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五十九章 汴梁小曲

第五十九章 汴梁小曲

    如今李清清的成长要比张伯玉更强一些,可能也是身处于逆境,更需要有一个突破口。

    而诗词则是李清清宣泄的途径,所以说才会有这么多的作品出现。

    荣耀也很清楚李清清的困境,也只能希望他能尽快找到自己的道路,不再迷茫不再彷徨。

    随着驿道的逐步修缮,福建到开封府的话速度快了一些。

    但是不像是后世有这么多的交通工具,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的。

    古代这条赴京赶考之路快则20天慢则30-40天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说也要提前个把月出发,福建的考生往往会成群结队赴京赶考,寄托了福建人民的希望!

    这也让荣耀觉得要有一个具备远程飞行的宠物树友了,所以这段时间也在观察有没有合适的。

    因为有树友的存在的话,可以凭借树友的能力荣耀可以传达的信息也就越多。

    如今大部分的树友们都要赴京赶考了,这不仅是关乎他们的人生,还有荣耀的树生啊,这一波的树友不说全部高中,至少要有一半以上的高中。

    这样才对得起荣耀这么辛苦的给他们释放绿意盎然啊,这类似于空调的范围性的技能,也是要消耗树力的,不是无缘无故就有这么好的环境的。

    荣耀在观察每次飞来树枝上的鸟类,正想着要收服哪一只作为自己的树友。

    从而让它能够充当自己的“侦查员”的时候,深夜的时候,院内有了动静,乙字(一)班的纨绔开始行动了。

    “吴少,大师兄可是言明了不准翻墙啊!”

    “毛都没长齐的小孩你听他的?我可听说建安醉香楼最近来了一个头牌,唱得小曲那叫一个醉人啊。”

    “汴梁城来的?”

    “那肯定啊,那模样,那身材!”

    乙字班多是商贾子弟,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富二代,而且也都是建安附近本地从事米粮钱庄等方面比较垄断性质的大商人的子弟,这段时间考虑到甲字班要赴京赶考。

    乙字班也有不少人要前往福州参加州试,反正各种考试在这几个月陆续都会上演,开春之后万物复苏,也是考场得意或者失意的时候。

    “快点!”

    “拉我一把!”

    “你肥得像是一头猪!”

    几个纨绔子弟踉踉跄跄地爬上了围墙,也是因为新建的缘故,围墙不是很高,这也让这些家伙有了可乘之机。

    可能也是知道小黄守着大门,所以说他们绕道翻墙,只为了听听汴梁来的歌姬唱的小曲儿!

    宋朝是不宵禁的,夜生活还是很丰富的,这些纨绔子弟这些日子被困得有些心痒难耐了,看见母猪可能都点冲动了。

    “想起了高中时期翻墙上网的日子……”荣耀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又好笑又感慨良多,毕竟读书很枯燥,一直在书院内待久了,又不给回去,年轻躁动的心很容易受到波动。

    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荣耀听到他们的谈话,虽然用得是建安当地的方言,不过这些日子,荣耀也是听多了,所以也能够听得懂,比官话肯定是难懂多了。

    等这帮纨绔子弟翻墙离开了书院,躲在墙角的张伯玉拿着小本本把这些纨绔子弟的名字记下来,到时候直接扣“操行分”!

    这就是所谓的品德分,一旦分数过低,那么只能退学了,这些分数到底在什么地方扣掉的都是有迹可循的,到时候这些家伙要去反驳也是无济于事的。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他们可以通过“充钱”来抵消品德分的损失,这也是因为书院前期的建设当中,还是很缺钱的。

    毕竟一座拥有历史古韵和实用功能的书院,建设起来各种设计、用料、选材方面就不便宜。

    虽然有土木大师喻皓监工,可是该做的也要做,该花的钱也得花啊,这也需要多方面的赚钱,书院赚钱的途径又少。

    像是榕树书院光是薅富商的羊毛还是很少的,寒门子弟基本没怎么出钱,毕竟也不会给书院搞什么幺蛾子,自然不会被扣操行分了。

    张伯玉自然对于歌姬的身材和相貌不感兴趣,但是却听这些纨绔说唱词来自于汴梁,不免有些心动。

    因为李清清的清辞可能会由这些歌姬改编成为小曲用于文人墨客娱乐消遣的,而且在小曲当中也能够学习到才学,怎么会让这些文人们不骚动?

    不管怎么样,张伯玉也被吸引住了,因为有段时间没有李清清的消息了,他也有些担心,可是建安距离汴梁这么远,书信的往来也不方便,利用驿道来传递私人书信很容易被弹劾。

    张伯玉可不希望连累自己的父亲张伦,加上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毕竟现在的情况是全力备考,考试结束之后,一切都能够迎刃而解。

    现在的话,张伯玉想听听到底是不是李清清的作品,也能够通过这次诗词当中了解当时作者的心境。

    “这帮小子,敢说我坏话,就堵着你们!”张伯玉乔装打扮了一番,其实也就是换了一身衣服,再稍微搞得邋遢一些。

    反正跟平常有些差别就行了,然后距离稍微远一些,别跟这帮家伙正面接触一般也认不得,毕竟虽然是同一个书院的。

    但是张伯玉是甲字班的,跟这帮乙字班的纨绔接触得也少,只是偶尔打一照面,所以说只要谨慎点也不会被发现什么。

    建安东大街醉香楼。

    已到深夜,却人声鼎沸,汴梁的歌姬不远千里来到建安,这种场面很少人见到,吸引了不少人也在常理之中。

    此刻张伯玉被挤到了外围,只见一个薄纱内婆娑的人影在扭动着,伴随着婉转优雅的曲调。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词曲十分令人回味,张伯玉眼前出现了李清清的身影,她在庭院阁楼坐着,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越来越模糊越来越神秘。

    “好曲,好词!”不光是张伯玉,懂点行的都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文采有多么强大,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出来的。

    而这正是李清清的新作《临江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