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三章 还好你有个好儿子

第三章 还好你有个好儿子

    高经述连喝了三碗茶,终于听自己儿子絮絮叨叨的将他的办学规划讲完了。满足的拍了拍自己水饱的肚子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霖儿啊,你这规划中的会计学是什么啊,还有那些杂学我们去哪里找先生?”

    高霖嘿然一笑,这些问题刚刚他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于是语气中透着自信的说道:“像农学,匠学我们可以找一些农民或者匠户来教导嘛,虽然他们可能不识字,但他们的经验可以拿来对照一些书中的记载。到时候像农学我们给学子们提供块儿地,匠学我们把工具准备好,让这些老师傅们带着学子亲身去做不就可以了么。”

    高经述顺着儿子的话想了想,觉得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就点了点头。

    “再说这个地理,我们到时候聘请几个色目人。让他们来编写一些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地貌,我想是应该可以的。而且学子们还能学学他们的语言,至少这算是多了一门手艺嘛。”

    “至于这个会计,就是算账了。这个教材我亲自编写,您到时候给我找两个咱家的掌柜,我教会后让他们去学校给学子授课。咱们这个社学招的又不是清贵人家,一帮农家子弟学会了这个没准能改掉泥腿子的命运。”

    正当高霖侃侃而谈的时候,高经述的脸越拉越黑了。

    “不行,我不同意。这经商可是咱家的不传之秘,怎么能教给别人。”

    对于带有商人属性的高经述来说,这种经商之道看的尤其重要。这个时代很多生意还是靠着信息差来赚钱,像算账这种在经商中占有重要环节的学问,他是不愿意拿出来教给别人的。

    高霖闻言瞥了一眼,然后拍了拍手表示道:“反对无效。”

    高经述这个被气得差点喘不过气来,但一想到刚才自己的荒唐之举被儿子撞见后也没说什么。只能再叫仆人给自己上杯茶,降降心火。

    “父亲大人,这几天还请您去找几位西席。还有就是需要您去太平府跑一趟,最好能在西山拿一块地儿,面积要大些。这样您办学的动静才会大。”

    听着儿子的吩咐,高经述有一个对方才是自己老子的感觉。不过自知理亏的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儿子的嘱咐一一记下后,就赶紧将高霖打发走了。

    见儿子出门后,高经述似笑非笑的朝里屋招了招手。刚才的莺莺燕燕一个一个的又走了出来,然后环绕的站在高经述的身旁,就如同盘龙绕柱一般缠了上来。

    “接着奏乐,接着舞。”

    走到门口的高霖听见里面的动静回头瞥了一眼。

    “等社学办好了,就把你送碧云寺上当和尚去。”

    回到了属于自己小院的高霖,一屁股坐在书桌前。既然打算在社学里面掺入杂学,建立起科学体系,那一些教材就需要他自己来编纂。

    科学其实是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的,如果高霖一上来就给社学的学子来讲经济学的话,首先学子们听不懂,其次高霖也找不到可以参照的对象。

    这个时期还属于农耕时代,小农经济的发展规律是十分缓慢的。所以高霖就将经济学的基础会计学放到了台前。

    小农经济也有商业交流,而商业交流中财货转换就离不开会计的核算。而且会计学在后世被划分到了文科,这说明其需要的计算量很少,以目前这个时代的数学知识足够应付了。

    高霖打算将明末清初的复制记账法予以普及。

    在现在还在使用单式记账和流水账的情况下,像三脚账、四脚账和龙门账已经是一种极为先进的记账方法了。虽然像这种账目记账的手续繁杂,但却可以全面、清晰的反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及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了。

    像更为先进的复式记账法,高霖打算先培养一批会计人才后,再慢慢的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学习。虽然不会一蹴而就,但却能让学子们更加全面理解商业运作中经济活动时的经济信息。

    在写下“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应和监督一个点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后,高霖就开始将脑海中还记着的所有会计学的知识,在竹纸上誊抄起来。

    他之所以对会计学这么了解,还得益于上一世他陪着自己妹妹考注会学的理论。

    虽然这些理论在生活中大多数人用不到,但是当你真的学习了这门课程后,你会发现其实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会计,只是它们体现点不同而已。

    “少爷,喝点茶休息会儿吧。”

    正当高霖奋笔疾书的时候,唤儿端着一杯温茶走了过来。

    刚才她已经在旁边观察了很久了,少爷自打从老爷院里回来后就不停的在写着什么。有时候抬头深思,有时候又将写好的东西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高霖将毛笔放在砚台上,转了转酸疼的手腕后接过了茶抿了一口。

    “唤儿,你说到时候少爷送你去社学好不好?”

    高霖也只是随后一问,想着趁喝茶的这会儿功夫休息一下。

    唤儿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面带失落的说道:“少爷,哪里有女子读书的道理。再说唤儿只是个丫鬟。”

    抬头看了看唤儿失落的表情,高霖明白其实小丫头是想读书的。可惜这个时代除了贵族豪门,很少有让女子去读书的,一是这个时代理学盛行,二则是这个时代地位不平等的原因。

    “那到时候少爷亲自教你,你学不学。”高霖体内的解释效应开始作祟,主要是他超脱这个时代的眼光会让他不知不觉中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说穿了就是显摆。

    唤儿见自己真的跟少爷一起读书,心里还是窃喜的。马上点头答应道:“放心吧少爷,我一定认真的学。”

    一段小插曲后,高霖又开始编纂书籍的工作。会计学的大纲他已经列好了,接下来就是被高经述称为杂学中的匠学。

    这一下子可把高霖给难住了。

    高霖规划的匠学,实际上可以将其看做后世的物理和化学的集合。在阿拉伯数字还没有在大明普及的情形下,高霖面对着一堆大字不识的学子一上来就把英文字母表达的各种公式放在他们面前,那还不如让高霖直接把社学改成道学。反正在其人看来都是天书,大家一起修仙好了。

    所以高霖准备找一些木匠和铁匠,和他们一起将目前能够总结归纳的经验编纂成一本书。详细的阐明其中能够提取出来的知识点,然后让有经验的师傅带着学子们去实践,确保他们能够掌握。

    就如同做一个孔明灯,一个一平米大小的孔明灯能够带飞300克-500克重量的物品。在这个时代只能用松脂作为燃料的话,如果想做一个能够带人飞行的孔明灯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学子们打算做一个热气球,他们除了知道其利用了热空气比冷空气的密度要小外。他们还需要学会物理中的测量学、热学、力学以及运动学。

    这还没有包括他们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所以高霖没有想一步就将科学知识交给他们,而是把科学思维教给他们。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子们知识,不如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