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清第一女校长 » 第二十八章 后续安排

第二十八章 后续安排

    吕贤钟惋惜道:“不论是吕贤书将父亲气倒、还是他们联络山贼,我们都没有证据。如今山贼又被段大人带走,我们更是连人证都没有了。若是他们死不承认,我们必定会败诉。”

    吕贤锡也面色沉凝:“况且,按大清律例,妇女状告家中长辈者,要先行杖罚;败诉者,同诽谤罪。”

    严慈惊诧道:“女子受了委屈还要先挨打!?这是什么道理!?”

    吕贤锡冷笑:“这就是男人们定的道理!这就是女子永远无法站起来的原因!”

    “唉...”严氏叹了一口气,“世道如此,我们别无他法。”

    严慈问:“那...我们就这么算了嘛?”

    吕贤锡深吸了一口气,满脸不甘,却也只能道:“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严慈又问:“那之后又当如何?”

    严氏叹气道:“反正现下家里的财物也都尽数被搬走了,我们准备早日北上。一来,可以提前准备贤钟的婚事,二来塘沽离天津不远,在那边,贤钟她们也可以多学一点新知识。”

    姐妹几人点点头,一致同意母亲的提议。

    严氏看向吕贤锡,犹豫道:“不过若是留在那边学习,你的婚事怕是要延后了。”

    吕贤锡本就不在意这门婚事,立马点头道:“那就延后呗,我是一定要去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

    严氏道:“既然如此,那肯定要上门去跟亲家知会一声才行。”

    她看向吕贤钟问:“咱们还有多少钱财?”

    吕贤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带着吕贤锡和吕贤鈖两人到后院茅厕的墙角下挖出了一个双层盒子。

    打开一看,第一层叠放着满满当当的银票和地契,第二层则整齐地排列着二十几块小金砖。

    吕贤锡捏着鼻子道:“大姐,你也真是想得出来,竟然藏在这里。”

    吕贤钟笑道:“出其不意嘛。”

    几人将钱财带回房间里,就连严氏都吓了一跳:“你竟然藏了这么多?”

    吕贤钟勾唇笑道:“中秋的时候不就说好了,把家里的现银全都换成银票。”

    “后来我想着多凑一点,就把一些贵重的东西都变卖了,还卖了一部分地契,这才有这么多钱。”

    吕贤锡细细数了一下,光是银票就有三千六百两,再加上黄金和地契,几乎能保证让母女几人富裕地生活百余年。

    要知道,吕凤岐的俸禄一年也就四十五两而已,而像夏意那样的农户人家,一年能赚四五两银子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吕贤鈖笑出声:“那大伯和三叔岂不是什么都没捞着?”

    吕贤钟摇头:“还是捞了不少的,毕竟书是无价之宝嘛!”

    “书?”吕贤锡心头一惊,“长恩精舍也被搬走了?”

    严慈摇头道:“没有,我拦着没给他们进去。当时围观的人很多,有些书生也怕他们搬走,都在精舍附近看着。他们害怕落人口舌,所以也没动。”

    吕贤锡长舒一口气,长恩精舍可是父亲的心血,但...

    “我们要是去了天津,那宅子和长恩精舍怎么办?”

    “宅子回头托给房牙卖了,至于长恩精舍...”吕贤钟一咬牙,“我们赠给六安县衙吧!”

    严氏点头道:“这个主意好,若是县衙能定期开放,既能造福寒门学子,给我们家积福积德;也能让吕氏断了贪念,叫他们占不到一点便宜!”

    吕贤锡有些心疼:“那可是三万册书啊!”

    “好了好了,知道你爱书!”吕贤鈖道,“可是带不走,再多的书也会被人占据,还不如做点好事呢。”

    吕贤鈖又问:“那家里的下人们?”

    严氏思索道:“下人们该走的就走了,阿慈...你是想跟着我们还是想回去安度晚年呢?”

    严慈道:“老身自是要看着大小姐出嫁才放心的!等她出嫁了,我再回乡也不迟。”

    严慈的儿子得了严氏恩典,脱了奴籍,还考上了秀才。

    早些年就曾想接她回去,但严慈念及吕贤满年幼,给推辞了。

    严氏早就猜到了她的决定,又道:“至于夏意,她救了我们,我们便多给些银钱,放她回去吧。”

    安排好这些事,吕贤钟便出门去找县令谈捐书事宜。

    吕贤鈖则偷偷出门给自己相熟的姐妹们投拜贴去了——没办法,家里下人都走光了,只能自己去。

    吕贤锡催着严氏去拿夏意的卖身契,准备明儿自己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不曾想,还没等她告知,夏意下午就主动请辞了。

    后院里,夏意打开手绢,里面躺着几个银元,双手递给严氏。

    严氏笑着将她的手绢包好,推还回去,又从怀里摸出了卖身契递给她。

    “你们俩救了我们母女的命,哪里还能要你的赎身钱?至于卖身契,我们早就准备还你了。”

    严氏又塞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给她,感激道:“另外,这一百两的银票,算是我们的谢礼,多谢你们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替我们送信!”

    夏意推辞道:“太太小姐对我极好,这么做是应该的!我不能要...”

    一旁的吕贤锡假意生气,面露愠色问:“难道我们的命不值一百两吗?”

    夏意一愣,立马解释:“太太小姐都是千金之躯,只是这一百两太多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我...我心不安呐!”

    闻言,严氏和吕贤锡都笑了,严氏叮嘱道:“收着吧,你哥哥这么机灵,回去还能用这笔钱娶个漂亮嫂子呢!”

    夏意迟疑着接过银票,鞠躬道:“多谢太太!多谢小姐!”

    吕贤锡将她扶起,问:“那你回去之后有什么打算?”

    夏意道:“我准备先和我哥去日本人的工厂做工,他们给的工钱高,比种地多多了!”

    吕贤锡闻言有些不悦,日本人能在中国开设工厂无疑是甲午海战的后果。

    父亲曾说过,日本人战争期间在旅顺屠杀了整整四天,除了政府官兵,他们连妇孺儿童都没有放过,遇难的百姓可能有两万余人,可以说毫无人性。

    正因为这件事,吕家所有人对日本人的态度都十分厌恶。

    吕贤锡问:“一定要去日本人的工厂吗?就不能去我们自己开的工厂吗?”

    夏意有些犹豫:“我听哥哥说...朝廷开的工厂里常常打死人...”

    吕贤锡沉默,心中明了:在愚弱的百姓眼里,根本没有国家大义,他们不在意民族,不在意尊严,一心只想让自己活下去,哪里能挣到钱,哪里能吃上饭,就会去往哪里。

    这是国家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若是国家不以愚弱百姓为宗旨,让人们都知礼懂义,那么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入侵之时,岂不是人人都愿为了国家而战?

    而不是像如今这般,争先恐后的去为日本人做工。

    但吕贤锡并没有劝说夏意。

    也许对夏意而言,活下去便要竭尽全力,又哪里会有心情去管国家呢?

    吕贤锡想了想又叮嘱道,“你回去之后也别忘了继续认字,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多读书,你才能越来越明理。”

    夏意点点头:“我知道的,小姐,我会好好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