讨着才回去的,饱受冷脸。而他的那个宝贝儿子则犯下重罪被砍了脑袋,真是善恶有报,善恶有报啊……”

    王良听了谢员外一番话,自然难掩兴奋之色:严嵩倒台意味着他种种罪行必将被朝廷清算,曾总督的冤案其背后真相也必大白于天下,其被昭雪反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王良正想着心事,谢员外这时又道:

    “中午我让人格外置办了些酒菜,咱们庆贺一番。下午也别习武了,你早早回去将喜讯告诉曾夫人,让他们娘仨也高兴高兴。然后你就入京一趟,去看看朝廷能不能将曾总督的案子早些翻了,回来后就将你和兰儿的事情办了。”

    王良点了点头。吃过午饭,王良就驾车回去,一路上他扬鞭催马,比往日回城快了许多。曾家母子仨人听到严嵩倒台消息,自然也是兴奋不已。两日后,把一切安排妥当的王良便启程赶往京城。

    2、来到北京城的王良先去杨府拜访了杨博。其时杨博已升任兵部尚书,他建议王良去私下拜访一下都察院御史王好问,说自己离开都察院已有好几年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找王好问问这案子是再合适不过了。杨博还告诉王良,曾总督当年是含冤被杀可以说人人皆知,都察院还留有当年对曾总督三司会审的案宗,王好问查案子向来不徇私情,在朝中被称“铁面御史”,你去找他定会有一个好结果!

    王良第二天便赶去王府拜访王好问。听管家报说是曾总督昔日部下前来拜访,王好问倒没犹豫,他赶紧让管家把王良引入府内客厅之中与自己见面。一番交谈过后,王好问便说曾总督一案他在入朝为官前就已听说,这些年朝中大臣私下也多有议论,他曾认真看过都察院留下的当年审案案宗,对曾总督含冤被杀的真相还是了解的。但也就在前半个月左右,一位言官曾上疏议论过曾总督是受到陷害致罪的,该为其早日平反昭雪,不想过了几日这位言官就被罢职赶出京城。立有赫赫战功的曾总督是被冤杀的,这朝内大臣几乎人人都心知肚明,连民间都议论纷纷,但曾总督被杀终究是当今圣上最终下的旨,为曾总督翻案就等于皇上承认自己判断失误,当今皇上是个极好脸面的人,他会这样做吗?

    听了王好问一番分析,王良不免陷入了极度的失望之中:连眼前这位被称“铁面御史”的王好问都如此犯难畏葸,看来曾总督的冤案要想翻过来实在是难上加难!自己原以为随着严嵩的倒台,曾总督冤案自然也就得见天日,迎来自己期望的结果,现在看来距离这个结果仍是遥遥无期,自己太过幼稚!王良此时情绪几乎失控,他低首俯身,内心似翻江倒海一般。

    看到王良如此反应,王好问也有些于心不忍,他起身将自己的椅子拉到王良座位跟前重新坐下,低声说道:

    “王将军,你倒大可不必如此失望,这件事转机仍还是有的,今日我就给你道出实情,只是……你万不可对外人随便说出这事,这可是要掉脑袋的重罪……”

    见王良抬起头郑重点了点头,王好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对京城内的事恐并不知晓多少……实话对你说吧,当今圣上已许久不上朝听政了,他这些年一直都住在西苑,朝内有什么重大的事都是由内阁的几位大臣到西苑面禀听复的。圣上近年炼丹服食,欲求长生不老,这在朝内已是人人皆知。据最近到西苑见过圣上的阁臣回来讲,已年过六旬的圣上如今已病体恹恹,面色沉重,说话时也因气虚而不愿多言,这恐怕是因长期服用过量丹药所致,恐不久……下面我就不多说了。总之,你还是回去再耐心等等吧,为曾总督翻案应是不久之后的事……”

    王良听后,情绪顿然好转了许多。人总是这样,心里尚存着希望才能支撑住自己。王良在王府与王好问少叙了一会儿话后便告辞离去。第二天,王良离开京城,他仍旧先回了趟距京城不远的沧州老家。家中一切尚都安好,父母身子骨也都硬朗,放下心来的王良只在老家呆了一日便往回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