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三十八章 海鲜诗词大会

第三十八章 海鲜诗词大会

    “小雨,好了,你先把这些食材处理了,我交代下让全书院的师生都过来聚餐,今天我们以海为题,开一场海鲜诗词盛宴!”

    “院长,能不能光吃就行了啊。”

    “是啊,吃东西的时候还要写诗词,这不是难为人嘛。”

    余小雨进入行伍有两年左右,也知道底层的士卒跟读书的举子甚至连一名童生都没法比拟,因为不论是童生还是举子都是有机会当官的。

    所以就连当地的父母官对于读书人都是尊敬有加,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成为你的同僚了。

    还是要给自己留一手,日后相见的时候不至于尴尬,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这点常识还是相当清楚的。

    余小雨在准备海鲜大餐的时候,自然不用准备诗词了,这也让余小雨内心安定了一些,以他乙字班中上游的水平还真没法作出一些原创的诗词。

    而且余小雨毕竟是蜑民出身,跟这些书香子弟或者官宦子弟还是没法比的,自信心稍微会弱一点,尽管他极力进行调整,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没法稳定自己的心神。

    水上人家的厨艺还是不错的,加上海鲜因为刚捕捞不久,鲜度极为难得,只要保证海鲜的本味就行了,光是清蒸就这么吃就足以让人大快朵颐了。

    符安一手打造的榕树书院出名之后,许多游学的人都慕名前来,此次就有父子三人恰巧途径榕树书院,正好碰到了这次海鲜诗词盛宴!

    “在下苏洵,犬子苏轼、苏澈……”

    海鲜诗词盛宴即将开始,三苏首先跟榕树书院院首符安问好,并且询问了加入诗词大会是否打扰之类的。

    “三苏?来了包拯又来真正的唐宋八大家啊!”三苏父子占据了唐宋八大家的三大家,留传的诗词多不胜数,最出名无异是苏轼了,苏东坡的名头响彻千年!

    荣耀以上帝视角看到了这么多的名人,齐聚于榕树书院,颇为自得,而且这种历史名人的加持下,每出一首千古名句,对于他的成长来说都是极为有意义的。

    这种冲天的才气是榕树最喜欢的一种营养物质,对于其他次生树来说也都是极为有利的,可惜的李清清和李威两父女没有来,不然这次的海鲜诗词大会的质量可想而知了。

    符安对于三苏的名头并不知晓,此时的三苏没有名气不说,苏轼的父亲苏洵还不得志,略次科举都不中第。

    此时的他早就没有了考试之心,这次来到榕树书院也是来受教的,苏轼苏澈也都是少年郎的样子,看起来跟平常的学子差不多。

    而且因为父亲的考试不顺,他们也是到了接近二十岁的时候考试才中进士,没有所谓的神童经验,一直以来都是很普通的样子,也是中年发奋的苏洵对于两兄弟的影响很大。

    但是此刻苏洵还处在迷茫期,更不说是他们的儿子了,同样在当地的书院学堂资质平平。

    看起来不像是大文豪年少的样子,事实上不管是苏洵还是苏轼苏澈都是中年得志,少年时都没有什么绝世大作出世。

    海鲜诗词大会开始,符安一开始就定了大海为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符安声情并茂地言毕,夹了一口石斑鱼,鲜美的鱼肉细腻不已,符安正好牙口不好,石斑鱼正合他的口味。

    “好吃!现在就以我为中心,从左到右开始念有关大海的诗词歌赋,不论是前人创作的还是自己原创的都行!”

    纯粹原创的诗词难度还是太大了,而且要在气氛当中,所以符安退而求其次,先给大家有缓冲的余地。

    所以说自己先把李白《将进酒》当中有关大海的这首诗,还是很经典的。

    轮到了苏洵,他毕竟是客人,主随客便,虽然他如今不得志,毕竟是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虽然是散文领域的,但是也跟唐代的柳宗元、韩愈等齐名的人物,还是苏东坡的父亲,说明收这可难不倒他。

    “口衔山石细,心忘海波平。”

    “好,韩愈的《精卫填海》!”符安击掌叫好,其他学生既然也是纷纷叫好,苏洵则同样能吃上鱼了!

    接下来就是苏轼苏澈,他们也是引用了唐代诗人有关大海方面的作品,也没有自创,毕竟此时的他们才气不足。

    而且也没有真正看到过大海,这几日还打算去看看波澜壮阔的大海,可是又被苏洵拉到了榕树书院,没想到书院的气氛让三苏极为舒服,感觉在这里读书写字是一种享受。

    其实能在这种场合念出点题的诗词也是很考验平时的积累,如今的学生让他们轮一圈的话,估计第一圈就有许多人卡壳了。

    而对于宋朝的学子来说,他们学习的层面也只有唐朝的诗人居多,好在唐诗三百首,每一首都是经典,如何把这些经典化为自己的才学,这才是最重要的。

    符安开设这个海鲜诗词大会,并不是让他们背诗词的,而是在这种气氛之下,分享先贤的优秀诗词,慢慢吸收产生灵感,而后在关键的时候可能会出经典诗词!

    轮了足足两圈,每名学子都开始搜刮着有关大海的题目,也都希望能在这种诗词大会上不落下风。

    仅仅第一圈就淘汰了不少的学生,都是乙字班和丙字班的居多,本身积累就不行,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又如何能够记起来啊!

    所以淘汰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了,也说明了肚子里面的墨水不足,不然肚子有货的话,总是能够搜刮出来的。

    这个时候场面上也就是符安、三苏、张伯玉、包拯、余小雨,值得一提的是吊车尾的余小雨和包拯都能够晋级,这还是很出乎预料的。

    “清清不在啊,可惜。”符安觉得似乎要被客人踢馆了,苏氏三父子看起来十分谦逊,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其实肚子里面还是有货的,只是没有激发出来,这场诗词歌赋还是很有意思的,三苏全部晋级。

    到了最关键的第三轮,毕竟该说得一些经典大海诗句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第三轮如果没有原创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办法顺利晋级了,所以大家开始要自己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