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七十六章 洗冤录

第七十六章 洗冤录

    “包拯你跟小宋一起下去!”捕头杨忠来到了现场之后,让其他资历老的捕快先封锁下现场,不让闲杂人等过来。

    又通知了县衙的仵作来进行侦查,发生了命案了,仵作该出手了,宋朝的仵作还是很出名的,其中宋慈就是闻名于世的法医学家。

    不过距离宋慈出世还有一百多年,所以说此时的法医系统还只是沿用传统的方式,没有任何的进步,仵作的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主要还是靠捕快的调查,仵作只是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所以在北宋时期仵作基本上也兼职义庄的工作,毕竟待遇低也不受到重视,只能多找点外快了。

    建安县的仵作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起来灰头土脸的,身上有一股混合了汗臭味和尸臭味,说是仵作,其实也就是义庄的管事,经常跟死尸打交道,所以说也学会了不少。

    包拯倒是不在乎接触死尸,而且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但是小宋则有些愁眉了。

    他也是刚来不久的小菜鸟,而且比包拯还要社恐,17岁的小宋家里面是商人出身。

    家里面塞了一些钱给县衙的某个亲戚,这才让小宋过来上班的,而那个小宋的亲戚最近跟杨忠有点闹矛盾。

    所以也要给小宋一点难堪,包拯的话,虽然有人罩着,不过是自己主动请缨的,他师傅王阿财也觉得要给年轻人历练一下的机会。

    很多时候还是要有这方面的体验的,作为读书人来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到时候为官的时候也会更有一些经验。

    包拯和小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爬下了悬崖,此刻死尸已经死去了一段时间,全身散发着腐臭的味道,包拯连忙用麻布遮挡口鼻。

    “小宋,别动!”

    “头儿,叫我们扛上去啊?”

    “我说了先别移动。”

    包拯平时还是很好说话,但是真正进入了工作当中,可谓是严厉异常。

    小宋也不敢乱动,包拯则在检查死尸的头顶、头发、耳朵等部位,一边看一边用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开始进行记录。

    “包大哥,你在写什么?”

    “侦查笔记!”

    “啥?”

    “上去再跟你详细说明,你先来帮下忙!”

    包拯也懒得啰嗦,现在时间紧迫,上面的杨忠又在催促,现在不把第一次现场的情况完全记录下来。

    等死尸抗上去的时候,第一现场的痕迹都没有了,要还原的话也不可能,而有了记录的话,不管怎么样都是要的。

    “包拯,你们在干什么!快上来!”

    “马上,马上!”包拯胡乱应付了下,在小宋的协助下很快就做好了侦查的笔记,可谓是十分的专业,而这些的话,包拯也是在所谓的“周公梦”上得知的。

    这些日子,包拯总是会梦到在一座巨大的书库内,有无数的书籍!

    其中许多法学、法医、侦查方面的书籍让包拯受益匪浅,最近包拯在看的就是《洗冤录》!

    包拯不知道的是洗冤录的作者也是宋朝人,不过是南宋时期的宋慈,不过两人都是在后世当中是审案的清官。

    包拯和宋慈走得路线不尽相同,但是却都是为民请命,因此在包拯提前在周公梦空间当中看到了《洗冤录》之后,虽然花费了不少的树力为代价。

    却学会了不少验尸的技巧,这也是为什么包拯第一次接触到死尸,不惧怕不说还表现得极为老道的样子。

    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之后,包拯先跟小宋一起把死尸扛了上去,此刻仵作才姗姗来迟,一番所谓的检测下来,说道:“初步判断是自杀的!”

    “自杀?那就没什么好调查的,你把死尸拉到义庄,到时候看看是不是建安人,让他的亲戚家人过来认领!”

    目前来看,这名男尸是有跌落悬崖死亡的嫌疑,不过就这么定案了,未免太武断了?

    包拯倒是很清楚现在捕快们的想法,无非是不想麻烦而已,所谓民不告官不究,现在的死者到底是不是建安人士都是一个问题。

    如果是路过的商旅,搞不好连到了义庄之后也没人认领,到时候时间长了,直接随便一个地方就埋掉了。

    这种情况在古代还是经常发生的,所以手司法方面的不严谨,也是因为没有规范,加上当地的捕快衙役之类的工作量太多了,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单仵作,你说他是自杀有什么证据?”

    “你看他手里面拿着一把刀,有抹脖子的行为,肯定是害怕疼痛,所以……”

    单仵作的判断过于主观了,而且这只是表面上呈现出来的,何况有人自杀会先抹脖子,害怕自己死不透,又跳下去吗?

    而且这把小刀并不在第一记录现场,而是在单仵作检查的时候出现的,这不免让人怀疑。

    “原来如此,单仵作果然老道!”大家一副枉然大悟的样子,包拯则在思考着什么,没有声张。

    “包大哥,那把刀……”

    “小宋别说话。”

    “是……”

    孱弱的小宋虽然是富二代,却只是普通的商贾人家。

    而且家里面只是走小生意的,跟建安的大商人的子弟被送去书院读书拥有的实力是不同的。

    包拯相当于是小宋宋义的师傅角色,而包拯巡街的师傅王阿财拍了拍包拯的肩膀说道:“今天表现不错,居然没吐。”

    “师傅,你太小看我了,对了单仵作什么来历?”包拯跟王阿财和宋义慢上半拍,走到队伍的最后面,王阿财是县衙的百事通,资历还是很老的。

    不过为人油滑,不愿意得罪人,因此包拯不会把真相跟王阿财多说什么,毕竟现在还不清楚单仵作的来历。

    “单老鬼不就是义庄的看门人嘛,前几年建安的仵作空缺了就叫他顶上了,技术也就一般般。

    反正每次出现了命案,单老鬼也只是看一看,没给出什么意见,不过这一次却立马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还像模像样的……”

    “这样啊。”

    包拯敷衍了一句,有些心不在焉,宋义早就憋不住了,要不是包拯的眼神杀,宋义早就和盘托出了。

    众人回到了县衙,因为是确定为自杀,张伦随意看了看,也忙着其他的事情,也没有过多的询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