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12 章 上行下效,柳暗花明

第 12 章 上行下效,柳暗花明

    薛侨对大唐有些失望。

    交战那天,马燧跟他聊了很多事。

    岚州军突然开拔,逼近两支正在和谈的突厥人,出乎马燧的意料。

    因为和谈已经有望了。

    他闻听变故时,叛匪已遁入芦芽山。

    如果不是选骑挡了一段时间,他借到的岚州军很难追上叛匪,到时就难说了。

    能调度岚州军的,只有河东节度使!

    薛侨跟马燧讨论之下,得出一个令人失望的结论:韩休琳不希望和谈成功。

    原因有两点。

    第一,韩休琳与马季龙有矛盾,不希望他说和成功,增加政绩。

    第二,他想彻底解决突厥人矛盾。

    矛盾的根源在于人口增多,已有的牧场不够分了。和谈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终究还会再次发生矛盾,到时候更难收拾。

    彻底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人口。

    韩休琳利用了突厥人,一箭双雕。

    既解决冲突,又置马季龙于险地。

    两支突厥人,对岚州军和岢岚军,都是军功,他们也愿意参与这个计划。

    薛侨对大唐的失望,来自于对这些拥兵一方的将军们。

    他们渐渐有了军阀的样子。

    九坞的牧场、田地、山林分配,本来属于岚州刺史所管,但因为编入特殊军籍,河东节度使将分配权给到了岢岚军。

    姜曲一言九鼎!

    而他的态度令人琢磨不透。

    手下的王牌军,为什么要打压呢?

    刻意放突厥人进入九坞牧场,削弱九坞的实力,再将过错推到九坞身上……

    从岢岚军回来的薛肃,带来两个令人皱眉头的消息。

    “叔,坞主们在岢岚军吵了一架?”

    “差不多吧,从来没这样过……”

    “有哪些坞是赞成重新划分牧场的?”

    “武家坞、王家坞、柳家坞是明确表态支持的,我和卢坞主、齐坞主坚决反对,凌、李、崔三家态度不明。”

    “姜帅是什么态度?”

    “他说大家都有道理,他不做裁决,支持用比武的方式解决争端,只要不伤人命即可。”

    “什么!”

    崔芸暴脾气上来了,猛地一拳砸在桌上,差点把桌面砸出一个坑。

    “姜帅这个态度,不就是支持武王柳三家么?而且还引向比武解决,以后九坞还能并肩作战、荣辱与共么!”

    “凌家坞为什么不表态?”

    薛侨对这件事很在意。

    按理说,已经处于九坞之首的凌家坞,应该倾向于保持现有格局。

    “不清楚,但姜帅公布了另一个消息,因为漠北已经安宁,秋防不需要那么多军队,所以岢岚军只去一半,选骑只需上三坞去即可。”

    崔芸哼了一声。

    “凌尘这是被收买了!”

    “凌家坞是否暗通款曲尚不可知,但我和卢兄都注意到,王、柳两家这几日去了朱副帅的府上,而且带着礼去的。”

    朱敬,果然有猫腻!

    当然不只是他……

    姜曲的表态,说明他也有份。

    “夫君,咱们还等什么,你是宣节校尉,可以直接将情况报到韩节帅那里!朱敬公然收受贿赂,这件事定能查出来!”

    “我也在琢磨,不能任人摆布!”

    “对,韩节帅不管,就奏到兵部!”

    夫妻俩商量了几句,越说越激动……

    薛肃少见的那么大火气。

    他以往老成持重、尊令守约,在军中尽心尽职,没想到上司与武、王、柳三家已经沆瀣一气,要逼得薛家坞无法生存。

    是可忍,孰不可忍!

    崔芸更不必说,她脾气本就火爆,四十岁了,还是跟当年一样。

    “叔,不能轻举妄动,要忍!”

    两人惊讶地望了过来……

    薛侨掰开手指头。

    “你们看到朱帅收受贿赂,却没有人证物证,自己指认做不得说的,这是其一。”

    “姜帅明摆着跟朱帅一伙,咱们就算告倒了朱敬,他却还在,这是其二。”

    “韩节帅对坞堡本就有成见,他不见得会支持,这是其三。”

    薛侨收回右手,面容冷静。

    “侨儿,那咱们就这么任人宰割?”

    崔芸虽是女子,骨子里却很硬气,接受不了坞堡的牧场田地被蚕食。

    这没法跟族人交待!

    “当然不能任人宰割!咱们的规矩一定要有,只是一定要断绝后患……”

    “侨儿,你说的规矩是?”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薛肃和崔芸都吸了一口冷气……

    薛坚在旁却用力地点点头。

    “子昂哥说得对!”

    薛肃站起身来,在厅中踱了两圈,才慢慢把火气降下来。

    “侨儿言之有理……咱们暂且不论姜帅和朱帅的问题吧,秋防之后跟柳家坞的比试,侨儿你是什么想法,不妨言明!”

    薛侨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叔,柳家坞打算怎么个比法?”

    “柳坞主提议,就按咱们的人数来。柳家坞过选骑考核的有四十五人,咱们只有三十一人。本来不好比试,他建议各出三十一人,一对一轮番比试,哪一方赢十六场就算获胜。”

    他让家仆取来纸笔。

    “咱们三家的实力,在岢岚军都有记录,大家都没什么好隐藏的,我写下来你们看。”

    柳家坞:

    五品一人,六品四人,七品七人,八品十二人,九品二十一人。

    薛家坞:

    六品三人,七品三人,八品五人,九品二十人。

    齐家坞:

    六品三人,七品四人,八品六人,九品二十二人。

    品级内的上等,例如八品上,只是武者之间比试的结果,在岢岚军是没有记录的。

    柳家坞的算盘打得很好。

    看似是迁就了薛家坞、齐家坞,实际上另外两家的选骑实力集中在九品。

    如果只取三十一人的话,实力对比就变成了这样:

    柳家坞:

    五品一人,六品四人,七品七人,八品十二人,九品七人。

    薛家坞:

    六品三人,七品三人,八品五人,九品二十人。

    齐家坞:

    六品三人,七品四人,八品六人,九品十八人。

    柳家坞去掉了十四名九品,却保留了最精锐的部分,平均实力更强了……

    怎么排兵布阵都能赢!

    薛侨看罢,微微一笑。

    “叔,还有三个月时间,侄儿向你讨个差使,集中训练坞中八、九品的选骑。”

    薛肃眼前一亮。

    “侨儿,你是说咱们的人还能提升?”

    “叔,你忘了,侄儿不就是一个月时间,从不入流提到八品上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