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野君王 » 第九十章

第九十章

    章武(刘备的年号)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岁。刘备的壮志未酬,成为中国人的千年遗憾!建立太平盛世、恢复大汉的辉煌,是中国人寄托于刘备身上的梦想。

    刘备去了,承载这梦想的人成了诸葛亮。诸葛亮自受托以来,对国家的内政、外交、边患、民生、同僚关系等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事没有一样不尽心的。安排好国内的事情,诸葛亮就出师北伐。尽管国力薄弱、道路难行,困难重重,诸葛亮从来都是信心满满地出兵北伐。一次失败了,就回来准备下一次,从来没有打算偏安一隅,从来没有放弃复兴汉室的梦想。

    许多人劝他不要再北伐了,以小击大、以弱击强是不可能能获胜的,但是诸葛亮不为所动,那些劝说者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知识和口才都不足以说服诸葛亮;反倒是诸葛亮以其克己奉公、殷勤自律的品格,博古通今的辩才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挡住了包括皇帝刘禅在内的反对者;使北伐中原成了蜀汉的“政治正确”。

    尽管是诸葛亮智力超群、忠诚无私又以身作则,也最终没有北伐成功,反而在五十四岁的时候积累成疾,病倒在军中。

    诸葛亮卧在军床上,本来打算出去巡视一遍军营,可是努力了几次,竟然没有力气起身。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再不能带领军队进伐中原了。这么多年来,他凡事亲躬,常常是废寝忘食;他也知道这样下去生命必不长久,他也想放松一下休息休息;但是每当想起肩上的重任,每当看到各处的事务都需要忠心又有智力的人来处理,他就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做事;本来他觉得自己年龄还不大,还可以再劳苦些年;可是没想到,才刚刚五十多岁,这生命的灯油就要耗尽了。唉,生命竟是如此短促!

    回顾自己的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北伐成功复兴汉室,没能为天下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而今,天下还在纷乱,百姓还在受苦,苍生都在期盼太平盛世的到来。太平盛世啊,你要何时才能来到?一个忠诚之士尽心尽力地苦战了一生,也不能得到,你要怎样才能来到?

    从幼年开始,诸葛亮一直都非常自信,他觉得自己的才能不逊于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管仲;不逊帮助弱小的燕国强大起来,并几乎吞并强大齐国的乐毅;他觉得只要给他机会,让他站在历史的舞台上,他完全有能力带给天下一个繁荣、富强、统一的太平盛世。可是,自从刘备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舞台有了,君主也对他充分信任,同僚和百姓也都极力配合,自己也竭尽全力地奋斗,怎么就到死也没有成功呢?

    一直都很自信的诸葛亮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思来想去开始迷茫,开始不自信,他想找一位智者为自己指点迷津。他听说先主刘备在临终前得到过一位高人的指教,不知道即将辞世的自己能不能得到那样的高人指点。

    正在思想之间,忽听帐外小校说话:“哎、哎,这是中军大帐,怎么允许人随便进来!”

    另有一个声音洪亮而清晰:“你们丞相不是虚心求教吗?你们告诉他,施教者来了!”“施教者,你口气也太……”

    “快,快请他进来!”诸葛亮连忙吩咐身边小校,请来人进来。

    进来的是一位老者,须发皆白,面色红润,一袭白袍。诸葛亮觉得身上有点力气了,想要挣扎着起来。老者摆摆手道:“不必起身,你还是躺着,节省体力;我说话你用心听就好。”

    诸葛亮吩咐人给老者看坐。老者坐定之后,诸葛亮说道:“亮不才,自幼读书寻道,志在辅佐明君、匡扶天下,拯百姓于水火,还苍生以太平;奈何智术短浅,奔波一生,却没能遂愿;心内不甘又苦思无解,还望先生指教。”

    “难得你有寻道的心。”老者道,“在你心里道重要还是术重要?”

    “道为本,术为末;道是目标,术是手段,术为道用;道定然比术更重要。”诸葛亮答道。

    “你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在你看来管仲、乐毅更接近道,还是尧、舜、文王、姜尚更接近道?”老者问。

    “自然是尧、舜、文王、姜尚更接近道。”

    “那为什么不以他们为师,效法他们,反倒以管、乐自比,效法管、乐呢?”

    “我觉得尧、舜、文王、姜尚他们离我们太遥远了;一则恐怕我效法不了他们,二则觉得以他们的方法获取成功不如效法管、乐更快——人生苦短啊!”诸葛亮叹道。

    “此言差矣!”老者说,“真正寻道者,以道为至宝;行道只有肯与不肯,没有能与不能;所谓不能者,是不肯也;何来效法不了之说。至于快慢之说,你没有听说过‘欲速则不达’吗?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到后来桓公却饿死在深宫;乐毅辅佐燕昭王攻破强齐,几乎灭掉齐国,但是后来却逃亡赵国;这两个人都能成功一时,最终却是惨败,这样的‘快’,真能称得上‘快’吗?文王、姜尚慢,历时几十年、经过两代人,却开创周王朝八百年基业,这样的慢,算是慢吗?文王、姜尚以道定天下,看起来慢,却是快;管仲、乐毅靠术建功业,看起来快,却是不达呀!”

    “先生看问题真是居高而望远,深入又精准,亮实在叹服;只几句话就让我看到我的错误,我实在是注重术而不注重道,本末倒置;只恨没能在年轻时受教于先生,如果我早年跟随先生学道,见识一定会更超越。唉,可惜!”诸葛亮又是一声叹息。

    “你早年也是有老师啊!”老者道,“大道充盈于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向人传道,只要承认自己的有限,谦卑就可受教——你可以以古人为师,虞舜、文王、姜尚都可以作为你的老师;孟子说:‘你穿尧舜穿的衣服,说尧舜所说的话,做尧舜所做的事,你就是尧舜’;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若愿意受教,那么多先贤都可以作你的老师啊!”

    “是啊,是啊!”诸葛亮像一个谦卑的学童,连连称是。继而请求道:“请先生怜恤我即将辞世,精力不足够让我想到更多问题,请您照着我所短缺的给我教导。”

    “除了以古人为师,你还可以以史为师;如果你能以史为师,马上就会调整你的一个错误思想——正是这个错误的思想,遮盖了你的智慧,拦阻了你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