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清第一女校长 » 第76章 宴席

第76章 宴席

    诗会就在河北新区的女学校舍举行。

    校舍刚建成不久,崭新的白墙红瓦大楼配着金菊,在冬日暖阳下构成了一副多彩的西洋画,为深秋的天津平添了几分意趣。

    诗会在学校大操场上举办,吕兰清几人为了方便,临时请人搭了个讲台,讲台下用木架搭了两面花墙,墙上是花了大价钱从京城买来的名种菊花。

    太太和小姐们在花墙中间安了座,座位后是几扇雅致的藤条屏风,屏风另一头,依稀可以听到男学生们对诗的声音。

    官家太太们以往都是在自家府邸或庄园里举办诗会,还是第一次在这种学校里参加诗会,她们眸中精光一闪,便猜到了这场诗会的意图。

    尤其是看到了严淑琳身旁站着的吕蕙如和吕兰清两姐妹。

    夫人们平时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私下里有着传递信息的小圈子,闲暇时和闺中密友们聚在一起,道一道东家长,说一说西家短,对天津卫里发生的杂闻趣事了如指掌。

    她们虽未见过吕兰清和吕蕙如,却也听过这两人的大名,打听过这她们俩的消息。

    海关道一位官员的夫人赵氏,几个月前听说吕兰清得了唐总道的赞赏,又听闻她尚未成亲,还动过将家中子侄介绍给她的心思。

    但吕兰清前两个月太忙了,之后又传出了公文之事,再加上赵氏有点看不上她成天在外抛头露面,与外男整日厮混在一起,这才止了结交的心思。

    如今亲眼看到吕兰清,赵氏忽然有一种眼前一亮感觉。

    吕兰清是个北方养大的徽州姑娘,盘亮条顺,既有着北方女子的爽朗,又有着徽州人的精明,两相融合之下,让人觉得可靠又可亲。

    再看吕蕙如,她身量比吕兰清矮了一点,但胜在气质稳重,端庄温和。笑起来的时候活像画像上的观音娘娘,不笑的时候又像是杀伐果断的当家主母。

    赵氏对他们两姐妹的印象很好,又开始观察这个学校,心中暗自琢磨:

    这女学的教习看起来倒是靠谱的,学校修得也挺好,更有总督大人的支持。若自家闺女能在这里读书,也不算太差嘛!

    和赵氏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不少,甚至还有人暗赞起两人的妙思,将诗会安排在学校里,让夫人们好好看看学堂的环境,对女学的抵触心理就先少了三分。

    来参加诗会的小姐们则没有这么多心思,她们听说操场里准备了字谜、投壶等游戏,心思早就从花房里飞了出去,若不是被母亲束在这里,姑娘们早就和二三好友出去玩耍了!

    还有几个一心把诗会当做相亲会的太太,带着女儿坐在最靠近屏风的位置,从屏风的缝隙里偷瞧另一边的少年郎。

    她们的女儿低眉顺眼地坐在一旁,看不出喜怒。

    至于敬业堂的学生们,他们一心以为今日是先生给自己放假,一个个斗诗作乐,好不高兴!

    时间差不多了,严淑琳便和严修先上了台,为这场诗会做了个简短的开场白。

    在座的太太本就奔着结交这两人而来。

    虽然严修目前只是学务部的官员,但谁家还没有个将来要读书的孩子?跟他打好了关系,将来不论是进私学还是进官学都更容易一些。

    等他们兄妹俩讲完,官太太们热烈地鼓起了掌,让整个诗会都因此热络了不少。

    诗会就此正式开始,首先由严修出题,让在座的小姐和敬业堂的学子们作了几首诗,又稍作点评,把他们的诗词评了个一二三。

    严淑琳则带着吕兰清和吕蕙如开始在场内游走,与太太们交流起来。

    她们几人并未急着提女学之事,而是先与夫人们寒暄了一会,又由吕蕙如说了几句漂亮话,把她们说得红光满面,捧得下不了台。

    吕兰清没敢插嘴,她说不来这些场面话,生怕一不小心就坏了大事,只好在吕蕙如说完后举杯与夫人们共饮。

    夫人们都是人精,当然知道她们别有目的,一个劲的互相吹捧,绝口不提别的事。

    主人不说,她们就装作不知道,也来了一套客随主便。

    等寒暄得差不多了,吕兰清就趁着吕蕙如跟夫人们聊得火热,偷溜到小姐们身旁,小声道:

    “除了诗会,我们还在教学楼里准备了宴席和游戏,我们学校的两位外国教习也在那边,想不想去看看?”

    小姐们十四五岁,正值豆蔻年华,又是玩心和好奇心最为旺盛的时候,听到这话,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就跟着吕兰清进了教学楼。

    没错,这才是吕兰清的任务,将小姐们单独带到教学楼,再以入学后的丰厚奖励、有趣的教学课程和她自身的经历,让学生们对入学产生兴趣。

    吕兰清最擅长的就是辩论,她说不了场面话,难道还说服不了学生吗?

    至于夫人和太太们那边嘛,就交给了其他三人。

    这便是她们商讨的“战术”,夫人小姐两手抓,逐个击破,总能说服几个人入学。

    小姐们一个个被吕兰清领走,等夫人们发现孩子不见时,教学楼的宴会已经进行了大半,吕兰清早已和姑娘们聊得火热。

    教室里,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教习正操着蹩脚的天津话,一板一眼地回答着几个小姐的问题。

    大部分的姑娘则围在吕兰清身边,听她讲自己童年遇到的事情。

    吕兰清从童年趣事讲到父亲下葬,又从父亲下葬,讲到山贼绑架。

    她将山贼绑架自己的事讲得绘声绘色,又夸张地描述了山势险峻,山贼凶狠。

    末了,她一拍手,问:“最后,我们总算发现了一条路,可以避开山贼下山,你们猜猜,这路在哪?”

    姑娘们从小在后宅长大,看过最出格的书无非是《西厢记》、《红楼梦》一类的杂文,里面讲的都是些情情爱爱、才子佳人,哪里听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

    见吕兰清故作神秘,她们更是被吊足了胃口,催着吕兰清赶紧讲出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