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云别他乡 » 第五章 皂角树下

第五章 皂角树下

    提起泊(po)池,不得不提起的就是泊(po)池旁边的那颗白杨树。

    树围约数十米,高近百米,村民们把它称之为“神树”。它的树桩粗壮雄伟,需要五六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勉强将树合围住,相传这颗“神树”有上百年的历史。连爷爷的爷爷都说不清树龄。

    我曾经问过奶奶,是谁栽的这颗白杨树?奶奶笑眯眯的说,自从她嫁给爷爷,这颗树就这么高了。

    她还告诉我,爷爷也曾问过自己的爷爷,爷爷的爷爷告诉他,自他记事起,这颗树就是这个样子的...

    村民们为了祭祀这颗“神树”,在树的半腰段系了一条很长很长的红丝带,逢年过节祈祷祭祀。

    红丝带日夜随风飘扬。寄托着人们的希望与信仰。“神树”世代守护着这口巨大水池和这个村子的人们。

    北方的夏天,气温高达三四十度,皂角树下却始终凉风习习,绿荫笼罩,成了人们纳凉歇脚的好去处。

    小媳妇们坐着个板凳纳鞋底儿,唠着家长里短,谁家姑娘找婆家了,谁家子女不孝敬老人啦,谁家男人生病啦,谁家孩子考上中学了,谁家母猪下猪仔啦...大家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午饭时候,男人们下地回来,附近的村民个个都是左手拿筷子插上两三个窝窝头,右手端着一大碗菜,朝着白杨树走来。

    吹着牛,聊着天,蹲在树下大口大口的啃着窝窝头,看着真香,不一会功夫就吃光了,一顿饭就算结束了。

    孩子们则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玩小石子儿(当地人称之为)“拾梅”,一个弹珠配六个杏仁核,就是一副小孩的“玩具”。

    有的小孩则在玩丢沙包,这丢沙包可是当地的“特产”,每个小孩小时候几乎都让家里人给缝一个,人手一只...

    白杨树伴随了这里的孩子渡过了快乐的童年,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关于这里悲欢离合的种种回忆。

    自从泊(po)池干涸后不久,祸不单行,有一年白杨树也不知道什么人给放了一把火,不小心烧掉了一半,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留了一个空空的树洞矗立在那里。

    直到今天如果你去到这个村,还依然能看见那颗古老的“神树”,树桩倔强的矗立在那儿。仿佛在标记和纪念这口曾经的池塘,怕人们忘记了它曾经的位置,忘记了它曾经给村民们的恩惠。

    村里的皂角树也是数不胜数,随处可见。一到夏天,地上哪哪都落满了皂角花。

    皂角还是个嫩芽的时候,里面的仁是可以吃的。

    剥开月牙似的嫩绿的外壳,里面并排着好几颗绿色扁仁,把小仁上的绿皮扒掉,里面是一层薄薄的白色外衣,像纸一样透明,可以吃,很有嚼劲。

    每个人小时候可没少吃那玩意。“白皮衣”裹着的里面的籽儿可不能吃,很苦,听说可以入药。

    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吃,但别人都这么干,自己也就跟着有样儿学样儿了。

    等皂角大了,变老了,长硬了,就变的又硬又黑,大人们常常拿来洗衣服。

    至于怎么洗的,能不能洗的干净,那都是大人的事了。由于我年龄太小,不懂也没问过,也就无从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