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隐门密玉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同舟共济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同舟共济

    往日里繁华的南玥王城,逐渐萧条衰败,哀鸿遍野。

    玉小霜和景凰回忆着她们那个世界抑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同大家一起商议对策。

    三公主当机立断,命人赶制成千上万的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服,派发给城防营的将士们,将病患都隔离在家或大一些的医馆,将士们不仅仅要守卫王城的安防,还要轮班值守,坚决不让患者出门。

    这样的差事吃力不讨好,容易得罪达官贵人,而且陛下也不在王城,因为做这些事而忽略了城防,岂不是本末倒置?

    将士们私下里颇有微词,也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当三公主亲自驾临,鼓舞了士气,又说这段时日要加俸禄,将士们才打起精神来执行命令。

    三公主又去了巫医院,看着一众巫医和太医,或战战兢兢,或傲慢不屑,她直接了当道:“现在王城乃至大半个南玥都被瘟疫肆掠,想必诸位都有耳闻,如今王城中的病患已经隔离,需要诸位为国效力,穿上防护用具,给家家户户问诊送药,阻止瘟疫快速蔓延!”

    只有少数应是,大部分人都低声附和着,神色各异。这毕竟只是储君,陛下不在,就擅自做这么大的动作,就怕陛下回来会怪罪,倒时候谁来承担后果?

    再说现在瘟疫只在百姓之间蔓延,有钱有权的人家,目前都还好好的,何必这般大费周章?

    三公主将他们的神色都收在眼底,毫不退缩道:“诸位都是医术过人,品行俱佳,才被选入巫医院,也算是天下医者的典范。虽说是为王室朝堂效力,可如今瘟疫横行,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为官者为医者,谁都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你们应该都懂,你们出去看看,百姓现在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本该是农忙之时,现今都只能躺在家中,不得动弹,任米粮稻穗都烂在田地中,没了米粮,你们吃什么?没了百姓,谁还会对你们心怀敬畏,你们还能在谁的面前耀武扬威?”

    看到太医们神色都有些松动,三公主又加了一把火:“本宫接到密报,此次瘟疫可能是有人蓄谋而为,是哪些人有这个本事呢?我想,至少这些人会医术,是民间的医者,还是……本宫自会查清楚!此次参与抗疫的医者中,尽心尽力者,必有嘉奖,如有懈怠,让瘟疫继续蔓延者,以谋逆乱国罪论处!你们可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不明白的看其他人惶恐的态度,也跟着惶恐了。

    三公主的意思就是,这瘟疫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听她的好好干,就有肉吃,不听她的不干事,就会被扣上引发瘟疫的黑锅。

    三公主一番哄骗威胁,让这群平日里飞扬跋扈太医们没了脾气,乖乖穿上防护用具,开始像民间的大夫一般,救助病患去了。

    有个别眼神闪烁,怀有异心的,想通风报信,没想到王城封锁,别说人和鸽子,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他们只得耐下心来,很随大流。

    接下来,三公主又去了王城的府衙,说服了府尹大人协助抗疫一事,配合城防营维护好王城治安,督促大夫问诊送药,以及最重要的,解决百姓一日三餐的问题。

    隔离不能出门,府衙负责给每家每户送补给,米粮鲜蔬也好,温热菜饭也罢,府衙自己想办法。

    这能想什么办法,府尹苦哈哈地看着三公主,三公主知他所虑,便道:“我知道你有困难,一是人手,二是钱财。给你指条路,人手方面,可以去雇人,那些没有被感染的百姓,或是大户人家的仆从,有事做,有钱拿,会有人愿意的。

    钱财方面,国库会拨一部分的银子,可毕竟数量庞大,剩下的银子,你需得自己筹集,只要方式合理,都可以考虑。比如可以提前收税,减一至两成税银,比如向富户贷款,许他们三分利,来年还,还有以前犯了事抄了家的,那些字画古玩放那也没用,非常时期顾不得许多了,通通拍卖……”

    三公主在府衙逗留了大半日,才赶回王宫,今日一天,城防营,太医院,府衙,都去了,军、医、政都吩咐安排妥当。

    其他城镇都发了文书,下了调令,也是依葫芦画瓢,如此这般操作。

    只是无论是王城还是州县,这些人都觉得这位三公主小题大做,急功近利,不过是死几个百姓,至于如此吗?

    还没过两天,王城中有的大户人家,朝廷官员的家中出现了病患,是仆从的大多赶了出去,是主子的急召大夫,其他城镇亦开始愈演愈烈。

    总有人无视命令,总有人心存侥幸。

    很快,第一批的感染者中开始出现大批死亡,瘟疫终于爆发蔓延开来,对死的恐惧让人心惊乱,众人终于意识到三公主并不是小题大做了!

    他们开始慌忙地执行起三公主的命令,三公主又派了刑部调查,吏部监管。

    之前因不听从命令而导致瘟疫蔓延的大小官员,根据情节轻重,该坐牢的坐牢,该砍头的砍头,震慑朝野上下,众官都噤若寒蝉。

    紧接着又对兢兢业业的官员进行嘉奖,该升的升,该赏的赏,一时间,朝野上下都积极响应三公主的命令。

    瘟疫总算得到了一点控制,没有再继续蔓延,只是霁月清明和医者们研制出来的药,作用都不大,顶多能控制,却不能好转。

    虽然没有再发生死亡,可这个恐怖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病患的头上,不安、惊恐、烦躁、颓然,各种各样的情绪萦绕在王城之中。

    有的病患觉得治不好了,只有死路一条了,他们开始自暴自弃,想方设法逃出去,想要把病传染给所有人,不能一起生,那就一起死!

    好在现在大家都齐心协力,这些人很快被抓捕,送往府衙大牢。

    在路上,这些人看到,骄阳下的官兵们都坚守在各个巷口,汗如雨下,露在外面的那一小部分皮肤黝黑,他们一边擦汗一边留意四周的动静。

    拎着药箱的是大夫,不辞辛苦,每家每户地敲门,询问病情,施医赠药。

    虽是秋天凉爽,可一身防护用具笨重不堪,口罩又闷,好些年纪大的大夫都累到昏厥,被官兵扶到一旁稍歇。

    府尹大人抛却一切公务,在城门前亲自坐镇,指挥衙役挨家挨户地送饭,文吏跟着询问瘟疫的情况,奋笔疾书做着记录,他们整理总结后,再送到三公主处。

    他们都知道目前的药无法根治,他们也知道自己有被感染的风险,可他们依然坚守着,因为他们要保护没被感染的人,不放弃忍受病痛的人,他们必须要护住王城。

    一旦他们失守了,瘟疫蔓延,死亡加剧,南玥王城,不,整个南玥将会成为历史。

    那些妄图传染瘟疫的人低头沉默了,何人不畏死?谁人不惜命?

    南玥国正在用尽全力守护着南玥的百姓们,自己又凭什么去添乱呢?他们确实是该去大牢中好好反省了……

    霁月已经急得嘴角起了好几个大水泡,她不明白,为什么所有药都没有办法根治,甚至连好转都微乎其微。

    小满在一旁,也急得跳脚,又心疼又烦躁:“小月,别那么累了,歇歇吧,能稳住就行了。”

    霁月本就着急,听了这话,给了小满一记眼刀,小满缩了缩脖子,嘀咕着:“你已经尽力了……”

    “若是我被感染了,等着被救,你还会跟大夫如此说吗?”霁月严厉道。

    小满担心霁月的身子受不住,这时候也不想惹她生气,陪着笑道:“都是我的错,我们去找大司巫,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她不是会什么术法吗?”

    小满不由分说,便拉着霁月去找大司巫,霁月就在奉明阁的外院配药,被小满拉着,挣脱不了,很快便到了寝宫门口。

    小满正准备敲门,却听到里面传来惊叫声:“娘!您又吐血了,快坐下来歇歇!”

    应该是景凰的声音,又听到玉小霜劝说道:“大司巫,这是汤药,您喝一些吧。”

    来得不是时候,小满准备离开,又听到里面说:“娘,我要是能帮上您就好了,要是能帮上一星半点,您也不会如此心力交瘁,霁月他们也不会如此劳累了。”

    小满立即凑近了听,大司巫的声音有些虚弱:“不必自责……我早说了……这个蛊毒是有术法的催动,否则中毒之人服了药,怎会一直没有起色?霁月清明他们在用药物对抗蛊毒,我帮不上忙,只能用术法对抗施咒之人,让巨门移位,改了局势,病情才可能会有好转……”

    “娘……您……”景凰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大司巫打断:“孩子……没事的,我想歇一歇,等我醒了再……”

    大司巫的声音低不可闻,似乎是睡着了,没一会又传来低低的抽泣声和轻轻的安慰声。

    巫祝堂的术士虽多,却都不知底细,不能擅用,只有大司巫一人扛着所有。

    小满悄声退开,和霁月慢慢地往回走,霁月听到小满所说,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心疼我,可努力的人不仅仅是我一个,所有人都在拼命,大家都想瘟疫早些过去,然后好好活着……大司巫在用她的命去对抗,换得一国安宁,她才是牺牲最大的人。”

    小满深吸一口气,抬头望了望天,又低头看了看霁月,坚定道:“小月,等南玥的事了了,等我们回到卫国,你……愿意与我成亲吗?”

    霁月一愣,没想到他突然说这个,旋即微笑开来,重重地点了点头。

    阳光撒下,睫光交织,那大概是小满这辈子见过的最美的瞬间,让他铭记于心,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