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云别他乡 » 第3章 逃婚

第3章 逃婚

    1988年春。

    伴随着“哇...”的一声啼哭,我来了。

    由于我上头是个男孩,也就是我哥,所以对于我这个女孩来讲,我的到来,给家里增添了不少乐趣。

    关于我的爸爸,他也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家里也是兄弟姐妹九个。我有三个伯伯,两个姑姑,三个叔叔,我爸排行老四。

    当时大伯家生了两个儿子,二伯家生了两个女儿,三伯家也生了两个女儿,只有我家是一儿一女,村里人都夸我妈会生。

    爸妈嘴上不说,但脸上觉得很有面儿。

    关于我的名字,还有一段小插曲。

    据说当时是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家里人就已经起好了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哥哥,大我三岁。

    那会爸爸常年在外地干活,家里就只有妈妈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去地里种庄稼,根本忙不过来,拉扯大一个孩子实在是太难啦。

    当时爸妈就商量着,如果第二个孩子生下来是女孩就留下来,如果是男孩,就直接送人了。

    家里人托城里的亲戚联系好了下家儿。

    那家的女主人是当地的城里人,家庭条件很好,在当时也算的上是有钱人家。

    女主人名字就叫丽娜,结婚几年了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就想着抱养一个。我小姑家正好和她家是邻居,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就认识了。

    起初两家人都已经商量好了,如果生下来是男孩,就直接抱走。

    没成想,生了个女孩。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当时爸妈都觉得她家家庭条件挺好,既然命运这样安排,女儿没送成就索性把她的名字取了吧,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能像她们家一样过上好日子,于是我的名字就此诞生了

    --Lina

    我的老家“仇(qiu)池”,位于现在的SX省洪洞县赵城镇桥西村(又叫仇池村)。

    “仇(qiu)池”,关于这个村子的名字,也有段小插曲。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的家乡,仇池村,村子的正中央路段有一口巨大的池塘,当地人称它叫“泊(po)池”。

    泊池高与地面持平,宽约50米,长约60米,水深约2米,深不见底。

    池子的东西两边各有一段紧挨墙面铺建的水泥斜坡小道,直通池底,相传是人们为了方便挑水吃而专门建造的台阶。

    原先整个村子由于连年灾旱,降水量少,村子里的人们吃水困难,这个水池里的水成了村里唯一的水源。

    由于泊池是露天的,每逢雨季来临,那个时候池塘里的水位会上涨很高,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去那里挑水吃,世世代代,年年如此。

    这口水池养育了好几代的村民。为人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再加上长年累月风吹日晒,有几年村子里整年都不下雨,池塘里的水也渐渐蒸发了,水位越降越低。

    到最后都能够隐约看见池底,积攒了很多年的石块也浮出水面了。

    最后这口池塘慢慢也就干枯了。

    后来村民们要建房,便将这里用黄土和煤渣慢慢填平了,再后来建了地基,盖了房子。

    由于当年这口池塘位于村子的正中央,将村子一分为二。一半村子在东头,取名为桥东;一半村子在西头,取名为桥西。两头村子里的人们当年为了争这口池子里的水,闹得是不可开交,从此结下了仇,于是人们就把它取名为“仇(qiu)池”。

    仇(qiu)池村,位于霍山主峰脚下,地势较高,水源比较稀缺,由于当地特殊的地里面貌,整个村子的四周都是绵延无尽的沟壑,一眼望不到头。

    山坡上,沟底里,到处都是人们种的庄稼地。

    一年种两季,夏天收小麦,秋天收玉米,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

    以前住的都是沟壑边上的土窑洞,再后来建了砖瓦房。这里的男人们家家户户都出去打工,女人们在家种地看孩子。祖祖辈辈,世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