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野君王 » 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在今天,研究历史,要是能够有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写下来那不仅是极具学术价值,而且也极具现实参考意义。

    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解决匈奴抢劫的办法。

    办法一:有超强的军事力量,来了就打,打的他害怕,打的他心服,打的他远离边境,不敢再来。

    这个办法在理论上是有效的,可是,实践起来是很难的。首先,要在军事上保持对匈奴绝对的优势是非常困难的。别忘了,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孩子生下来就会骑马。骑马射箭,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是他们的乐趣,是他们的生活。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训练一支骑兵,需要很大的成本。要招募体格好的人员,要买进战马,要有大量的后勤补给……

    中原王朝训练和供养一支骑兵,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匈奴人呢,要打仗了,吆喝一声每个成年人(甚至是未成年人)跨上战马就是勇猛的战士。而且,他们打仗不用动员,听说上战场了,每个人都非常主动,甚至激动。要知道,进入中原地盘,粮食、财物、女人,抢着就是自己的。

    中原王朝要动员一场战争那就复杂了,要出动数量占优势的军队,紧跟其后的是粮草器械、各种补给等大量的后勤工作;战场上各部之间必须有好的协作,稍有不慎,人员优势就荡然无存,会被人家各个击破。战后,对有功的要有封赏,对阵亡的要有抚恤……

    总之,对匈奴来说,打一场仗就像一次旅游;对中原王朝来说,每一次的战争,都是对国力的巨大消耗。这样的消耗常常是动摇国家根本的,国家物资消耗多了,就要向老百姓摊派,加重百姓的负担。百姓如果不堪重负,就要起来造反……

    中原王朝,没有长期积累的雄厚国力,是打不起仗的;要积累国力,需要有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环境。而政治清明、国家安定这个条件,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看起来,武力解决是很困难的。这个办法中原政权不断使用,在国家强盛的时候,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办法二:和亲,送财物。这个办法也是常用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不解决根本问题。送给他们一位宗室公主,他们也不会把你当做真正的亲戚;就算是亲戚,在利益面前,这点关系也不值一提。至于送财物给他们,你送多少才满足他们的需要?你送的满足不了他们,他们还是觉得抢更实惠。所以和亲和纳贡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办法三:教他们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同时与他们开展贸易。这个办法如果实行,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使他们不用抢就能得到丰富的商品,似乎可以一试。不过这样做也有很大的危险。这些边远部族,不懂得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他们的产品单一,经济搞不上去,只能依靠军事优势抢掠。如果他们能够发展农业,又掌握了手工业技术,同时还可以与中原进行贸易,他们就会建立起强大的政权。那样,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大。中国的边远部族长期以来一直侵扰中原,却不能形成与中原形成碾压之势,就是因为他们技术上的劣势。一旦他们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就可能形成对中原的碾压势态。

    所以,一个没有被天道教化,不能敬畏上帝和爱人如己的民族,单单拥有武力就非常可怕,如果再加上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技术,那就更可怕了。看起来这个办法也行不通。那我们看看下边这个办法。

    办法四:信仰文化的教化。可以通过教化把边远部族的野性去掉,让他们保有人性。这个办法要实施起来是困难重重的,也是复杂无比的。但是,真能做好的话,确是有效的。

    事实上,一个拥有先进文明的民族有责任去教化周边那些未开化的民族。上古的先贤们,像尧、舜、公刘、古公亶父、文王等人,他们都致力于教化部族,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建立的国度也是随着他们的教化范围的扩展而扩展。

    到了孔子和孟子的时代,他们虽然在极力推行天道仁政,但是却因为忽略教化偏远部族而没能实现建立理想国度的愿望。从汉朝一直到近代,“教化”,这个最仁慈、最有效的方法已经被中原人彻底丢掉了。中原人在文化上欠着周边部族的债,这些部族像一群讨债的一样,一直在侵扰中原。他们打进中原,抢夺财物和人口,占据中原的土地,在这里建立政权,使中原人付出血与泪的代价,被动地对他们进行教化。

    教化万邦,这是先被教化的人对还未被教化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先贤们做得好,他们的国家就建立的好。儒家留下的经典《大学》也告诉了后人,要承担起教化万邦的使命。“明明德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原王朝要是承担了这个文化使命,就避免了一次次被边远部族侵扰,避免了一场场血流成河的悲剧。可惜,在当时,一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人能够看明白这个明明记载在经典上的话语。导致了中原王朝不间断的血泪历史。为什么中原人看不明白教化万邦的重大意义?答案是,不想看明白!教化万邦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你进入异族,要像仆人一样地服侍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接受你的教化;你穷毕生之力的服侍,或许能够教导一大群人,开启他们的文明,这虽然是功在千秋的事业,但是果效要经过好多年才能看见。不仅不能得到眼见的利益,一不小心,引起未开化民族的误解,小命就搭进去了。如果你要去执行教化万邦的文化使命,面临误解,那人家要杀你的时候,你还不能反击;如果你要杀了他们,就很难再取得他们的信任,来教化他们了。

    这样,民间的读书人都谋求在中原建功立业,赚取荣华富贵。官方是“肉食者鄙”,在边远部族强大的时候,就防守;在边远部族弱小的时候,就剥削;从来没有平等地来对待他们,更不会像仆人一样来服侍他们。所以,教化万邦这关乎中原国运的事,就一直没有人主动地去做。忽略文化使命,不但使中原文明常常遭到致命的打击,给中原百姓和边远部族带来沉重的灾难,也使中国失去了把那么多长久以来没有文明、没有政府的边远部族纳入中央政府管理的机会;使中国失去了很多地土。只懂得动用军事手段,而不心存爱护地对他们实行文明的教化,使中原政权长久以来面对边远部族的威胁,与他们关系紧张,失去对他们的管辖权。到了今天,有些边远部族行政上属于中央管理,但是在文化上仍然没有与我们认同。没有文化上的认同,相处起来就有许多困难,其实他们原本应该是我们的弟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