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普信男的每一天 » 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3月22日,这几天明显地感到负性情绪在泛滥,而我,根本管控不住态势。烦恼,始终挥之不去。强迫着自己去看书,却怎么都进入不了状态。吾将上下而求索?奈何面对的不是崇山峻岭,而是迷雾重重的大泽。

    阿敏这几天也是经常跟我吐苦水,每个人都是烦的很,与自己和解不了。感觉她这几年是每况愈下,过得很糟心。很多时候也在想,为什么这么在意她的感受,我俩,其实也没发生过什么故事,只是以好朋友的形式处了十年。我对她没太多想法,很多时候她让我帮下忙,顺手帮下而已。兴许,多点帮助别人,我的心情才能好起来吧。

    3月23日,在B站上刷了下江珊的视频,深切地认识到,“爱美人更爱江珊”这句话不是瞎掰的。特别是看了《梦里水乡》的MV,愈发不可收拾。奈何红颜易老,年华飞逝,没有永远盛放的鲜花。幸亏保留了这般美丽的影像。

    3月27日,下了半天雨,风一吹,暂别了回南天,迎来了片刻的清爽。调休失败了,因为广投的领导来检查。好怄气,也没办法,身在其中,由不住自个。一直这样下去也不行啊,状态太低迷。尽量想下办法吧。仰望天空,仿佛与我见面的更多是乌云,期盼见到蓝天,它却总是失约,躲在深闺。人也不用着太过消极,情绪低落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都知道正确的应对措施,还是无动于衷,无可奈何,接下来,是不是生无可恋呢。我应该不会那般消极的,我更愿意当一个中庸点的人,活得自在一些。

    3月28日,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应对措施却没多少种,何去何从,不得而知。其实我有好好反思过的,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清楚,方法也准备了不少,可是,无动于衷才是最大的阻力。改变现状的念想也是足够强烈的。发觉整个三月份我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天气缘故,抑或手头的事太多。但我更希望能通过利用情绪的波动,来提升应变的能力。

    3月29日,阴,静静地守着广州地铁的微博,等待着22号线开通的消息,这是我今天最为期待的一件事了。这段时间又看完了一些书,都是些二十万字以内的社科类书籍。因为我觉得历史类的占比太多了,所以想通过多看点社科类的,调节下比重。其实我也想逼迫自己去全身心投入写作,觉得这不失为分析现状的好办法,奈何阻力太大,诱惑太多,总是分心,没能走上正轨。读了这么久的书,我强烈地感觉到,没有变得更加理性,而是朝着另一种方向发展,两极分化,仿佛要把自己伪装成双相情感障碍了。两幅面孔,我感觉不太适合我,我更喜欢多面体,随即应变,适者生存。

    四月十六日,阴,防疫的形势还不见好转,感觉情绪是逐渐低落的,之前还是想着去利用情绪。看来我还是太天真。感觉是要被反噬了,利用它,已经变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处处碰壁,我应该沮丧吗?抑或是躲在阴暗角落里自暴自弃?实在是没有答案。近段时间也是看了不少书,建筑,医学,地理,历史,我就在这几个类型间徘徊。很难说我吸收进去了多少知识,我只是感觉到,知识能给我带来片刻的宁静。心理学的书也硬着头皮看了十来本,其实我是不太喜欢阅读心理学的,总感觉这是一项不着调的社会科学,不够精神病学来得具体。但有时候静下心来细细琢磨,又感觉书本上的条目讲得蛮在理。毕竟是凝结了近百年来学者们苦苦探求的思考成果。,也许,你是不适合学这方面的知识而已,有缘无分。也走过很多的弯路,白白浪费了不少心思,却一无所得。内心更多的是收获了孤寂,久久不肯散去。

    我好像很久没见过阿依了,她的形象慢慢变成了文字。不过,也没多少机会去约她,始终是混不熟。多少有点可望而不及的意思,人在彼岸。心,偶尔是会飘到此岸去了,灵魂并不在这里,哈哈哈哈。

    四月十七号,还是持续阴天,还添了点毛毛细雨,到时没有急着朝盛夏奔去。路上开着不知名的蓝色小花,为这周遭的压抑,平添一丝色彩。我还是很喜欢在夜里骑下车,与小蓝车一起,沿着江岸,来回穿梭。最近江边露营的人少了很多,疫情当下,谁都难免会紧张起来。生活不易。江对岸的琶洲工地依旧是灯火通明,热火朝天。还是得多找下调剂心情的方法,不然太过被动了。沉湎于思考,但我不觉得是浸淫在虚空的世界里,我是在梳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日日新,因为时局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归纳,分析,总结,再制定下一步的计划,理想的构型就是这样子。我总喜欢把注意力倾注于细节上边,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过。可是,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这样做真的好吗?

    爱情究竟离我有多远,我没那本事,可以测量出我与它的距离。我只能慢慢地复盘,生活中的细节。现在是没有机会跟小芸胡扯了,全方位被拉黑,之前最多把我的微博取关,现在是各种渠道的联系方式。确实,错的还是我,别妄想占据主动权。我承认我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地缺乏,以至于犯下这么多无可挽回的错误。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懊恼起不了任何作用。正如舒媚所说的那样,我不是十分地喜欢小芸,仅仅是缠着她罢了。挽回不挽回,意义已经不大。生活还是得继续下去。她说的我很好,只是不适合,听她的就是了,再怎么折腾都是在勉强别人,有意思吗?

    跟小芸上一次见面是在20年年底,跟她吃了个饭。眨眼两年过去了,以后的见面,都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也许会变成永远,反正我不是很乐观。现在根本不是处于静默期了,而是隔断期。关系会处成这样子,完全是我的危机意识不足,在弯道没有刹车,直线没有提速,不落后则翻车,总之没有什么好结果,终究是求锤得锤了。悲哉夫!我是不愿意向外倾诉心底的怨恨了。我也没法知道她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或许对我是厌恶到极点了吧。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这种情况下再谈做朋友,太假了。”未曾想到会出现这两句话,感觉陷入了死循环,走不出去了都。无解,到底是毫无应对的措施。

    不想当什么情感专家,更不想成为情种。舒心的生活可望不可求,永远是在彼岸。尽管我也没少给女生解答这样那样的问题,似乎都答得不错,但是为什么我交的卷子就那么烂呢。再次证明了理论与实践之间鸿沟的存在。我倒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是多么地苦闷,反而更多的是坦然。我是一个执念很重的人,太多放不下的人和事。唯有对待感情,有十足的自信,肯定自己是很坦然的。我应该能接受顺其自然的,事物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强行去插一手,不见得会有多少好处。往往会适得其反。

    更多的时候,是我主动去撩拨她的,这也是符合现实的,男追女,再寻常不过了。明知道隔重山,也要往山上走。我明显地感觉到,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使用什么策略,怎么简单怎么来。不太像我。细细想来,一切都是徒劳无功,也怪不得是毫无收获了。我已经没办法探知她心里是怎么评判我的所作所为,一个女生是等不了太久的,这是基本的常识。一而再,再而三。她说我纯粹是拿她开玩笑,我觉得我没有,以任何标准来判断,也不至于得出这样的结论好吗?我希望时间能够证明一切,我始终坚信,我是努力过的。这是我真实意思的表达。

    说太多想太多没啥用,重要的还是有所行动。但是我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机会了,至少在近期是毫无机会可言。女孩们的心思我也懂,不过是懂一点,所有的不幸也是来源于这懂一点。萌生了一个想法,多整点“网抑云”,兴许会有更多的灵感。最近在音律学方面下的功夫近乎于零,偶尔听一下节拍器,仅此而已。这种时候,多听一下“一场游戏一场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