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驭灵传 » 第1章:凡夫俗子

第1章:凡夫俗子

    洛城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城镇,隶属于剑来国。

    剑来国好武成风,以飘忽不定,诡异多变的剑法立国,国力强盛,皇室也不担心侠以武犯禁,因为皇家高手多如过江之鲫。

    秦家,在洛城做着押镖的活路。“万人往”镖局开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向来是硬底子的老字号。

    家主秦天行,也就是万人往镖局现任的总镖头,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剑法“沧海一粟”和另一门轻功“追风赶月”,在江湖上闯出了偌大的名头。

    这两门功法堪称剑来国一绝,特别是后者,也只有皇室那门“浮光掠影,移形换步”的身法能与之媲美。

    “起如风,落如剑,追风赶月不嫌慢”,便是这门功法名字的由来。

    秦时和往常一样,随身斜挎着一柄小巧的浅青色短剑,身后跟随着一群家丁与护卫,在洛城的街道上毫无目的的溜达着,只为寻些乐子,来打发这些无聊的时间。

    自打记事起,秦时就怀揣着一个英雄梦,练得一身好武艺去闯荡江湖,锄强扶弱,行侠仗义,这是他儿时最想做的事情。

    每日练武是有时间限制的,每个人因体质不同,所能坚持的时间长短不一。

    每日里,除去练武的时辰,再除去面对老夫子的两个时辰,其余时间外他无所事事,带着家丁调戏一下良家,带着护卫欺负一下地痞,这是秦时每日必备的功课。

    其实,也谈不上调戏,毕竟他才六岁。

    秦时上边还有三位姐姐,俗话说得好,皇帝重长子,百姓爱小儿,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了他的乖戾。

    他天资聪颖,熟读经史,自小便博览群书、博闻强记,特别是喜爱看些怪诞诡奇、恢诡谲怪和离奇古怪之类的书籍。

    空闲之余还爱听说书先生讲上一些江湖上的奇闻异事和轶闻趣事,种种神奇荒怪的故事可比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要有趣得多了。

    秦时从小习得家传绝学,天资不错,再加上父亲秦天行的严厉,家里除了父亲和大姐,就属他练得最好。

    大姐,从小就跟着父亲学着管理镖局,颇为能干,吃了不少苦,变得与父亲一般严厉。

    二姐,三姐,比秦时大不了几岁,经常在一起争好吃的,好玩的,秦时是争不过她们的。

    不过,有母亲这个坚强的后盾,每每二姐,三姐都会被训斥一番。

    后来,她俩干脆就联起手来,一同收拾她们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弟,为此秦时没少挨揍。

    父亲时不时也会动手揍他,大姐揍起来就更为厉害,母亲倒是把他当成心尖肉,估计在整个洛城再也找不出来一个比秦时挨揍更多的孩子了。

    回到镖局,秦时从家丁护卫那里得知父亲秦天行已经押镖归来,此时正在大厅。

    他显得极为高兴,踏着家传的追风赶月狂奔而去,因为每次父亲都会从其它地方带一些好玩意儿给他和姐姐们。

    他不知道的是,如往常押镖回来的父亲,此次已经带回了一位改变他一生的客人。

    秦天行在此次押镖途中,经过剑来国的通天河时,救了一个身受重伤的道士,后来才知道此人乃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那道士乃是缥缈宗的修仙之人,为答谢秦天行的救命之恩,答应了秦天行看看其子女是否有所谓的灵根仙缘,如有就收入门下,带进缥缈宗修行。

    秦时飞奔进大厅,一位身着雪白项银细花纹底锦服镶金边袍子的宽大背影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正准备出声呼喊,就在这时,一道颇为陌生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这位莫非就是令郎?”

    秦时往旁边猛一转头,印入眼帘的是一位宛如一块无瑕美玉熔铸而成的中年道人。

    那道人即使静静地坐在那里,也是丰姿奇秀,神韵独超,给人一种高贵清华感,三缕长髯挂在那稍显苍白的脸上,好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在那道人腰间还挂着几个颜色各异的袋子,也不知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

    秦时嘴巴张的老大,准备唤父亲,便就此定格,“啊啊啊…”几声讲不出话来。

    秦天行侧过身来,那如刀锋般的双眉往中间一挤,略带责备的说道:

    “匪石,别没大没小的,快过来拜见青云道长。”

    匪石自然便是秦时的小名了,他正想着去见过那道人,不曾想那道人就那么突兀的来到了自己身前,随后探出如玉般的右手,就那么随意的一抓,便轻飘飘的搭在了他的手腕之上。

    “些许虚礼就免了吧,还是先容贫道探查一番令郎是否有灵根再说。”

    那青云道人也不以为意,淡淡地说到。

    不知不觉竟被人轻易近了身,还被人制住了手腕,秦时心里顿时一惊。

    他强作镇定,毕竟这是在自家镖局,况且自己的父亲还在旁边看着,这道人应该不会做出对他不利之事才对。

    少顷,秦时只感觉从那只冰凉的大手上,散发出一丝温热的气流,从自己手腕处直窜进入他的身体,顺着他的奇经八脉和各处穴道游走了一遍,没有什么不适感,还稍稍有点舒服。

    当那股热流经过秦时的丹田时,他丹田内的内家真气自发的想要奋起抵挡,只是在这股热流面前,他体内那数量少得可怜的内家真气,犹如薄纸一般被轻易的一破而开。

    过了片刻,只见那道人陡然间眼珠子睁的老大,仿佛遇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奇异事情,紧接着就皱起了双眉,眯起了双眼。

    站立一旁的秦天行看着道人这般表情,心里顿时一紧,这位老江湖此刻稍稍有些乱了方寸,慌忙上前问道:

    “道长,匪石可有灵根?可否修行仙法?”

    灵根?

    仙法?

    秦时脑袋上顿时冒出一大串问号,这是什么东西?莫非这道人也是江湖骗子?此时的匪石在心里对这位来历不明的道人做出了判断。

    灵根他是不明白的,不过仙法,江湖传说有,这就跟好男人与笨女人一样,传说中有,反正是没人见过。

    青云道人先是松开了搭在秦时腕上的手,双手背在身后踱了几步,绕了好几个来回,这才又重新坐回原来的椅子上。

    当青云道人把疑惑至极的眼神,从秦时身上转到了一旁秦天行这边,顿了一下,这才又开口说道:

    “令郎身怀灵根,可以修行。”

    秦天行一听道人此言,心里顿时一喜,旁边的秦时发现,自己父亲脸上竟是罕见的浮现出一抹久违的笑容。

    就在秦天行刚把提着的心放回到肚子里,笑容都还没来得及敛去的时候,紧接着便听到那道长继续说道:

    “只有身具灵根者,才能感应到天地灵气,才能将灵气转化为法力。所以,只有身怀灵根者才有成为修仙者的基础,至少到现今为止还从未听说过没有灵根也是可以修炼的。”

    说到这里,那道人端起茶几上的茶杯轻啄了两口,不紧不慢的再次说道:

    “而普通凡人中出现灵根的几率万不存一,没想到令郎便是那万分之一,这还真是令贫道有些意外呢!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灵根拥有者万里挑一,不过灵根也是有优劣之分的。灵根是一个修仙者先天的修炼天赋,其基本属性为五行金木水火土。

    灵根又分为天灵根、双灵根、三灵根、伪灵根,伪灵根则是四属性灵根。

    除此之外还有五灵根和异灵根,五灵根也就是五行俱全,而异灵根则属于变异灵根,包含有雷灵根、冰灵根、风灵根等。”

    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那道人再次端起茶几上的杯子,揭开杯盖,吹了几下,又抿了两口。

    喝完放下茶杯,他抬手拂了拂胡须,不急不缓的接着说道:“令郎就是身具五行灵根,虽然令郎拥有灵根,可是这灵根属性也太驳杂了一点。

    你们要知道,灵根并不是越多越好,灵根越单一,吸纳灵气就越快,修炼速度自然也就更快。

    灵根越是驳杂,吸纳灵气的速度就越是缓慢,修炼吸纳到体内的灵气就越是混杂,突破瓶颈的时候也就更加的不易。

    近万年来的修仙界,还从未出现过拥有此种灵根的高阶修仙者。你们要明白,修行一道,资质、机缘,缺一不可。”

    一听到这,秦天行的心里再次一紧。

    青云道人像是看出了秦天行心中所想一般,先是伸出手掌朝着秦天行摆了摆,接着再次拂向那三缕长髯,淡淡地笑道:

    “呵呵,秦兄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大失所望,令郎哪怕就是入了修仙界,凭他的灵根资质是极难能走得远的,究其一生恐怕也只能在练气期徘徊。

    修仙界也并非什么善地,与其让令郎在修仙界苦苦挣扎惶惶度日,莫不如贫道传他些修炼法门,修炼之后虽说不能如贫道这般飞天遁地,但耳聪目明、强身健体还是可以做到的。

    其实,除了报答秦兄的援手之恩答应过你之外,令郎与贫道也是另有缘分的,若不是他的灵根资质实在是奇差无比,贫道也自会将其收入门下的。”

    青云道人对秦天行说完,又侧过身来对着呆若木鸡的秦时安慰道:

    “当然,匪石你也不必妄自菲薄,要知道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虽然你在修炼一道上走不远,但是凭借我传给你的修炼法门,你在世俗武功的修炼上肯定会事半功倍。”

    哪怕是久经江湖的主,城府深沉到早已不会喜怒于色的秦天行,听了这道人一席话之后,眼中的失望之色怎么也掩藏不住。

    秦时站立于一旁,他听得分明,在那道人说完之后,自己的父亲重重叹了一口气,那一声叹息里,蕴含了太多的不甘与无奈。

    他自己对这事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任那江湖骗子说的再如何天花乱坠,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只是,那道士实属可恨,胡编乱造欺骗父亲也就罢了,竟然还信口胡诌讲自己的资质不好,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秦时撇了撇嘴,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就在这时,却被秦天行突然投过来的如电目光给制止住了。

    这时的秦天行,已强行按下了心底的烦闷。

    他转念一想,这等神仙机缘本就不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随便觊觎的,只要有灵根就好,只要能修行就好,资质差些就差些吧,总比没有灵根的普通人要好上许多。

    至于那青云道人口中所说的另有缘分,他自当是对方的委婉含蓄,不想把局面弄得过于尴尬的措词,毕竟自己确实有恩于对方。

    想通了这一层之后,秦天行恢复了几分平日的淡然,他先是对着那道人行了一个江湖中人的礼,口中依然客气的道:

    “愚子不受上天眷顾,难入道长法眼,未得道长青睐,这都是他的机缘不够,怪不得道长。只是还劳烦道长传他些修炼法门,我父子二人定当感激不尽!”

    然后他转过身来,急忙冲秦时说道:

    “匪石,还不快快过来谢过道长”。

    秦天行对他这个宝贝儿子可是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说是望子成龙也毫不为过。

    秦时内心本是相当的抗拒,他对修仙一无所知,平日听那些说书先生,江湖中人的杜撰,他也只当是听天书来着。

    青云道人对于他来讲,也不过是江湖又一骗子而已,不过惧怕父亲的严厉,不敢当场顶撞,他只能屈从了。

    秦时满心的不情愿,慢腾腾的走到青云道长三尺开外,站定后,这才俯身下拜,口中说道:

    “还恳请道长不吝赐法!”

    青云道人安然受了这一礼,待到秦时拜完,他只是轻轻的拂了一下衣袖,秦时却感觉到,自己跪拜的身躯被一股无形的柔和之力轻轻托起。

    这让他心里一惊,对这位来历不明的江湖道士多出了几分敬畏之心,夹杂着更多的却是好奇。

    “既然你我有点缘分,这颗灵珠便送给你吧!但以后能否踏上修行之路,还是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青云道人一边说着,一手却不知道从何处掏出了一颗鸽蛋大小的晶莹圆珠出来。

    那圆珠看起来透明清澈,珠子表面却又散发着微蒙蒙的雾气,围绕着珠子盘旋不定。

    这颗晶莹圆珠缓缓漂浮在秦时的身前,触手可及。

    他定睛一看,却发现那圆珠与他姐姐佩戴的珍珠颇为相似,令他惊奇不已。珠子中间有一孔,却是没有珠链。

    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握住那珠子,入手微沉,从珠子上传来些许冰凉,让人蛮舒服的。

    “多谢道长!”

    秦时伸手握住圆珠,面容上满是惊喜之色,这一句倒是说得诚挚响亮。而眼珠子却是一动不动地看着手心里的圆珠,生怕它长了翅膀溜走。

    “这也是你的缘分,此珠是贫道在“巨人废墟”意外得来,其内有一门修炼法诀“噬灵决”,威力不详。

    修炼要求颇为偏门,需要身具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者方可修炼,之前所说令郎与贫道另有缘分也源于此珠,并非拈来之语。”

    青云道人摸了摸胡须,眼睑下垂的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