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三十七章 渔夫的读书梦

第三十七章 渔夫的读书梦

    包拯和张伯玉在浇水施肥和松土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而是一边劳作一边吟诗作赋,提升作词的水准。

    要知道北宋初年诗词歌赋占据比较大的篇幅,想要考取进士,那么就要有七步成诗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会有唐诗宋词的美誉。

    就是因为科举制度把诗词歌赋放到比较重要的地方,后世的八股文盛行之后,文坛被层层枷锁之后,文人的思想被禁锢之后又如何写得出流放万世的千古诗句!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唐宋时期的文人才是最幸福的,在一个对于文人极为宽容的时代,思想又极为开放,可以尽情地进行创作!

    包拯的弱点就是诗词歌赋,刚好张伯玉极为擅长此道,历史上的张伯玉就是一名著名的文人,喜文学创作。

    可惜当时的张伯玉很多创作的文章都没有留存于世,如今吃了智慧果实之后成为了荣耀的树友,才气进一步提升。

    稍微指点下包拯这方面的能力也开始慢慢提升,似乎作诗的难度也不是这么大……

    除此之外包拯最喜欢看的还是各种法律法规和缉查方面的话本书籍,也让包拯的逻辑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与文人的洒脱不羁来比较,包拯更严谨,凡事都问为什么,追根刨底的个性也让包拯不受其他人的待见。

    如果不是有大兄弟级别的张伯玉罩着,包拯估摸着没法在甲字班待着了,这也是为什么包拯在庐州那边的书院被孤立的原因。

    另外一方面,余小雨回到了福建沿海的一个小渔村,拿着抚恤金购买了一艘坚固的渔船,平时充当货船帮忙拉货。

    有李进的关系,使得余小雨直接编入了军方的后勤物资团队,这也是他把所有的钱去买船的原因。

    当然了,跑船一个月也就是两三次而已,大部分还是要出海捕鱼,有了坚固的渔船,可以深入的海域就多了起来,选择的余地也多了。

    “老爹,上钩了!”余小雨作为蜑民,从小就在海上长大,各种钓鱼和捕捞技巧都是手到擒来的,但是这么容易上钩还是很神奇的,而且钓上来的是石斑鱼!

    而且是20斤级别的大龙趸!这可是富绅的最爱啊,一条大龙趸就能够卖到一两金子!

    除此之外余小雨海钓上了一些10斤的石斑鱼和一些常见的海鲜,收获不可谓不丰富。

    余铭脸都笑开花了,小儿子回来之后就开始大战旗鼓的购买渔船,破旧的渔船不用了不说,还把新购买的渔船加入了水军的后勤编制当中。

    余小雨毕竟是水军出身,而且又跟李进是同窗和树友,各种关系之下,其实余小雨在这边还是很有名气的,只是因为要照顾父亲,这才离开了水军。

    但是只要有战役,余小雨肯定是第一个冲进去的,毕竟他要为死去的弟兄和他大哥报仇,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执念,其实宋朝时期军队关注的点是北方。

    北方有金辽虎视眈眈,南方的沿海地带的话,日本国对于这个时候的中国还是很尊敬的,关系还算融洽。

    但是也有不少的海盗存在,官方虽然是禁止的,但是止不住有其他日本的武士和商人团组织起来啊。

    毕竟大宋国物产丰富,岛国的物资匮乏,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这些小打小闹来补充下岛内的物资匮乏的情况。

    所以说不管是不是官方冒充海盗亦或者是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的,这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宋朝对于南方的水军的建设并不在意。

    军队的各种问题已经逐步凸显出来了,这也会导致福建、浙江等地的老百姓要被海盗袭扰,虽然没有明清时期形成的倭患这么严重,却也是一个忧患。

    而且每次海盗侵袭上岸,百姓们都是难以幸存,这要比内陆的山贼还要狠!毕竟要做得天衣无缝,不能让宋朝有话可说,所以说这些年的话,海盗的手段愈发的隐秘,也没有到底闹清楚是不是日本国示意的。

    看似和谐的宋日之间的交往,其实也在慢慢的疏远,宋朝逐步的封海的政策也是因为无心海战,只能被动防御,毕竟前有虎狼环伺,命都保不住了,又在乎什么皮藓之疾!

    这也是为什么福建江浙地区的海盗四起的缘故,官方都是默认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啊?

    “这条鱼我们拿出书院供奉给树神?”

    “那是肯定的,我还打算把这些鱼全部运到书院给大家分享!”

    余小雨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经常在海上捕鱼的间隙会读书,从来没有闲下来一刻,而这次终于有机会回到榕树书院了,余小雨还是很激动的。

    “该如此。”余铭自然不会小气,有了神奇的钓竿,又有新式的渔船,可以抵挡海浪的侵袭,自然而然地可以捕获更多的渔获,而且是长期的!

    为了保证鲜度,余小雨回港之后立即就快马来到榕树书院,就为了给学生们品尝新鲜的渔获。

    “老师、同学们,我回来了!”余小雨虽然在书院没有多长,却也是一名认真读书的学子,榕树书院的办学理念就是一视同仁。

    不会歧视任何的学子,不管是寒门还是官宦子弟都能够在一起学习,分班的目的就是让老师能够因材施教,而不是看人下碟。

    毕竟连字都不识的学生让他去甲字班给备考科举的学子一起读书,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分班无非只看学识能力达不到这个班级的招收线而已,其他的倒不算什么。

    因此许多的学子对于小雨还是有印象的,如今看到他回来也都围过去了,也不暂时他身上的海鲜味。

    “小雨,这是什么鱼啊?”

    “石斑鱼!鲜得很!”

    “这呢?”

    “八爪鱼!小心它跑出来!”

    余小雨的人气还不错,许多同窗都过来了,看到院长符安过来了,众人正襟危坐。

    “咳咳,小雨你舟车劳顿就为了给我送海鲜?”

    “不,院长,我也打算来看看各位同学,并且展现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余小雨此刻开始背诵《论语》当中的经典,能够熟读经典。

    这是乙字班成绩往上的学生能够做到的,可见余小雨虽然回去做渔夫了,但是依然没有忘记读书。

    “好,孺子可教。”余小雨一来就上压力,可见也知道符安担心的是什么,无非是担心余小鱼忘记读书。

    而要一辈子就这么做一名渔夫了,虽然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可是在宋朝,读书这条路是性价比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