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黎时明月 » 第9章 泰和殿内清浊相争,朝堂之上灵帝弄权4

第9章 泰和殿内清浊相争,朝堂之上灵帝弄权4

    好一个五罪!何玄一听即明,一步一步皆是老贼侯忠节所谋!

    “听完了?”灵帝仰靠在龙椅上,看着台下的众百官。

    “朕也听完了,动嘴吧?”

    何玄起身出列,拱手施礼:“启奏圣上,以臣看,大理寺卿的五罪亦有五漏!”

    “何玄,你好大胆子!居然公然袒护反贼!”

    这一声又尖又细,刺的众人耳朵不舒服,顺着声音看去,侯忠节怒目圆睁,额头青筋暴起,配着那白的吓人的皮肤如同鬼魅一般。

    “朕没让你说话!”灵帝一字一句的呵斥道。

    候忠节急忙闭上了嘴,大殿内皇帝震怒的声音久久回荡,众大臣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唯有站立在皇帝面前的何玄挺身而立,不卑不亢。

    “何玄,接着说!”

    “臣刚刚说到,大理寺卿列举的五罪亦有五漏。

    一、所谓的笔录有村民手印不足为证,村民大都不读书,也看不懂写什么,只怕别有用心之人欺骗村民,有村民手印的笔录口供,黎阳令也转交给我一份,皆在呈给陛下的奏折里。

    二、仅仅是审案不配合就痛下杀手并不合逻辑,虽然衙头,衙役不在但场上其他在职人员可以证明黎阳令未曾安排!

    三、刘忠谋反时黎阳令以被过继,当年圣上下令是诛杀刘家满门,但李节以属李姓。

    四、仅仅平一封刘忠写给黎阳令的信就定谋反之罪,请问黄大人,刘忠在信里写了什么?案卷中是否记载黎阳令知道此事,如果黎阳令知道此信内容并且参与为什么当年没拿下?

    五、黎阳令本就在京城中长大,一直在京城中为官,仅凭平时与几个京城官员来往不足为证,是否有别的证据?臣有理由怀疑,黄大人在这刻意牵扯出陈年旧案,谋反之罪是别有用心!”

    何玄逐字逐句列举五漏,待到列举完毕,转头看向黄让,剑眉星目,目光似剑般向黄让飞来!

    “何大人,仅凭黎阳令的笔录就可以断定黄大人的奏折有漏洞是否有些不妥呢?这黎阳令现在本就是有罪之人,罪犯的笔录能信吗?虽然审案时的其他人员可以作证,可直接动刑的衙头和衙役可不在?”

    又一个宦党站了出来,此人是刑部侍郎魏良!

    “魏侍郎多虑了,黄大人审案的那些证人,我也审了,他们承认了,是拿钱办事。”这次站出来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刑部尚书杨雄青。

    冷面寒铁,威震贪官,杨雄青虽然清正,但手段狠辣,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酷吏,可怜那些候忠节精心挑选出来的嘴严百姓,不知又有几人断手断脚。

    “呵!谁不知道你杨雄青是一代酷吏,谁人不知道那句“落得杨雄青之手,便是断脚断手”谁知道是不是屈打成招?”

    魏良反驳道。

    “笑话!你魏良手上断手断脚的也不少吧?杨大人手上那些断手断脚的是奸贼,你魏良手上断手断脚的可是忠臣!”

    “谁是奸贼?我看你们才是奸贼!”

    “狗阉党,谁是奸贼谁知道!”

    “你还说你们不是奸贼?你们不清流党吗?李节造反,你们一个个也跑不掉!”

    .......

    眼看着两党越吵越烈,皇帝灵帝却两眼一眯,靠在龙椅上不管不问了。

    三个党首急忙扯着嗓子制止,总算是制止了争吵。

    “吵啊?继续吵。”

    灵帝也不睁眼,手撑着额头,淡淡的说道。

    丞相高合,太傅陈攀,侯忠节三人互相看了看带头跪下了,百官紧跟着跪下了。

    “都跪下干嘛?起来!接着吵!朕喜欢听你们吵!吵,看看你们能不能把北边四州的战事吵平了,南边二州的水灾吵没了,我大黎朝的国库吵充盈了!”

    言必,灵帝睁开了眼睛,头依旧搭在手上,面无表情看着堂下。

    “候公公,候千岁?这候二是你的侄子吧?”

    “是!是老奴的侄子。”

    “朕听说,黎阳城里百姓都说:皇上手里有整个天下,候千岁手里有半个天下,这候公公的侄子就是黎阳城里的天下。”

    老太监猛的将头磕在地上,用带有哭腔的声音祈求道:“老奴知罪,恳请圣上开恩!”

    久坐在龙椅上的灵帝站了起来,大步走到候忠节的身前,躬下身子,恶狠狠的说道:“你是朕的家奴,不要以为朕给你点权力,你就能在大黎朝呼风唤雨了!”

    “老奴不敢!”言毕,又是一个响头。

    灵帝不睬,转身快步走到陈攀,和高合面前,伸手将二人扶起。

    “朕的老太傅,朕的国舅爷!怎么能让您二位久跪呢。”

    吓得刚起身的两人还未站稳,就急忙躬身拱手,异口同声到:“臣不敢!”

    灵帝拍了拍陈攀裤腿上的灰尘,笑着问道:“朕没记错的话,老太傅今年七十有三了。”

    “谢圣上惦记,臣今年却是七十三岁。”陈攀再次拱手。

    灵帝不搭,走到丞相面前,手搭在高合的肩上,笑着看向高合。

    “这就对了嘛,太傅老啦,管不住手下的人了,国舅爷你是怎么回事?”

    可怜二人才刚刚起身,又被吓得跪了下来,五体投地。

    “臣知罪。”

    “老臣知罪。”

    灵帝不搭,大步径直走至长孙纪跟前,正准备伸手将长孙纪手上的奏折拿过来,却被叩首的长孙纪余光瞟见,急忙起身,双手呈奏,待到皇帝接手,头一埋,又叩了回去。

    “好一个五罪,好一个五漏。”灵帝边翻看奏折边自言自语道。

    “黄让,魏良,朕令你们三日之内将在逃衙役和衙头抓回来!抓不回来就把这身皮给朕脱了!”言毕,灵帝扭头久久凝视着丞相身后的高昇。

    “臣遵旨!”二人叩首。

    “杨尚书,刘忠案时你在大理寺任职,这封书信朕为何没看过?”

    不知不觉间,灵帝已经走至杨雄清身旁,杨雄清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再次重重的叩首,嘴里喊着:“是臣的失职!”

    其实满朝文武都知道,当年杨雄清连一个陪审都算不上,要论罪也先是主审,陪审,不论如何都论不到他身上,可事到如今谁敢站出来反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