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216号宇宙 » 第二章 良渚泛舟

第二章 良渚泛舟

    (因多次屏蔽后修改原稿,出入较大,工作量也几乎翻倍,为避免出现纰漏,欢迎明察秋毫的朋友评论区留言给我并提出宝贵的斧正意见)

    任杰和李剑顶着巨大的压力,几乎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周末的时间都拿来加班加点。终于不负众望,完成了钛硅合金转存储芯片和量子冲击仪的最后实验。在机械二厂技术研发部的严格保密下,配合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未能知晓其研发结果,他们向中科院提交汇报材料和申请保密专利的同时,也会同瑞斯驻远泰大使馆专员,一同前往瑞斯签署《大型量子对撞机嵌入冲击仪》的合作备忘录。

    因为他们只用了一年左右的进度,已经远远赶在base研发成功之前,哑铃清楚地记得屡次实验结果数据被神秘人窃取后的情形,所以这一次的演唱会和良渚之行必须也要提前了。最好的结果是找到《星经》并完成在瑞斯的量子隧穿,最差的结果是找寻《星经》未果,再次返回base完成转存实验,坐以待毙等待哈雷彗星的到来。

    远泰省文体局在网上看到《泛舟之夜》的举办要在外地进行后,曾多次发动各路关系游说范之,希望他能把地点改在家乡,但是范之的态度是很坚决的,最后只好不了了之。但是这样不近人情的选择也让他峰西大学的学弟学妹们发起了强大的舆论骂战,好在哑铃通过攫取未来三十年的几十首传世金曲,给范之发行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才算平息了骂战并成功将范之推上了音乐鬼才的神坛。

    范之内心曾经反复挣扎过,抗争过,内心很难摆脱这种虚伪的“原创”阴影,但是最终还是妥协了。毕竟,哑铃和乐评人都高度一致地认为,这些歌实在是不配其他人来演唱啊,事实也证明,凡是有人翻唱,都会被大众舆论无情的嘲弄和唾弃。

    万众期待的7月19日,范之母亲的生日之际,大型范之首秀群英聚力演唱会《泛舟之夜》在良渚下渚湖如期开启。

    茹安负责的私募基金承办了这场举世瞩目的演唱会,公园门票在半年前卖脱销后早早的收回了投资成本并提前实现了巨大赢利,之后再次注资于湖边建起了全新的围栏和五层高的十余处观景台,相互衔接绵延了二十多公里,峰西集团向社会承诺,其后的收入将全额赞助给杭州考古队。湖畔岸边从早晨开始就挤满了广大的歌迷和媒体朋友,国内外知名艺人和歌曲唱作名家受邀前来,早早就下榻在杭州的各大五星级酒店,对这次大型演唱会高度重视。维护治安的联防官兵出动了数架直升机、上千辆警用防暴车,消防车和救护车都已经安排在公园门口整装待命。

    肖予、韩松松和杨贝则邀请了杭州考古队的领导与工作人员,共同登上了湖中的主船。杭州考古队队长称赞范之作为考古界的精英,能够举办演唱会并发行多张单曲,确实是业界楷模,值得同仁学习;范之则谦虚而巧妙地称所有词曲都是肖予帮他创作,能够捐助并且参与良渚文化圣地的考古工作一直是他年少时的梦想,宋朝历代词人才是真正的词曲创作大师也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如今得偿所愿还是多多仰仗了杭州考古界的大力支持。

    夜幕降临,演唱会正式开始,湖边的灯光和礼花一齐将下渚湖畔点亮的如同白昼,十余艘游船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缓缓驶来。多支交响乐团和伴奏团队不约而同奏响了《泛舟之夜》同名单曲,范之牵着母亲的手从游船二楼船舱中优雅地走了出来,湖边热情的歌迷挥舞着手中的彩旗和荧光棒,一起哼唱着前奏,悠扬的和声响彻了云霄,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

    范之嘹亮的歌声划过天际,缠绕着伴奏的乐曲悠然响起,他那富有磁性与穿透力的声线在这迷人的夜里像闪光的清泉,净化着流淌的血液,抚摸着躁动的脉搏,燃烧着热情的心脏。无数的观众被歌声,被范之对母亲的爱,也被自己才是范之的知音而感动莫名,难以控制激动的泪花,就让它在欢快的脸庞尽情挥洒绽放吧!

    演唱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多支全新单曲的献唱让歌迷们为之疯狂,也多亏安保措施得力,当天许多陷入昏迷的歌迷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回到酒店,范之安顿好母亲,激动地和六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大家和他一样激动。范之感概万千,甚至觉得此生无憾,死都值了。大家安抚了范之的激动心情,建议他平复一下情绪,最应该感谢的是哑铃,虽然他现在没有了电,躺在床上像一只普通的芭比娃娃。

    翌日,肖予一行先后参观了杭州博物馆、良渚文化遗址,肖予心不在焉,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着杭州考古专家的介绍。傍晚时分,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参观考察,七人打算到古玩市场碰碰运气。杭州考古队一位50岁上下年纪的大叔在送别七人一行的车辆时,站到肖予窗边,热情握手道别,将一张薄薄的名片递在了肖予掌心。当时肖予没有在意,礼貌性地揣进口袋后便挥手道别。大伙来至古玩市场闲逛时他无意间掏出了大叔的名片,扫了一眼,名片正面印着杭州考古研究员沈云杉,翻过来一看,赫然发现名片背面新鲜墨迹写着“沈括77世玄孙”。肖予当即把名片给其他人看了,众人皆感意外,一是因为这名片来的太机缘巧合,二是因为肖予说这位沈云杉几乎是借告别之机偷偷塞进他的掌心的。夜色尚早,大家决定先约这位沈先生出来,探探他有什么玄机。

    几人找了一间茶舍,肖予拨通了沈云杉的电话,对方很爽快地回应了品茗之约,并说十分钟内赶来。果然,沈云杉很快就到了茶舍包厢,和七人寒暄后坐定,肖予让茶道师傅回去休息,自己亲自沏茶,端给了沈先生,话题很快引到了沈氏宗谱渊源。沈云杉解释道:“先祖沈括育有一子一女,前妻早亡,后娶张氏,独子又被张氏驱赶出府,一生坎坷,依赖暗中接济为生。此后一脉单传,至明时方得重入仕途,再修族谱,显赫一方,传至如今。我是先祖第77代玄孙,得祖宗庇佑,于此地修史谋生。”肖予开门见山道:“沈老似乎是刻意在名片上写着家族渊源,其中可有深意?”沈云杉道:“我见肖兄弟在馆中视察,众多馆藏国宝级物件都未曾停步,早有耳闻国内考古界四位年少奇才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今日一见果然是大开眼界。我见肖兄弟目光一扫而过之后均能熟稔于心,唯独在杭州山川地形图前驻足稍作停留,似是对太平山麓一代很感兴趣。如果奇珍异宝都不能入君法眼,那一定是先祖的风水宝地,有什么吸引肖兄弟的地方吧,所以我才特意留下名片以作试探。”

    “沈老观察敏锐,目光如炬啊!”肖予不禁肃然起敬了。

    “过誉了,肖兄弟,资助良渚文化发掘修复,七位功德无量,如果有什么地方是沈某可以效劳的,尽管提出来,沈某知无不言,愿尽绵薄之力。”沈先生拱了拱手,端起茶盏品了一口。

    “受困河东狮吼,方成《梦溪笔谈》,可谓是一段史学佳话啊。不瞒沈老,大学期间,我曾潜心拜读沈括先生的传世墨宝,沈老可知在此辑录中,是否有一册天文著书《星经》留存于世?”韩松松在桌子底下踢了肖予一脚,心想,你这一下漏了底牌,随后怎么好再去探墓盗书。肖予把左手放在韩松松的右腿上,拍了拍他,意思是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