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清第一女校长 » 第二十九章 拜访汪家

第二十九章 拜访汪家

    第二天一早,严氏买了礼物,带着吕贤锡到了汪家。

    今日小年,原本不算是拜访的好日子,但母女几人思前想后,决定年前出发前往塘沽。

    虽然得在路上过年,但也能早日与舅舅团聚,还能一起过个元宵。

    汪府是当地乡绅,和吕氏如出一辙,也是徽商起家,但经营时间较短,家中基业不够丰厚。

    许是缺什么便越是想要炫耀什么。

    汪府的府邸修建得极其奢华。

    青瓦白墙被他们用带了金粉的涂料绘成了金色,门前立着的蟾蜍也被染得金灿灿的。

    红木大门上刻了一层又一层的彩色雕花,精致繁复;大门之上的牌匾里,立着同样是金色的两个大字:“汪府”。

    吕贤锡的心中有些嫌弃,这样的装潢,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有钱一样,将原本庄重典雅的徽派建筑弄成了四不像,反而显得一点底蕴都没有。

    先前樊姨说自己爱炫耀,自己还不当回事,如今再看到真正爱炫耀的人,吕贤锡才知道,若是炫耀时用力过猛,有多丢人。

    她在心中暗下决心:“我之后还是得低调一点,不然必定也会贻笑大方。”

    同时还有些疑惑:嫁给这样的人家,真的能过得舒心吗?

    汪家的小厮知道她们的来意后,把她们安排在了前厅,进屋通传去了。

    不知为何,吕贤锡总觉得汪家下人看自己和母亲的眼神有些奇怪,似乎都带着点鄙夷。

    她压下心中的不安,和母亲在前厅里等待。

    谁知道母女俩这一等,便是一早上,期间一个人都没来,甚至连茶水都没有一杯。

    眼看就到要中午了,吕贤锡忍不住抱怨:“娘,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哪有这样的待客之道!”

    严氏心里清楚,乡绅最会捧高踩低,之前舔着脸求亲是看中吕凤岐的地位和人脉;但如今吕凤岐去世了,他再捞不到什么好处,自然会冷落吕家。

    想到这,严氏也有些后悔,当时不该为了离得近而贸然给贤锡定下这门亲事。

    但严氏没跟吕贤锡明说,只道:“许是有什么要紧事要忙吧。“

    又过了许久,才有小厮来道:“夫人请二位到后院用饭。”

    吕贤锡的耐心早已用尽,拉着一张脸跟着小厮进了后院客厅。

    汪老爷和汪夫人早已在正位上候着了。

    吕贤锡这是第一次见到两人。

    许是因为要过年了,汪老爷穿着与这汪府的装潢别无二致,他一身大红色的长袍,外面搭了一件镶金丝的黑色马褂,腰带上嵌着金片,看起来颇为喜庆;

    顺着身子往上看,他的眉毛胡须已经花白,两颊泛红,面无表情,看着自己的眼神里带着浓浓的不喜。

    “不是说汪老爷喜欢我才给我送那么多礼物吗?”吕贤锡心中疑惑,“为何今日看起来却如此不悦?”

    她又看向一旁的汪夫人。

    相比之下,汪夫人则和蔼许多,她两眼弯弯,眉间带笑,同样身着红衣。

    头上带着一条镶有红宝石的抹额,旗头左边插着一只牡丹样式的金钗,牡丹花瓣薄弱蝉翼,做工十分精细;右边则戴了两支珍珠步摇,转头时常常碰到一起,叮当作响。

    见吕贤锡打量自己,汪夫人连忙起身,拉住吕贤锡的手,笑道:“原来这就是吕家三小姐,果然国色天香、气质非凡!”

    吕贤锡低下头道:“多谢汪伯母夸赞。”

    严氏则道:“嫂夫人,许久不见,你这气色越发好了,看起来比我都年轻许多!”

    汪夫人比严氏年长八岁,闻言笑道:“哪有那么夸张!不过是日常保养得好罢了。”

    她抚着脸道:“前些日子刚花了十几两银子买了些东洋的珍珠粉,每日用鸡蛋伴着敷面,看来是起作用了!”

    严氏道:“难怪呢!我说嫂夫人这皮肤怎么如鸡蛋一般光滑!”

    “回头你若是想要就找我,”汪夫人道,“我可以给你牵线,让你也买一点。”

    “那就有劳嫂夫人了!”

    “咳!”

    汪老爷轻咳了一声,打断了几人的寒暄。

    汪夫人回头看了一眼他的眼色,脸上的笑容凝滞了一瞬,便招呼着吕贤锡和严氏坐下。

    严氏坐下,又问:“怎么不见子实?”

    子实是吕纤细的未婚夫汪良善的字。

    汪夫人笑道:“那孩子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要和同窗聚一聚。”

    严氏点头表示明了,道:“我们今日拜访,是有要事相商,贤锡...”

    “不急,先吃饭吧!”

    她还没说完,汪老爷便打断了她。

    严氏见状,也只好先压下辞别的事,拿起碗筷专心吃饭。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这一场饭沉默得过了头,让吕贤锡感觉自己像是在吃鸿门宴一般。

    吃完饭,严氏看了看汪老爷和汪夫人的表情,斟酌道:“今日上门...”

    “吕夫人。”

    汪老爷又一次打断了她:“我听闻,你们前些日子被山贼绑架,不知是真是假?”

    严氏点头解释道:“此事说来话长...”

    汪老爷直接道:“那便不必再说了。”

    严氏皱眉,对汪老爷三番五次的打断有些气愤。

    汪夫人见状,连忙打哈哈:“弟妹见谅,我家老爷性子急,说话总是这样,你莫要见怪啊!”

    严氏垂眸冷笑道:“先前我夫君在时,汪老爷可没有这般急性子。

    “我记得你们当初想为大儿子汪忠寻一个差事时,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那时怎么不见汪老爷急性子?”

    闻言,汪老爷和汪夫人的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

    汪夫人皮笑肉不笑道:“吕夫人,往日你们家有凤岐撑着,如今家中没了男丁,吕氏又将你们的家产全数搬走。我真好奇,您是哪来的底气与我们这般说话?”

    严氏不屑:“底气,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

    她道:“我算是看出来了,汪老爷和汪夫人今日是来者不善,也不准备再顾及往日的情谊了,既如此,你们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们听着!”

    汪夫人站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我们要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