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云别他乡 » 第8章 红色毛裤和二八大杠

第8章 红色毛裤和二八大杠

    生于80年代的人,小时候估计都穿过妈妈织的毛衣和毛裤吧!

    旧的毛衣脱线了,或者时间久了不穿了,就把毛线拆了重新织。

    所以小时候我的毛裤都是五颜六色的,一条毛裤上往往加了好几种颜色。

    或许时尚真的是个轮回,想想以前的彩色毛裤,皮夹克,脚蹬裤,花被子,大家都避之不及,百般嫌弃。

    再看看现在,复古反而成了一种时尚,引领潮流了,想想觉得也挺有意思。

    每年入冬以来,天气越来越凉,虽然室内有烧火的炭炉子,比较暖和,但如果要出去干点什么活儿,或者取点柴火啥的,天气还是冷的受不了。

    泼在院子里的水,不出五分钟,就结冰茬子了。尽管如此,每年一到冬天,最开心的还是下雪天。

    到了冬天,不得不提的就是这妈妈织的毛裤。

    很少买新毛线,一般都是大人不穿的废旧毛衣,拆了重新织。

    这个活儿我小时候经常干,妈妈先找到线头,我在一头抓着线头使劲扯,然后慢慢卷起来,卷成一个球,一圈一圈最后缠到裹不下了,手抓不住了,再另起一个头,重新缠线。

    由于新毛裤都是大人不穿的旧衣服拆掉的,所以难免各种颜色的毛线,“彩色”毛裤就是这么来的。

    爸爸的,我的,哥哥的。臃肿是真的,里面必须套一条秋裤,要不然毛线直接接触皮肤扎的慌,很痒痒。

    记忆中的毛裤貌似也没那么暖和。不过那会家家户户,大人小孩儿都是如此。

    【学自行车】

    话说以前刚流行自行车的时候,是二八大杠,记得村里的小孩子们都会骑。

    我也想学,初二那年,院子里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胎破了没人骑,一直在院子里扔着,被雨淋的都快生锈了。我就想着自己捡起来学车吧。

    我胆子很小,刚开始学战战兢兢,但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没吃过猪肉可是见过猪跑”。

    我先是学着别人把脚从中间掏过去,可惜那会腿短,蹬不了满圈,没蹬两下,眼看着快倒了,二话不说直接把车给扔了,自己先跳下来,反正是辆旧车摔坏了也不心疼,哈哈。

    就这样来来回回,经过几天的努力实操后,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学会了骑自行车。从前面梁上,还有后面骑,都可以。

    以前带孩子出远门走亲戚的家长为了安全,通常会给自行车前面加个“儿童专座”。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那就大点的孩子坐后面,小一点的坐前面……

    小时候自行车的大梁就是我的“专座儿”。可是没少坐。基本上都是爸爸带我。再后来妈妈也想学自行车,不过我被她摔过好几次,哈哈。

    她技术真不咋地,自己骑还可以,被摔过两次后,后来我再也不敢坐她的车了。(嘿嘿,吃一堑长一智)宁愿走路我也不坐(嘻嘻)

    学骑自行车,是当时小孩子的必修课。村里所有小孩儿都会骑。

    但是二八大杠魁梧的身形,对小孩子特别不友好,因为个子小腿短,根本跨不过横梁。偶尔跨过了,也是半圈半圈的踩,胆战又心惊,长大以后还好些。

    但是这也阻挡不住我们学车的热情。开始先在侧面溜车,找个小斜坡,一条腿站上去,一边溜一边掌握平衡。

    等渐渐有了平衡感之后,就把右腿从横杠下钻进去,手把着前把,也能很勉强的把车给骑起来。

    还有的人骑车喜欢凹造型,比如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骑,身子趴着前倾,手握着方向把,有的直接就彻底放开双手骑……

    小时候觉得那样做的话,感觉自己很酷炫,仿佛整条街属自己最帅,现在想想真是够傻叉的。

    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快乐,快乐是相通的,但仅限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