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庸常岁月 » 庸常岁月(55)(56)

庸常岁月(55)(56)

    55

    荟芸晚上看手机刷到一条视频,一个穿条纹衬衣的男人正在人群中大声嚎啕,并且还在倾诉:我要养家糊口,我要开工!看上去令人心酸不已。这个疫情让深圳暂停一周,其实在这之前,很多小商户已经挺不住了,他们房租水电人工全都像大山一样压在身上。生活还要继续,每天吃穿用度一点不少。

    荟芸想还是姐姐聪明,起码大银行不会不发工资,所以生活没问题。她这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要考公职人员,看来人们并不傻,都知道趋利避害。昨天在电梯中听到有人说,他考研究生时400分很高了,现在都不算啥,听说是一半的本科生都要考研究生,说是不好就业。专家们在说,明年也就是2023年会比今年还难,所以大家一定要储备现金,不要创业,一定要稳住。总之听的人心惶惶。

    荟芸不想理这些,她就想着自己的小日子,妈会不会好转,儿子认的字越来越多。儿子最近很懂事,知道体贴妈妈,自己刚出去买个菜,回来就说:

    妈我好担心你。

    荟芸听了很感动,又在想男孩子是不是有点太多愁善感,怎么才能培养他的男子汉气概,是不是爸爸不在身边会这样,一会又怪自己想多了。总之是翻来覆去地想不出个名堂。

    赵韬这几天和老潘一说话就掐架,原因是两个人对俄乌战争立场不一致。按说各有观点,保留意见就好。偏是老潘很想说服赵韬,他反复强调他讲的有理有据。

    赵韬听了嗤之以鼻,说打仗有什么不得已,就像我们两个,我说话刺激你,你就杀了我,你当然要偿命,这是人就懂的道理。

    两人就这样一来一去也吵不出什么名堂,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是各人抱着个手机。如果没有两个宝宝估计就这样冷战下去,可还有两个一天要吃三顿饭的孩子,只好大家不再提争议话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算相安无事。

    偏偏3月21又发生一件让大家震惊的事,就是昆明飞广州的5327航班发生8000米高空坠机事件,一时间大家心又悬起来。二天的新闻报道都是说发现飞机碎片,没有找到生还者,让大家抱着希望盼望有人生还,到第三天说发现人体组织。说是尊重逝者。赵韬就认为不实事求是才是错的,在抖音上搜救队早就说发现人体组织,让人产生不切实际幻想,以为有生还可能。其实只要独立思考一下就会想到8000米高空垂直坠下,没有什么希望。这件事冲淡了疫情,使人心情低落消沉。

    可生活依然要继续,孩子也不懂什么事还是开开心心一如既往。赵韬在想,开始让孩子们回来是怕国外疫情控制不好,现在看来是孩子们回来陪老两口。在这阴郁的日子,幸亏有两个可爱宝宝,生活才没那么枯燥,而变得有滋有味,真该感谢两个可爱小天使。

    最近赵韬想开了很多事,可能看到孩子,人会释怀很多,不会太纠结于具体事,所以人类生生不息,孩子是希望。明白了这些赵韬感觉自己眼睛都清亮不少。

    56

    赵韬刚觉得生活有希望,生活就像跟她开个玩笑。最近胸口越来越闷,堵得慌,由于疫情孩子们一直不能上幼儿园,就天天和他们在一起,她觉得累,可毫无办法,只能捱着。她做什么事都有点提不起精神,但孩子吃饭是不能晚的。

    早上一起床,她的首要工作是做早餐,她的经典是熬小米粥或杂粮粥,炒一个菜,再煮上白水蛋,加些面包水果之类。然而宝宝不怎么爱吃,只喝盒装牛奶,她发愁不知怎么办,就开始买点三明治寿司的改变下。可是中国胃,早上只要没有粥和炒菜老潘就觉得没吃饭,真是难办。想下反而是孩子在学校时吃得比较丰富,营养搭配全面。

    今天准备打第三针疫苗,社区已短信催三次,内容很客气:╳╳居民,4月╳┄╳日,您可以去╳╳社区打第三针疫苗,请带好证件云云,赵韬最怕别人催她什么事,这样的短信连续轰炸三次,这不就准备去了。打完疫苗,看到自动借书机器也开始运作,这让她颇为开心,想着生活终于要正常了。拿出手机准备看下有没事,宝宝班级群的微信有16条,好心情倏然不见了,刚接龙完是否去过深圳粤海小区,马上又要接龙是否去过宝安区,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失望的情绪又再次蔓延开来。看看天气,太阳似大火球挂在天上,热辣辣的,这可是4月4日,清明节,这也太反常,往年清明不下雨,至少是个阴天,这样的阳光普照实属少见。最近几天经常看到月亮太阳都在天上,煞是奇怪,可事实就是这样。

    阳光灿烂的清明节就这样过去,这样的反常让她错愕。深圳规定是不能祭拜,只能在心里默念父母在天上一切安好。

    仔细看看窗外景色,一如往常。可这带孩子的一年多里,常常是急促的,上学时,怕漏了这漏了那,对孩子也是催促居多,孩子也习惯了大人的催催催,上学起床慢了催,吃饭慢了催,穿衣服鞋慢了还是催,所以她们有自己的步调。其实想想是大人自己的焦躁,并不是孩子问题。

    诚然可以按自己节奏,不受外界影响,可是说起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深圳就像一架高速行驶的列车,是不会随便停下来的,即便要停,那也是有站点,停多久都是计算好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一旦到了这个地方,就必须按它的速度行进。可能有些人觉得被绑架,那也是自己愿意,你可以选择离开,如果你选择在这里,就得跟上它的节奏,和它共同进退。

    赵韬已经习惯,毕竟在这里三十年。现在知道为什么退休的同事回自己老家居多,他们是明智的,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明白深圳是工作城市,既然退休,就是选择慢生活,没必要和年轻人比速度。深圳当时成立就是特区,经济特区,它天然地就是工作地方,是战场是前线。而自己家乡,是后方是休憩家园,是精神的补养。无疑,休息的时候会回到那里。可能若干年后深圳会成为工作和生活都适合的地方,就像那些世界知名城市,赵韬这样盼望着。

    年纪大的人会怕冷。赵韬一觉得冷就不但自己加衣服,也会给宝宝加衣服。结果孩子一出门就喊热,只好带个包装一大堆衣服。老潘多次提意见,她也想改,可是天一凉,依然故我。她自己一感到冷,马上想宝宝会冻着,就开始给宝宝穿衣服,老潘已经不指望她能改变,只是背着大包衣服确实烦。

    最近上海的疫情加重,微信圈里有同情的,也有取笑的,说上海人不是很能作吗?可能大部分人,只要不是苦难在眼前,而是面对别人的苦难和不平,会扭过脸去,以求眼不见为净。

    翌日赵韬早上做完饭,孩子们不上学睡懒觉,她就去公园走走。回来翻看微信运动,有些朋友会给她点赞,她也会回手给对方点赞,有时无事,也会看看自己前后。最让她惊讶的是以前经常帮助别人的老领导,只要一走路,点赞数名列前茅,而另一位只顾自己升迁,没有帮扶后辈的,只有零星可怜的点赞数。赵韬不禁感慨:上帝还是公平的,你做的好事会回报,只是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并且是你不期望那个回报的时候。

    赵韬如果睡得早,大宝一定会在睡之前来到她房间亲亲姥姥并说晚安,而她去大宝房间吻她道晚安时,她一定会说:再亲我一下。可二宝就不会,她没有这样细腻的感情要求,两个孩子两个性格。

    大宝只要看到姥姥面有不悦,便会做出相应反应,赵韬想她会不会成为心理学讲的讨好型人格,那就不好了,得多观察。

    荟芸一直想约吴芮聊聊,疫情防控,似乎约人见面并不是好时机。可是自己觉得有一肚子话想讲又不知该给谁讲,实在无聊之际,她拿出了外甥女初中时候不用的练习本,上面还印着:╳╳中学。她也不理,在上面把她心里的话全写上,这样已经写了有三本。满满的。她自己空闲时,拿出来读读,还挺不错的。她记得以前看到林青霞写的随笔,林曾经请教一些大作家怎么写文章,一个大作家指出:真诚最重要。她一直记得这句话。所以她写的时候,也是以这点为宗旨。自己仔细读下挺不错,难道是敝帚自珍吗?真想拿给吴芮看下,听下她的意见,不知怎么回事,自从认识吴芮后就拿她当作知己,幸亏是同性,如果是异性……怪自己想多了。也许是自己太久没有朋友,喷薄的倾诉欲无处发泄,现在有了朋友是不一样。想着不理那么多,总之是越变越好的方向就对了,不用想那么多为什么。

    有时不知不觉又会想,不知吴芮是怎么看这些问题。听说猜测别人怎么想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但是就是会想又怎么办呢?

    下周宝宝就可以上幼儿园,赵韬想着就不免安排起她们上幼儿园自己可以做什么,可这一周最难熬,怕疫情反扑。按时间推测,只有这几天,可又怕女儿那边有什么不好的事,这样思来想去,晚上睡眠越来越差,到最后一起床就腰酸背痛,硬捱着去按摩才能缓解。

    可到这周看又没有复课希望,她和老潘商量,去中山转转。孩子一听都高兴地尖叫,实在闷在家里太久。开车将近三个小时到了中山。路上她们最喜欢看到“孙中山故乡人民欢迎您!”看到这排大红字,意味着到了中山,一路上闷在汽车狭小的空间,孩子们早就憋坏。,一想到在中山可以坐蹦蹦床,卡丁车,她们越发开心。

    赵韬自己也开心起来,深圳是自己工作地方,虽然退休,但是那种在工作中长年的紧张感,挥之不去。可到中山,看着周围慢悠悠的人们,老年人街头比比皆是,不像深圳始终是年轻人城市,有活力的同时莫名的焦躁感同时产生。她忽然感觉连空气都是舒缓的。

    早前投资的房,当时是GD省价格低谷。他们偶儿来住,还是方便。刚放下东西,幼儿园的每天健康打卡来到。今天算晚的,看下老师的发布时间是10点多,幸亏现在还不到12点,离老师的截止时间还有22分钟,赶紧填起来,到定位这一行才意识到地点,填完后马上准备午饭,孩子们也饿了,一通忙乱吃完收拾完,想让她们睡觉简直不可能,实在是太兴奋,随她们玩去吧,先休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