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鬼主沉浮 » 第六章 采葚沥水边

第六章 采葚沥水边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是温暖的季节,屋外和煦的微风像是情人的手,柔软温馨;更映衬出屋内氛围的紧张。

    “砰”的一声,丰氏把一盆肉汤猛地放在桌上,然后用恶狠狠的目光盯着刘恒杼。而自知理亏的刘家二郎低着脑袋,不敢直视母亲,只能不停的往嘴里扒饭。

    “爹娘,大哥,我吃饱了。”刘恒杼快速吃完饭,讨好般的向家人打着招呼。自从刘恒杼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肥皂开始,他的家庭地位愈加低下。

    明白儿子意思的丰氏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赶紧滚,免得老娘看见你心烦。”这个孩子打小就不让人省心,以前隔三差五就出去惹是生非,自打那次被人打了一顿后,好不容易不出去惹事了,结果开始祸害家里,一天天的净捣鼓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随着丰氏话音落下,心里惦记着实验的刘恒杼如逢大赦,一溜烟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继续自己的赚钱大业。

    “娘,今天大米和我说河边的桑果都熟了,现在有好多好多人都去摘果子去了,你也带我过去好不好。”梧桐摇晃着丰氏的手臂,脸上撒着娇的姿态,让丰氏的怒气消去不少。她三十多岁才生下梧桐,对于这个小女儿可是疼的紧。

    “好好好,你个小馋鬼。”丰氏溺爱地捏了下女儿胖嘟嘟的小脸,感慨地说道:“说起来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就到四月底了。”

    桑果,就是桑树的果实,也称桑葚。沥阳郡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说法,吃桑果是沥阳人的饮食习惯,而且桑葚还可以用药。《本草纲目》中记载:“桑葚捣汁饮,解中酒毒、利水气、消肿、滋阴补血,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故此往年这个时候,丰氏都会带着女儿去采摘些桑果,一来给女儿解解馋,二来余下的果子也可以送到医馆入药。只是这次她不打算自己带女儿去了,只见她把目光投向刘恒杼房间的方向,有了更好的人选。同时在心里暗暗想到:看来得给恒杼这个混小子找点事情做,不然家里的猪油可经不住他这么糟蹋。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四月是非常适合踏青旅游的时间,气候温顺,风景怡人。这不在沥阳城南,沥水之畔,就有一匹红鬃马慢悠悠的走在河边的官道上。只见马背上驮着两人,后面是一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剑眉星目,下巴略带着些婴儿肥。只是这会脸上带着几分不愉的神色。少年怀抱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娃,扎着两个羊角髻,胖嘟嘟的脸庞,煞是可爱,怀里抱着个篮子。

    这二人正是刘恒杼与妹妹梧桐,应了母亲丰氏的吩咐,来采桑果的。

    “二哥,二哥。快、快下来,这边有好多桑果儿。”女童坐在马背上,不停的扭动小屁股,想要下马。只是短胳膊短腿的,够不到马镫,只能不停向身后的少年催促。

    “别吵吵,我看着呢。二哥既然答应了给你采桑果,就不会食言的,你当我像刘恒机那般言而无信吗。”

    古诗有云: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只是沥阳郡并不养蚕,所以当地人是不摘桑叶的,但是会采摘桑葚吃。而在沥水两岸,便种满了桑树与柳树。每年的四五月份,桑葚成熟之时,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孩子在家长带领下来河边游玩,采摘桑葚,也算是沥阳城一景。

    刘恒杼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早就过爬树摘果子吃的年纪,而且心中惦记着实验,本来是不愿意出来的。无奈家有幼妹,好吃且笨,还不会爬树。家里父兄皆要在医馆忙碌,刚好丰氏也不想刘恒杼继续在家糟蹋东西,便拿着扫把将刘恒杼从房里赶了出来,让他带梧桐出来玩,顺便摘些桑果回去,既可以给妹妹解馋,还可以拿到医馆入药。

    刘恒杼虽然不大愿意,但是经不住母亲的棍子,无法只好不情不愿的带着梧桐来到这沥水河旁。只是两世加在一起差不多四十多岁的年纪,实在是没法子和那些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一起去爬树,抢那桑果,太丢面儿了。在馋的流口水的妹妹一路的唠叨声中,又往西走了数里地,直来到这没什么人的地方才停了下来。看见四周游客寥寥,刘恒杼翻身下马,然后把梧桐从马背上抱下来,嘱咐好妹妹不要乱跑。刘恒杼把篮子用绳子系在腰上,找了一棵二十米多高桑树,手脚并用,轻轻松松地爬了上去。不得不说,虽然只是处在打熬筋骨的的锻体阶段,但是力量,速度,灵敏度都远超前世,这爬树能够和猴子一样快。

    先摘一颗籽粒饱满,乌黑发亮的桑葚尝尝味道,嗯,不错,又甜又多汁。看着下面望眼欲穿的梧桐,刘恒杼故意发出啧啧的声音,馋的梧桐在树下又蹦又叫,像是一只胖青蛙,逗得刘恒杼哈哈大笑。而后,心情舒畅的刘恒杼干脆折断一截树枝,直接扔给梧桐,让她在下面开吃,免得其不停聒噪,吵的人心烦。

    因为远离了大部分的人群,这边的桑葚没有被怎么采摘,留存的很好。毕竟在沥阳城内可不是每家每户都有马匹的,大部分人都是出了城选择就近的地方采摘些桑葚。

    故而兄妹二人没花多少时间,便已经收获满满。刘恒杼先是把带来的篮子装满,这是带回家里的,然后又从树上折下两节挂满桑葚的树枝递给梧桐,解解她肚子里的馋虫,一切搞定后,刘恒杼带着妹妹漫步在水边,放松下身心。

    二人寻了个平坦的斜坡,惬意地躺了下来。入眼所见,一片绚丽美好、如花似锦。斜坡下面浩浩荡荡的沥水自西向东奔流而来,在沥阳城西开始,河道变宽,水势渐缓,养活了沥阳城数百万的人口。宽阔的水面上不时有满载货物的大船经过,甲板上的水手引吭高歌,唱着不知名的曲子,惊起水里的鱼儿纷纷跃出水面。而这时一直徘徊在河水上空的白鹭便会俯冲而下,长嘴一饮,从水中叼起鱼儿,然后展翅高飞,直入青云,只在水面留下阵阵涟漪。人、鱼、鸟各自为自己生存而努力,一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繁华景象。举目眺望,姿态万千的云彩倘徉在蔚蓝的天空,悠闲的像是春游的姑娘,让人顿感宁静。

    说起来自从穿越来到历阳郡,刘恒杼还没能好好地欣赏此界的风光。往日里不是忙于修炼,就是奔走于坊市间,为开脉而奋斗。他努力地想要修炼有成,渴望融入到这里,不愿意作一个局外人。虽然表面上看,刘恒杼在融入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是他知道在自己心底总有一丝隔膜把他与这个世界隔绝。而今天被母亲从回家强制出来,置身于这绿水蓝天之间,聆听沥水涓涓作声,呼吸着夹杂着青草芬芳的空气,刘恒杼感觉心旷神怡,就连心里地那层薄膜好像被戳开一个洞来,变得更亲近了。果然事情还是需要顺其自然,强求不得!

    只是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总有人会煮鹤焚琴,做出那大煞风景的事来。

    “二哥,我们去捉鸭子好不好?”

    十来岁的孩子总是精力无限,根本闲不住。这不刚把手里桑葚吃完的梧桐,随意抹了抹嘴巴,浑然不在意满脸的乌黑,就从怀里掏出刘恒杼送她的弹弓,对水面上的一群野鸭子蠢蠢欲动。

    “不好!”

    沉醉于此刻难得的宁静,刘恒杼想也不想,一口回绝了妹妹的建议。那把弹弓是刘恒杼专门给梧桐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丰氏分心,这样就可以无暇顾及自己,不会老念叨自己拿家里猪油的事。关于这个目标,梧桐完成的非常好——无论是天上的鸟,还是巷子里的家禽,只要她看见了,就得给一个弹子,试一试准头。在这段时间里,可是给刘恒杼分担了不少压力。

    “为什么,你不想吃鸭子肉吗?鸭子肉可好吃了。”小脸蛋被桑葚汁染的乌黑的梧桐喉咙明显抽动了一下,是咽口水的动作。

    “不想吃。”刘恒杼意简言赅。自己现在手无工具,除非那群鸭子靠的很近,不然根本打不中,更遑论去抓了。

    “哼,那等我捉到了,一点肉都不给你。”梧桐气呼呼地跑开,来到水边,举起弹弓,捡起几个石子弹丸,对着野鸭子射去,突出的就是一个人虎胆大。

    咻、咻、咻。。。

    梧桐一连打出好几个弹丸,只是这准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野鸭子没打着,反倒激起其野性。有几只体型较大的野鸭子看见岸边的猎人矮小,不仅没有被惊走,反而扑腾着翅膀,呱呱呱的叫着,排着排冲向岸上。竟然打算上岸把人啄上一口,这下可把梧桐吓得哇哇大叫。

    咻。。。

    就这时,一块杏子大小的石子夹杂着风声,“咻”的一下,正中离梧桐最近的一只野鸭子的脑袋。把它从空中打落,扑腾几下后便一命呜呼了,剩余的野鸭子也是受到惊吓,扑腾着翅膀逃开了。

    扔石子的正是刘恒杼,要知道这里飞禽野兽可是凶得很,他怎么可能放心梧桐一个人去打鸭子呢。此界人族势弱,只能依托城市、村寨生存,野外之地大多人迹罕至。故此那些个飞禽野兽不仅不怕人,而且要是发现力弱的,说不得就要上来斗上一斗。

    也就是此处距离沥阳城不远,野鸭子数量不多,不然要是碰到成群结队的飞禽,便是刘恒杼有修为在身,也只得逃跑。

    “呀,二哥你好厉害,一下就把这只鸭子打死了。”小孩子总是记吃不记打,刚刚还被吓得不轻的梧桐看见野鸭子倒地,迈着小短腿就要前去收获猎物。

    那只鸭子是鸭群中最大的一只,起码有十多斤重,梧桐很是费力的才把它拖了过来。而刘恒杼看着野鸭翅膀上光亮的羽毛,心中泛起一个新的念头:或许自己后面实验不用再从家里偷猪油了。

    想到这里,心情大好的刘恒杼摸了摸妹妹的脑袋:“嗯,你这个诱饵也做得不错。不然我也打不中,走回家吃鸭肉去喽!”弯腰把梧桐抱上马,然后把鸭子和装桑葚的篮子绑好,披着夕阳,一路向东,慢慢骑行。

    夕阳西下,干饭人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