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三十六章 给你讲讲政治经济学(求推荐票,今天签约了)

第三十六章 给你讲讲政治经济学(求推荐票,今天签约了)

    书接前文。

    “还有一点你需要记住,西周采取的土地政策和我们现在大有区别。西周采用的是井田制,在名义上全国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诸侯,卿大夫,士只是代为管理这些土地,并且要上交贡赋。但是不能交易也不得任何名义上的转让。看出什么问题了么?”

    “周天子真有钱。”朱棣羡慕地吧唧吧唧嘴。

    高霖真想一巴掌抽死朱棣,这家伙的注意力怎么总是能跑偏。

    心累的高霖只得详细给朱棣分析道:“在贡赋不变的情况下,是不是一个诸侯要想要强大就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土地来进行生产?”

    “是的。”朱棣点头应道。

    “这时候重点来了,你先给我记住几个名字,以后我会经常用到。生产力、即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如何决定生产力的高低呢,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高霖好奇的看着一脸懵的朱棣问道:“明白什么意思么?”

    “好像明白,好像又不明白。”朱棣有些痴傻的盯着高霖在地上写的公式,他还是第一次了解西方经济学,这玩意对他来说有点难。

    “没事,你慢慢琢磨。估计我给你讲完了你就明白了。下面我们来说:生产资料、也称为生产手段。它被定义为工人在生产中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

    “最后还有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这三点你给我记清楚了,我们一会儿要用到。”

    说完这些,高霖又把话题转回了原题:“我们刚才说诸侯需要更多的人口和土地来进行生产,其实就是诸侯寻求更多的生产力和更多的生产资料。这个时候西周赶上了青铜器向铁器发展的时期,而且耕牛也用于了农耕,铁器是不是更好用?耕牛是不是比人力更大?用刚才的公式算一下,是不是说明了生产力进步了?”

    “对哦。原来是这个意思,高兄你真是天才啊。”朱棣突然明白了刚才高霖讲的那些东西,有些惊讶的感叹起来。

    高霖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接着说道:“生产力的发展会决定生产关系,因为旧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所以礼崩乐坏标志是井田制的瓦解,私田开始出现。西周森严等级的分邦建国制度遭受到了生产关系改变而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到了春秋末期,私田已经大行其道。春秋末期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制度,公开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时候,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

    朱棣听着津津有味,忍不住的催促道:“那接下来呢?”

    “接下来没了啊,你看孔子倡导恢复井田制,显然恢复不了。因为生产关系变了,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更加的进步。再说孔子的仁,他的仁是有区别的,真正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和奴隶他是不可怜的啊,因为私田的出现会让奴隶有机会跑到别的国家成为自耕农,而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会生活的更好。孔子这里的仁根本就是矛盾的啊。”

    说完高霖摊开双手,表示自己要说的说完了。

    “那也就是说像井田制这么好的制度再也恢复不了呗。”朱棣听完有些失望。

    高霖想了想说道:“也不能这么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生产力达不到,那么强加改变生产关系肯定是不成的,西汉的王莽曾经试过,死的很惨。不过如果生产力达到了,那么新的生产关系也就随之而来,那个时候土地国有制还真不一定。”

    “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朱棣兴奋的站起来嘟囔着,然后突然又猛地一转身朝高霖道:“高兄,你真是大才啊。我这就回去给父皇写信,让他重用你。”

    “别,燕王殿下。”高霖被朱棣的话吓了一跳,赶紧站起继续道:“还是我之前说的,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击败北元,其他的事情可以往后推。”

    朱棣还是不想放弃的劝道:“可是高兄这样的大才,我还是觉得推荐给父皇比你留在北平当个兵马副佥事好。”

    这孩子咋就不听劝呢,跟老朱混过不了两年我就能被宰了,记得历史上再过不了多久就要开始进入大清洗的时代了,高霖这个时候可不想往上凑,躲还来不及呢。

    “燕王殿下,燕昭王等待时机三十年,终于在苏秦的的帮助下向齐国报了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于黄池大败吴王夫差。被六国视为蛮夷的秦国更是历经七代人的心血才灭统一天下,你怎么就沉不住气呢?”

    说完,高霖表现的有些失望地摇起头来。

    朱棣见高霖死活都不同意,只得说道:“那好吧,我就先不跟父皇汇报了。不过高兄,为什么你说这些道理那些先生从来不提起,甚至我要不是托人找了商君书来看,我都不敢相信你说的。”

    高霖酝酿了一下的道:“因为利益不同啊,你和你的那些兄弟未来都有可能会成为九五之尊。皇帝的利益和大臣、或者说读书人的利益不一样啊,教会了你们这些,会损坏自己的利益,当然懂这个道理的人就不会教这些。反而是整天让皇帝或者你们这些学习没什么用的儒家经典,写那些书的人又没做过皇帝,学到最后就成了容易被大臣们掌控的书呆子了。”

    “可是儒家不是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等级思想么?”朱棣不解起来。

    “我讲什么跟我要做什么能一样么?当今陛下还叫官员不要贪呢,你信这帮官员一个个真不贪?别以为读书人清高,读书人干起心黑的事情来那可比你想象的黑。都记得陶渊明五斗米折腰的话,那怎么不好好宣传下他是如何败光家业饿死儿子的的事呢?只不过都是互相吹捧罢了,在朝堂上不都是合起伙算计皇上。你若是不信,你什么时候回南方看看那些所谓的诗书传家的大族,那家不骄奢淫逸。”

    高霖对现在的读书人实在提不起兴趣,整个明朝能在清廉上拿的出手还不及老朱一次杀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