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黎时明月 » 第6章 泰和殿内清浊相争,朝堂之上灵帝弄权1

第6章 泰和殿内清浊相争,朝堂之上灵帝弄权1

    黎王朝一六九年,黎灵帝十五的七月十二日,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在历经两代昏君与外戚乱政,宦官专权的背景下,接手黎王朝的周恒用铁腕手段除掉了外戚何氏,替换掉了掌印太监,用时十二载打造的士人制衡权宦的天平,终于承受不住双方力量的博弈而破裂!

    朝阳升起,太阳光洒在那刻有腾蛇乘雾的白玉台阶上,顺着白玉台阶走向前去,映入眼前泰和殿真叫一个富丽堂皇,金砖金瓦,金顶红柱,房檐上龙头吻兽震慑私访山河,金格窗下龟背琉璃砖散着七彩光芒,殿内天花板上绘着仙人乘凤、飞龙走兽。红柱上刻满了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在大门正对着的地方,赫然立着十二根盘龙金柱,在金柱正中央,七阶高台上,金丝楠木制成的髹金漆龙纹宝座代表着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

    有多少读书人梦想着,步入泰和殿,从而完成为生灵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

    又有多少人虽身在殿内,却以鱼肉百姓为荣,以为民尽心为耻!

    “哟!这不是王大人吗?”

    这太监在这等候多时,见王子轼刚过了午门,便走上前去打招呼。

    王子轼恶狠狠的瞥了小太监一眼,话也不说一句,径直大步向前走去。

    “哟!王大人,你怎么不说话呀?”

    太监高喊道,看了周围一圈,又小声道:“王大人,我是太子的人。“

    王子轼眼神一亮。

    ”太子让我转告您,候公公已经买通了证人,要把李大人仇杀的罪名做实。”

    言必,太监又扯嗓嗓子喊道:“王大人,是看不上小人吗?”

    接着又小声道:“候公公罗织李大人谋反罪名,牵扯到旧年间反臣李忠,还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封刘忠写给李节的信,并且已昨日晚奏报给了皇上。皇上大怒,把书桌都给掀了。”

    王子轼是听的心头一紧,心想:要坏事,圣上本是先帝托孤大臣,所得皇位皆因为是废幼自立,当时大司空刘忠因为反对,而全家被屠,李节则是因为被过继给了没有子嗣的表兄弟而逃过一节,当皇帝的最怕自己的皇位不稳,名不正,言不顺,候忠节这是戳到皇帝心窝里了,如今如果不把李节谋反嫌疑洗清,就盲目上奏鸣冤惹得圣上大怒,历时便会兴起大狱!

    “得嘞,瞧见没?这王大人搭理我们一句那都是脏了嘴,回家的洗舌头!”太监眼神乱瞟,假模假样的喊了一句,愤愤的离开了。

    见小太监离开了,王子轼也抓紧时间大步向殿内走去,可偏偏今天早上跑肚,来的本来就晚,等到了地方百官们都换好朝服,列队等候了,这上朝有规矩先交奏折,然按照大小官员列队站好,由掌印太监带着上殿早朝,在这期间大臣可以聊天,但不能随意走动因为列队的这个位置皇上从泰和殿上一眼便能望见,如果大臣们乱糟糟的一拥而上,等进了殿在按序列找位置,整的整个泰和殿像菜市场一样,实在太不像话。

    更衣殿门前的小太监着急催促着,在小太监的旁边还有俩太监抬着一摞子奏折,这会这俩太监还没走显然是在等待迟到的王子轼。

    “太尉大人就等您了,还有一刻钟就到时辰了!”

    说完就要伸手去接王子轼的奏折,那只王子轼把奏折塞入自己袖口,冲着小太监摇摇头。

    然这一行为却把清流党们看的一头雾水,昨日商讨说好的一起上奏务必保住黎阳令,揭露阉党罪行,这会你把奏折收起来是怎么个意思?莫非你王子轼要叛变?

    这边王子轼也来不及解释,也来不及通知,毕竟马上到了上朝时间总不能让皇上等自己,先换衣服,列队再说。

    走进换衣殿,着急忙慌的换了衣服,进了队伍里。

    盛夏的天,王子轼这匆匆忙一趟下来已经是满头大汗,但他现在一点都不觉得热,满心都在盘算着如何把消息传递出去。

    这周围形形色色,有的党附宦官,有的丞相提拔,有的与太傅交好,还有的各边不沾,如此环境要不被别人察觉的把消息透露给陈太傅太难,但如果不透露,陈太傅哪里也不知道,皇上本就发着火,盲目鸣冤务必会再次引起圣怒,必然殃及更多人,既然这什么人都有,那干脆馒头米饭放一锅,来个大杂烩!

    想到这,王子轼扯着嗓子便喊人,这喊的倒不是别人,居然是大理寺卿黄让!

    “黄大人!听说你已经审出来!一宿未眠,千辛万苦,费尽心思找到了一封刘忠写给黎阳令的信!”

    瞬时间,众官员议论纷纷。

    而这黄让则是听的一愣,莫名其妙的这底牌让人摸走了。

    而听到众清流都反应过来,走在最前面的陈太傅反应极快对身旁何玄,长孙纪朗声交代道:“既然是刘忠旧案,诸位可要小心有人玷污圣名。”

    当然陈太傅不是单独说给他俩听的,而是大声告诉在场的所有清流党,谁把球踢过来的我们就把球踢回去。

    何玄则是心里暗暗赞叹王子轼聪明,明目张胆的告诉在场所有人和李忠旧案有关,又喊话黄让,势必会使候忠节生疑,生疑则生隙。唯一的一点,何玄扭头看了一眼昂首挺胸大步迈着的王子轼,这般当着百官提起反臣,如果传到皇上耳朵里,恐怕会使皇上生恶。

    群臣嘀嘀咕咕,走在最前面的丞相也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没有那精心安排一切的候忠节,这会脸都气绿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齐声高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

    声音雄厚透着威仪。

    浓密的胡须盖着一张国字脸,浓眉压着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珠漆黑而大,眼神不怒而威,仅仅是坐在那里,那一股与生俱来的帝王气场就压的众人喘不过气来。

    黎灵帝周恒,怒目圆睁,像虎豹盯着猎物一般盯着,在场坐着的每一个大臣,众人都明白今天恐怕又是一个难熬的早上,还未曾朝议,仅仅是奏折就看的灵帝一肚子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