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八十九章 峰回路转

第八十九章 峰回路转

    “是,都头!”石超倒是很灵活,知道包拯升任都头了,连他的表哥杨忠都要给包拯面子,更何况是他这些小衙役了,平时他虽然很咋咋呼呼的。

    但是真正工作的时候,还是不敢大意的,没点工作能力又如何真正立足啊!

    走关系也要有一定的实力存在,不然很容易被嚼舌根的。

    所以说石超在这一帮年轻的衙役当中也还算是勤快的存在,只是没有找到一个目标罢了。

    现在有了一个追求,包拯的破案能力也是他羡慕的,所以也打算以包拯为榜样!

    当然了,老一辈的衙役对于年轻的包拯都是蔑视的,除了他以前的师父王阿财,带着他一起去收保护费和跟泼皮打交道。

    这也让包拯增加不少的阅历,因此王阿财虽然还是一个衙役,却是都头的师父,因此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了,原先的一个混子,如今也是很努力地查案!

    “师父,你还是不用去了吧。”包拯看到王阿财主动请缨跟着石超一起去查案,现在要跑到福州那边出差,舟车劳顿不说,还有一定的风险存在,这不太适合上了年纪的王阿财。

    “小包啊,没事,我年轻的人都跑到过辽国那边,所以这点不算什么,何况你做都头了,怎么这次的案件我也要出力啊。”

    “那拜托了!”

    包拯行了一礼,让王阿财都十分感动,没想到包拯不像是其他人一样升了之后各种嚣张跋扈,而是跟以前一样,还是比较得人心了。

    包拯志不在此,他有更大的志向,如今建安只是他的一个平台而已,所以站在高处的包拯看得更远,自然不会对这個所谓的都头有什么觉得了不起。

    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包拯也有自己的理想所在,也以此为信仰在奋斗着,如今走技术流。

    也是想多一些类似于后世宋慈的存在,按照宋慈洗冤录的影响力,不仅在宋朝的司法界内影响深远。

    对于后世乃至于世界的法医领域都是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包拯能够在榕树书库内看到的原因。

    这本《洗冤录》提前让同为司法大神的包拯受益匪浅,对于现如今的司法体系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到时候包拯一旦得势,凭借榕树书院的这帮同窗的协助。

    包拯能够尽早地得到官家的信赖,到时候不至于到了后期的话被权贵掌权,包拯只能束手束脚地进行查案。

    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神化色彩居多,真正的情况下,包拯根本无法对于权贵下手。

    利益纠纷实在是太严重了,不过包拯能够尽快进入官场建立属于自己的榕树书院派系的话。

    那么在朝堂上真正的话语权,那么完成自己的一些理想抱负还是有可能的,这些都需要慢慢去发展。

    包拯倒是不急,毕竟他可以白天在县衙办公晚上则在书院读书,精力和眼神都有余力。

    所以说包拯还是会继续科考,以此得到功名入仕,不然只是做个都头又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有地位越高,那么产生的能量就越大,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造福百姓。

    很快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之下,焦尸案件有了新的进展,宋义和石超过来汇报情况。

    作为包拯在县衙培养的新亲信,他们两个以前都是无名小卒的存在,而有了包拯作为都头之后,对他们还是很信任的。

    加上两人很年轻,跟包拯年纪差不多,还是有共同语言的,这个时期的包拯没有展昭的护卫也没有公孙先生作为师爷出谋划策,只能依靠这些衙役了。

    查案的话,没有几个得力的助手还是很难开战工作的,就算他是都头的话,能够依靠职位来压制别人,可是人家不领情,做事还是会拖拖拉拉的。

    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小伙伴团队,这也是为什么包拯会提前找接班人的原因。

    这方面的技术还是要耳濡目染,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包拯也希望在科举之前,宋义能够接手仵作的工作,这样至少要比捕快有前途一些。

    毕竟捕快的话可替代性极强,加上宋义的背景也不是很强,只是一个小商人家庭背景出身。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又怎么会走衙役这条路,看似很有面子,实际上前途仅限于此了。

    而如果真正的大商人,懂得这些情况的话,肯定会从培养读书或者武状元这方面去走。

    而不是直接进县衙一辈子做个衙役,要知道宋朝衙役跟衙内虽然只是差一个字,却是天差地别!

    “怎么了,慢慢说。”包拯身为都头,在县衙内有一个单独的办公地方,而且还特意给包拯多加了一个类似于书屋的存在,毕竟包拯要考取功名了,就算在县衙内的话,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也能够读书。

    张伦是百分之一百相信包拯能够考取功名的,只是名次的话相对会中等一点,不会像是张伯玉和三苏他们肯定能够名列头甲,因为他知道自家儿子的学问还是很扎实的。

    而且三苏的话,在跟他们接触的时候也觉得三苏才华横溢,特别是苏轼有状元之姿!

    不过到底能不能高中还是要看命的,张伦也很清楚科举之路步履维艰,能够有个名字在榜上就已经祖坟冒青烟了。

    更不用说是状元了,当然了,张伦希望他建安治下能够再出一个状元!

    回想起来李威上次中状元的时候,张伦落榜了,那种难受的感觉让张伦终生难忘,如今看到后辈要参加科举了,心情还是百感交集的。

    石超缓了一口气,说道:“都头,我跟王师傅跑到福州那边调查之后发现韩三的大哥韩大前几日离开了福州,具体去什么地方也没有说,而且我们还发现韩大是入赘的!

    他的岳父风评不是很好,据说喜欢勾引别人的女人,加上最近韩大的岳父也消失了,福州官府那边还要调查。”

    “你是说韩大和韩大的岳父同时消失?”

    “是的,都头!”

    “韩大的岳父年纪如何。”

    “六十左右。”

    包拯一下子就问到了关键,让在场的人都冒出了冷汗。

    “难道焦尸就是韩大的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