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96 章 仓丰库富,令召军行

第 96 章 仓丰库富,令召军行

    “子昂,你已经练出了三尺剑气?”

    凌霜看到薛侨校场中的表现,兴奋得整晚睡不着,不停地跟他交流内功进展。

    薛侨在八十招之后战胜了李骞、柳青的联手,没休息多久,又战胜了崔游之、卢钧的联手,毫无争议地定为四品。

    凌尘技痒想要下场,薛侨赶紧跑开。

    “霜儿,你已经有五品实力了,我估计再练大半年,可以教你四层御剑术。等到五层的时候,就能够练出剑气了。”

    “六层是什么样?”

    “剑气可以达到半步,七层可以达到一步。如果有一步的话,持剑与持长枪、马槊就没什么区别了,而且可以破甲斩将。”

    “太好了!持剑轻松得多,加上内力支撑,就算打一整天也不会累!”

    有一个比自己还热衷武艺的妻子,薛侨也是哭笑不得。

    当然,有一位体格柔韧、马术精湛、腿长有力的妻子,某些时候也更有一番体验……

    秋渐渐地凉了。

    舅舅托人从长安带来了新的消息:

    经过三个月劝诫,母亲还是不愿意逃离掖庭宫。在萧忆的帮助下,姐姐得到了宫外名医的诊疗,慢慢调理后身体在恢复。萧忆准备找机会离开掖庭宫,跟父亲在关中一带游历,薛崇之本人则继续在长安驻留。

    听到母亲和姐姐安全,薛侨也就放心了。

    九月底,各处粮食渐渐收上来,武嗣昌领着薛侨参观军仓,汇报他的成绩。军仓分成了十几屯,羊圈也越来越大。

    薛侨手上有一份清单,清单的内容是:

    粟米:四万三千石

    马料:三万六千石

    羊:一千七百五十头

    钱:一千四百六十贯

    绢:三千三百六十匹

    布:四千六百八十匹

    薛侨张大了嘴:“怎么这么多?”

    武嗣昌笑道:“军屯、租给商人的田地这么多,我几乎什么也不用做,就已经收上来了。实际上粟米收了六万三千石,我把两万石拿去卖了铜钱,又朝商人买了些羊。等到明年,你租出去的牧场收获新一栏成羊,那就更多了。”

    卢钧也跟着过来看,羡慕地说道:“挣钱的就是阔气,我这花钱的,少不得要找财神爷讨些花费。军城的军器作坊可都是要用钱的。”

    武嗣昌道:“卢兄,你不是已经把角弓、弓箭、弩箭都备齐了么?”

    卢钧笑道:“我是连哄带骗,让商人拿了白条,先垫资提供的材料。这都是因为子昂信誉好,又跟商人关系好,所以他们愿意这么做。要不是这样,我岂不是比你落后太多。”

    三人哈哈大笑。

    薛侨现在阔绰得很,很轻易就把白条结了。

    他找到崔游之,让军医准备足够多的行军用药,再多招募两名军医。崔游之早已经把药品备齐,把白条交给了薛侨。

    这里的人还喜欢打白条……

    薛侨之所以要准备这些东西,是因为他预感新的战争要开始了。

    事实上,他已经发现历史出现了变化。

    按他的记忆,今年会有一件影响朝局的事情发生。虽然不记得具体是什么,但李林甫、杨国忠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李林甫失宠、杨国忠起势,是有一个契机的。

    直到一纸调令到来,他想起了片段。

    安禄山再次发动大军攻打契丹,带走大部分大同军、横野军、云中守捉军,因此征调岢岚军守云中。除此之外,安禄山还征调了同样无战事的朔方军一部。

    具体来说,是征调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的五万同罗兵。

    李献忠原名阿布思,是突厥九姓铁勒其中一部——同罗部的首领,后突厥汗国灭亡后内附大唐,圣人封为奉信王、朔方军节度副使,手下有五万同罗骑兵,驻扎在河套南岸。

    薛侨能想起来的是:阿布思反了。

    具体原因,应该是他跟安禄山有过节,疑心这次征调,会暗中给他下套整他。但具体什么时候反、这次打没打起来就不记得了。

    这次征调给了一个月准备时间,与上次驻防地相同,岢岚军的行程并不紧张。

    按说安禄山对岢岚军的印象很深,这次应该要征召他们进入主力作战序列,但实际任务还是相同,只负责后方驻守。凌尘以下诸将都有些失望,连马燧、杜甫都不免遗憾。

    这次朝廷没给薛侨派军监,似乎是对他信任提升了,又或者认为驻守任务而已,不需要太麻烦,毕竟不是首次领兵。

    即便如此,薛侨还是认真准备。

    他让薛肃提前半月带一队人过去,跟云中守捉副使打好招呼,并协调驻防营地、军需、武器消耗品等内容,每天来回同步消息。

    其他行军准备,让马燧、杜甫、崔游之做好记录和交待,除了留下的一百人驻守军城和其余隘口,另外七百二十人做好半年驻守云中准备。

    另外,军城中的伙夫提前七天准备了十日干粮,做成米饼。又宰了二十只羊,煮熟、切块、熏干带着,既轻便又足够十日之需。其余饮水、蔬菜、马料不必细说。

    这次出发他们随身带甲胄、武器,每人带两匹战马,保证行军速度。

    军医虽然云中也有,但薛侨决定随军带着。

    十月二十日,薛侨率军出发。

    这次九坞集体出发,送行的队伍乌乌泱泱,很多亲属脸上都洋溢这兴奋和期待,这让薛侨都有些难理解。

    他问凌霜道:“只是去驻守,又不是打仗,为啥都那么开心?”

    凌霜笑道:“你不知道,他们背地里都管你叫遇敌将军。你每次出征都会遇敌,而且每战必胜,所以跟你出征都很欢喜。”

    薛侨一脸无奈,苦笑道:“听着就不像好称呼,这就是倒霉鬼的意思呗……”

    “那可未必,一年了,该立功了!”

    薛侨心里也有些战争的预感,倒不是怕,他到现在还没听说阿布思叛乱的消息。历史既然发生了变化,阿布思也未必会反。

    他这样宽慰自己,谁也不想年年打仗的。

    毕竟安禄山这一战,是为了报土护真河兵败之仇,时间已经比历史晚了。去年师州大捷,其实胜负各半,他报仇的心就没那么急切了。

    安禄山这里变化了,阿布思也许也会变……

    前三日的行军方式,薛侨还是按去年的线路和时间。到第四日巳时,距离云中还有七十里左右,薛肃发回了最新消息:今日朔方军也会路过云中,正是阿布思的同罗兵。

    这个消息引起了薛侨的疑惑。

    朔方军从西来,经静边军入云中,再东出妫州入居庸关,这个路线没有什么问题。但薛侨感觉时间不对。

    岢岚军只是来支援守卫的,人数也只有数百,此时到云中是正常的。但同罗军数万人,又是早早征调,此时才到云中,赶到营州只怕得一个月之后,这岂非误事?

    薛侨眉头一皱,立即传令斥候往云中守捉北面打探,最好能到达羊水附近。

    斥候兵刚跑开,马燧从前军纵马而来。

    他神色凝重,对薛侨道:“子昂,我感觉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