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青天有眼 » 第二章 叔侄

第二章 叔侄

    那年五岁,还住在皇城的小豆丁忽见天上有剑仙飞驰,还有七彩祥云随后。

    甭提多帅!

    那小豆丁哪能忍呀,逮着早出晚归的老叔天天念叨、天天撒娇。

    总而言之——我!孟荀!也想飞天!

    可是——我!梁富贵!也想飞天!

    谁又没有飞天梦呢?梁富贵心里也苦呀,可他没法说。

    那就忍忍吧!小豆丁都是三分钟热度,后面指定会忘。

    只是没想到这一忍就是三年!

    第一年,小豆丁是越想越喜欢,越喜欢越念叨,越念叨越没辙,越没辙越闹。

    第二年,小豆丁不哭也不闹了,可每天就委屈巴巴得。一有啥不开心,就用这事扎老梁的心肝脾肺。

    那是真的疼!

    小豆丁的毅力超出了老梁的预估,老梁只好琢磨再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儿。

    那就忽悠吧!

    “以后教你,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以后教你的时候,你得下跪,咱得行拜师礼的。”老梁循循善诱,像个大灰狼,“还有就是,你不能再念叨这事儿了,我已经答应教你了,只是得等以后。你懂这个意思吧?”

    纯真的小白兔指定没心眼,马上就开心了,“好呀好呀!都行呀!”

    那就这么着吧!

    只是没想到,刚消停没多久,第三年,小豆丁又念上了。

    “你不是说要教我吗?怎么还不教!”

    “我说以后!还有,你答应我的,你不能再催了!”

    “啊?”小白兔两眼正直,没有丝毫狡黠。

    实在拗不过的梁富贵只好发出一纸书信,连并将孟荀送出皇城。

    至今十年。

    当时的飞天梦还在,但偶尔想起,也只是在心底生出些许羡慕。

    在平河郡听秀才侃天说地,孟荀也真切了解到,确实不是谁都能飞天,也不是谁都能教飞天的。

    能飞天的人,都叫修行者!想修行,就得有灵根!

    听说有灵根的人都会被发现并且带走,那时候想不修行都不成。

    这么一跪,孟荀的酒就醒了。

    梁富贵从怀里掏出了一方木匣——紫檀材质、雕刻龙凤——他轻轻将木盒推到孟荀的身前,道:“以前给你说过会教你修行,只是这个时间呀,叔也拿不准主意。现在肯定是晚了点,但晚了不一定就是不好,早了也不一定就会有大成就,在这点上,你得放平常心。

    “这不是忽悠你,而是修行本就是这天底下最难的事情。都说修行能延命,可咱们的皇帝就没法修行不是?最想长生不老的人没法长生不老,它的为难可见一斑。所以说呀,既然选择了修行,甭管修得咋样,首先咱得正身明心,这样才不会有了怪力反倒乱了方寸。切记切记!

    “然后呀,还记得叔之前给你说的事吧,你得行拜师礼。当然啦,拜的不是我。叔要能教你也不会拖这么久不是?拜的呀,还是咱们的皇帝、咱们的盛祁王朝。咱们的皇帝虽然说没法修行不假,可从他的祖宗开始就在收集修行的路子。为了啥?为了赏赐有功之臣,培养有能之臣。所以你能修行,说到底还是历代皇帝有远见,给了更多人一个修行的机会。当然啦,这不是说你就一定要帮皇帝打打杀杀,但有些事情,自此就该有明确的底线。与其说拜师,还不如说谢恩……”

    说到这里,梁富贵忽然停顿,然后猛咳!

    “啊!!!”孟荀大梦初醒,憨道:“叔,你刚刚说啥?咱以后能飞不?”

    得!

    梁富贵轻轻叹了口气,摆手道:“行了,先拜师吧。对着这匣子磕九个,再对西南磕九个。”

    “啊!好!”孟荀磕头。

    礼毕,梁富贵又吩咐:“起来吧。”孟荀重新坐回石椅。

    看着孟荀一眼不离地盯着木匣,梁富贵没好气地又挥手,道:“先拿回去,好好收着。等过两天我再仔细教你。”

    “诶!好!”得了允许的孟荀伸手猛然一抄,顺利地将木匣收到怀中。

    动作之快,宛若抢食!

    起身后,孟荀又想起了一事,“叔,你刚还没说,咱以后……?”

    梁富贵屹然打断:“滚!”

    孟荀刚得了宝贝,想了想也就没跟这初来乍到的秃老头计较,喜滋滋地准备离开。

    刚走向院墙,后面就传来梁富贵的又一声叹息:“你住在东厢房,下午已经给你收拾好了。”

    “嘿嘿!好咧!”孟荀更开心了。

    ……

    翌日卯时。

    又穿上灰白衣裳的梁富贵无奈地走到东厢房前,轻轻敲门,然后一推而入。

    梁富贵赫然看见,孟荀正趴睡在那张半人高的红木桌上,脑袋底下还压着一片金黄色超长帛绢,有一头甚至已经垂落地面。再看桌上的龙凤木匣,早就被打开。

    看到这里,梁富贵又微笑起来。

    就这样站了片刻,老梁才徐徐推醒小荀。孟荀看清老叔,立马想起了今天的正事。

    一顿收拾之后,孟荀终于察觉到不对劲,就问:“你咋不穿官袍?”

    梁富贵则摇头:“今天只是跟大伙儿见个面,没必要穿官服。”

    “那行吧,你是太守你说了算。”孟荀不纠结了。

    俩叔侄的第一站,自然是开门就到的官衙。

    这会儿正是官差们点卯的时间。

    孟荀直接拉着梁富贵打开正门,美其名曰:今天咱俩认亲,这正门也必须开!

    梁富贵全无意见。

    可万万没想到——

    孟荀逢人就拉手招呼。平河郡小,也就千把号人,作为吃百家饭大的娃儿,他还真就每个都记着。

    “哎呀!陈叔来啦!早呀!你看,这是俺叔,新太守!”

    “呀呀呀!王叔!薄福就是被他在外面捡回来的,所以随了王姓。王叔好呀!这是我叔!”

    “李哥早!这是我叔,初来乍到的新太守,你们要多配合哈!”

    大伙儿一开始还乐呵乐呵地附和。

    但时间长了、人更多了,大伙儿就开始用异样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自己看着大的孩子。

    饶是无所谓如梁富贵也看不下去了。

    眼见着孟荀大有等完全部人的架势,梁富贵不由分说地拉走孟荀。

    梁富贵就沉默地看着孟荀。

    孟荀耸了耸肩,道:“那咱们先去找郑秀才吧,这个点他还没开堂。”

    只要孟荀不再“招摇过市”,梁富贵通通没意见。

    郑怀跃,字腾飞,号半才先生。据大人们说,他年轻时是三甲进士,进过翰林院,后来自觉无趣故转去游学,年纪上来以后留在平河郡当起了娃娃生畏的教书先生。孟荀来平河郡没多久,就被郑怀跃要求去读书。平河郡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是如此,王博福就是在郑怀跃这认识的,两娃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还没开课仍在院子里晃悠的古稀老头隔老远就看见孟荀领着胖中年前来。

    昨天他也在官衙前看热闹,他自是认得胖中年是新太守,不过他并不在意。

    相反当他看见孟荀,脸煞时就黑了。

    郑怀跃很生气!

    “哼!你怎么还敢来!”

    还有一段距离的孟荀听见郑怀跃发怒,登时脚步一顿,愣住了。

    他还真忘了!

    梁富贵不解地看了眼郑怀跃,又转头打量孟荀。

    “咳咳——”孟荀向梁富贵解释道,“老秀才以前想我去考科举,我给拒绝了……”

    哦!梁富贵也想起来,孟荀在数年前的书信上曾提过这么一嘴。

    只是没想到郑怀跃反应这么大。

    “现在还这样?”梁富贵追问道。

    孟荀登时一脸烦闷,无奈又无语,“那是呀,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年头教书的多少都迂腐……”

    梁富贵深以为然。

    在他过去的经历里,跟谁打交道都好,但跟国子监、翰林院的人打交道最头疼。

    说客气点就是恪守原则,说难听点就是固执蛮横。

    可偏偏个个都以东北的大伦学府为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自己的固执沾沾自喜。

    了解过后,当叔的自然不能还站在侄的后面。

    梁富贵挡在了孟荀身前,冲郑怀跃遥遥抱拳。

    “我是梁富贵,孟荀的养叔,也是平河郡的新太守。今天来,主要是跟各位碰个照面,好留个印象。”

    恨乌及屋的郑怀跃并没给梁富贵太好的脸色。

    梁富贵不卑不亢,继续道:“虽然我也不知道老先生为什么会看重小侄,但相信老先生对他们的前程总是抱有期待的……”

    郑怀跃冷哼一声,以作打断。

    梁富贵顿了顿,又道:“他能修行了。”

    “你放……”上一句还没说完,下一句郑怀跃就“啊”上了,“当真?”

    梁富贵沉着应对:“龙肺凤息。”

    正四品,平河郡。曾在翰林院任职的郑怀跃马上领会梁富贵的意思。

    脸色由黑转红,郑怀跃猛吐一口浊气,兴奋高呼:“好!”

    郑怀跃又不容质疑地道:“以后夜里,得来我这。”

    沉吟少顷,梁富贵就替孟荀答应了。

    此事告一段落,郑怀跃又恢复了清冷的神色,开始打发梁孟二人离开。

    临行前,他告诉梁富贵,只要不阻他教书育人,大伙自是一家人。梁富贵全无理由拒绝。

    石砖路上。

    孟荀道:“老秀才其实人挺好的,就是容易来脾气。”

    梁富贵轻嗯,“看得出来。”

    孟荀不解:“可他为什么在知道我能修行以后,就让我夜里去找他呀?这不会要传授邪功吧!”

    闻言,梁富贵却摇头。

    孟荀当场就急了,“你也不知道那你怎么就给答应了!啊!我要是被害了咋办?!

    “苍天啊!大地啊!都是坏人啊!”

    梁富贵任由孟荀耍宝,等歇了以后才反问:“你觉得他会吗?”

    孟荀瞬间就笑了,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会呀!大家都是好人。”

    梁富贵也笑了,“好了,我先回去了,工坊那边我就先不去了。晚上我们在花满楼吃饭的,对吧?”

    “昂昂!对。”孟荀蓦然惊醒,“你知道啦!”

    “猜到了。”梁富贵笑意更浓。

    孟荀就道:“你如果不喜欢就算了吧。”

    “没有不喜欢。”梁富贵作出一个空扶帽子的动作,道:“我毕竟是新官上任嘛,第一天在任离开太久影响不好。”

    “好吧,那我自己去啦。”孟荀挥挥手,目送梁富贵返回官衙。

    想了想,孟荀忽然大声道:“你晚上记得带钱啊!”

    “……行!”梁富贵哑然失笑,没回头,只是招了招手。

    孟荀心满意足。

    刚来平河郡的时候,孟荀天天哭着闹着要找自己的老叔。

    为什么这两年突然不提了?

    因为孟荀开始惦记着,老叔马上要来了,他要想个法子,让老叔能迅速地融入进这里。

    他是我叔。

    不过在平河郡生活十年,孟荀觉得平河郡里的饭也很香。

    于是才有今天这一出,惦记两年的大戏!

    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大伙儿都对他很好。

    那他就要厚着脸皮把老叔介绍给他们,希冀因为自己大伙儿能不排斥新上任的老叔。

    这样成了,那大伙儿就也是一家人啦!

    士、农、商、学,这才只走了两边。

    不过目前效果看上去还好,孟荀是个乐观的人,很快就不愁了。

    等他来到工坊,王博福立马找上他,“小荀子!胡哥让你去找他呢!他现在在海边。”

    “啊!好!我去找他。”孟荀立即应下。

    平河郡靠海,发展海盐具备天然的优势。

    所以匮乏产业的平河郡还是有人务工的,工人们集中在海边,主要做的就是产盐。胡治是近十年来盐田工坊的负责人。

    孟荀来到滩边很轻易就发现胡治。

    胡治虎背熊腰的,身高超过九尺,比常人要高出一个头。

    孟荀上前,跟他打招呼:“胡哥,我来啦!你找我什么事呀?”

    胡治回头看见孟荀,又朝他挥挥手,示意他俩走到一边,然后才道:“你可以修行了?”

    孟荀一脸错愕:“啊!”除了郑怀跃,就连王博福都还没知道这消息!

    胡治大笑:“哈哈哈!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其实我是跟着梁大人、齐大人干活的。十年前,我跟着齐大人来这里打理平河郡。”

    眼见孟荀呆愣,胡治笑意更甚。

    等孟荀缓了一会儿后,胡治才按住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他是你叔。”

    这么一说,孟荀就彻底明白了。

    “你们原来一直都在瞒我!把我瞒得好惨!哇!你们是坏人!你们好个屁!”

    孟荀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梁富贵又怎么可能送孟荀去一个无法照料到的地方。

    他是我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