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逸翮独翔 » 第十一章 关山满眼(二)

第十一章 关山满眼(二)

    “嗯?”吴聿除闻声转头看向她。

    蕡儿摇头示意无事,转而回到床铺,盘膝练功。吴聿除功参造化、道臻无量,已经过了寻常修行者苦修功法的阶段。只是如今他创功未遂,犹需用功。因而他倚窗瞑目,冥想下午所创下的戟法,一招一式,去芜存菁。

    待他再睁眼时,已然入夜。蕡儿还在入定未醒,吴聿除便将一些食物留在床前,自己走出门外。门外广场乃是石板铺就,严丝合缝,因而并未有多少泥土沾染。吴聿除擎出乾元剑,依照自己所想,慢慢刻画阵盘。半个时辰之后,吴聿除便将阵盘雏形勾勒完毕。其中变化,吴聿除尚未参悟完全,因而剩下的部分不急于继续刻画。

    “聿除!”突然传来的清冷声音令吴聿除抬头望去,只见蕡儿不知何时已到了门外。看她衣衫沾着湿气,想来已经站立许久了。

    吴聿除快走几步将她推回屋内,带上屋门,道:“外面风凉,你在屋内待着便可。”末了,他跟了一句:“你冷不冷?”

    蕡儿摇摇头,道:“今夜你在屋内吧。”

    吴聿除道:“你住屋内便好。今夜无雨,屋外平整宽敞,歇息无妨。”

    蕡儿看他片刻,返身向外走去。吴聿除赶忙拉住她,问道:“你这是为何?”

    蕡儿转身看着吴聿除,道:“今晚我住外面。”

    吴聿除见她目光坚定,心知言语难以轻易令她回心转意,于是便妥协道:“罢了。今夜你我皆在屋内,这总行了吧?”

    蕡儿抿了抿唇,道:“你我?”

    吴聿除将她拉到床边,道:“总要好过你我皆在外边吧?”

    蕡儿思量片刻,偏开头去,道:“好吧。”吴聿除看到,此番她脖颈都有些红了。

    吴聿除挑亮油灯,道:“你可吃过了?”

    蕡儿点头。

    吴聿除想了想,道:不如便这样,今夜我带你运功。”

    蕡儿一愣,带人运功的法门她可是闻所未闻。多人同修都是极少见的功法,只是很多人借修炼之名行苟且之事,倒令得这种修炼方法“声名显赫”。思及此,她摇头道:“不必了。我自己修炼就好。

    吴聿除见状,道也没有强做好人,只是笑了笑,道:“也罢。”这般方法,乃是吴家高祖传下的法门。只是万千载来,无一人用过。这等法诀的前提便是主引之人须臻化境,这般条件便是令无数后辈望洋兴叹。难得有吴聿除这般怪才出世,却无人用得上他来助功。

    吴聿除走到墙边,虚空一划,便造出了一只长椅。这便是其以造化之功行造物之能。只是其技尚浅,若要他造食物法宝,却是万万不能了。

    一连十数日,秋雨连绵。二人同居方寸陋室,倒也算相得益安。期间有一次蕡儿心态不稳,险些走火入魔,吴聿除出手助其拨乱反正。自此,蕡儿便也不那般排斥吴聿除带她运功。又过了几日,吴聿除将《太玄经》传给她。蕡儿根底还要胜过吴砺之,这让吴聿除为之惊异不已。与吴砺之不同,她是自元阴修起,在吴聿除协助下,一日便冲过前两道劫关。单就这部功法的功力,便胜过往昔十余年修炼的瑞和观传下的法门。

    蕡儿虽一直好奇吴聿除来历,但他不说,她便不问。

    二人每日傍晚皆不劳于修炼。或于屋内,或于溪边,或于练功台,或于山巅——二人结伴同行,赏玩山景。期间二人皆无言,心神皆放飞于天地之间。或有所悟之时,二人便相视而笑,一切皆在不言之中。看着蕡儿清丽无双的容颜,吴聿除心中偶尔会闪过一丝悸动,全然不似大战之时天倾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境。

    有时独处之时吴聿除会为自己这般反应而失笑,但他倒也没有刻意去控制这般心绪。于他而言,这般惬意已经是极难得到的体验。

    这一日,阳光明媚。蕡儿盘坐在练功台上,旁边放有几个小瓶,乃是吴聿除这些日子在山上寻药材灵物炼制的丹药。阳光洒下云层,落在清冷如雪莲的蕡儿身上,如同在她身上又罩上一层金霞,顿时显出几分超凡脱俗的圣洁光彩,分外耀眼。

    吴聿除坐在一旁,三心二意地翻阅着手中的战阵书卷。之所以三心二意,自然不全是因为这些书吴聿除已经烂熟于心,更多的是因为旁边的人实在令吴聿除难以专注下去。吴聿除将手中的书卷搁在一边,望向修炼台中央的少女。蕡儿莹白的面庞上映着辉光,令这方修炼台都显得光彩夺目起来。

    心中挣扎片刻,吴聿除还是站起身来,绕过半座山,走到了山阴之处。沿途许多暗哨,自然是吴聿除设下的。若无幽玄卫戍卫,吴聿除还真难以与蕡儿在此高枕无忧。

    山后有一处开凿平整的场地,三面皆为石壁。前方和左侧两面石壁之下,隐隐有无数金色文字闪烁——这便是吴聿除以大法力将自己所创立的三道阵盘与三十六式戟法铭于山壁内,却并不依附于山壁之上。即便山崩地裂,只要是依法激发,这些字依旧会在空中悬浮。

    经过这些日子锤炼,先前一百单八式戟法已经精炼为了三十六式,尽取祖龙搏击之法的精髓。为恐后来人无法领悟其中意境,吴聿除还将自己与祖龙大战的些许画面烙印在了正面石壁深处。

    当日吴聿除曾悟出九道阵盘,在后来的日子里吴聿除精研战阵之法,到底是九九归一,创出一道混元盘龙阵。此阵合攻守困三道,却太过均一,于是吴聿除又创出其三道变阵,分别专攻攻伐之道、守御之道与迷困之道。吴聿除驱幽玄卫布阵互相攻守演练,使阵盘渐渐圆融。

    今日吴聿除来到此地,对着最后一道石壁微微出神。他原本欲将自己的“乾元剑法”留在这面石壁上,但此时他却有了旁的想法。蕡儿所学的“玄枵剑法”固然威力绝伦,却是以剑走偏锋为主,迭出奇招。若是遇到正面堂堂正正的碾压,这套剑法便极难建功了。吴聿除在想,若是创出一套与之相合的剑法,一正一奇,相辅相成,势必威力大增。然而玄枵剑法乃是十余位玄枵剑主经前后数千年完善而成。能成为玄枵剑主之人,又岂有善与之辈?他们几乎将这套剑法推演到了极致,即便偶有貌似破绽之处,那也是剑法之中的阴谋陷阱。若对手不察一时误入,必当会有刁钻凌厉的一剑令对手防不胜防。

    好在吴聿除也并非遇难而退之人。他经旬月思索,终于想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只是具体招式绝非一日之功。思及此,他按捺下心中杂念,手掌一握,长戟入手。

    吴聿除跨步出戟,忽而纵云腾飞。先时只见一条戟上下翻飞,好似一条乌龙缠身,人与戟似锦上添花;渐渐戟势凶猛,云雾间不见人形,只看得一条苍龙吞云吐雾,探爪潜行。忽而戟势一收,天地为之一寂。紧接着,一道乌光划破长空,射入一座土丘之内。紧接着,百丈高的土丘轰然炸裂,唯留长戟斜插在大坑之中。这一势名唤天下归藏,乃搏命的杀招。

    吴聿除身形在云雾间浮现,只见他一招手,长戟倒掠回他的手中,归丹田之内。

    待他回到练功台之时,蕡儿正遥遥望向他飞来的方向。待他降落云头,蕡儿才转身与他一起走回屋中。

    “下午我们练剑?”吴聿除忽然转身开口道。

    蕡儿看着他,点头道:“好!”

    “今日我见了一只猴子。”蕡儿忽然开口道。

    吴聿除一愣,此地原多野猴,见到猴子本就没什么稀奇,蕡儿一向清冷的性子,对于这些事情一向少有留心,今日如何会主动提及?

    蕡儿脸上泛起一抹笑意,道:“它就在练功台上,踏着你留下的足印,拿着根棍子歪歪扭扭地在那里练。”

    “哦?”吴聿除心中起了几分兴致,这倒是奇事一件。

    吴聿除忽然一挑眉,向外望去。蕡儿一愣,顺着他目光亦朝外望去,只见一颗猴头在练功台侧探了出来,左右瞅着无人,便拄着一根木棍七拐八拐地走到吴聿除曾经创立戟法的地方,那里有吴聿除日夜练戟之时踏出的足印。这只猴将一只脚踏在足印里,扭一扭头,找到下一枚足印,又将另一只脚递了过去。吴聿除步幅大,它却腿短,这一步迈出尚不能及,猴子身子顿时朝一侧歪去。那猴到底是眼疾手快,尾巴一甩,木棍一杵便稳住了身体,一步一步继续走了下去。偶尔猴子也会窜出足印行路,细细查索着地板,然后挠挠头,回到先前离开的地方,继续走下去。

    吴聿除眉头一皱,旋即面露恍然之色。过了片刻,蕡儿眼中才掠过一丝了然。这只猴子分明是在观摩长戟划过时其锋锐之气在地上留下的划痕,继而偷学吴聿除创下的招势!可惜猴子毕竟不通人言,不然若是去后山直接收受吴聿除留下的传承,又何必如此费功夫?

    “这只猴子,在此地必然时日已久。”吴聿除断然道。

    蕡儿促狭道:“想不到你还多了个猴子徒弟。”

    吴聿除哑然失笑。

    “不如,你便教一教它?”蕡儿忽然道。

    吴聿除看着她,忽然道:“你也要跟着学吗?”

    蕡儿嗔了他一眼。

    吴聿除笑了笑,道:“由它去吧!万事皆由缘法,成败且看造化。”

    “你这是不是在给自己偷懒找借口?”蕡儿望向他,问道。

    吴聿除点头笑道:“知我者,蕡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