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靖南旧事 » 第三十二章 善后

第三十二章 善后

    腊月二十三,小雪。

    今日是小年夜。

    因今年最后一批苍龙舟都陆续回来了,朝歌城这一个月的往来交通都是依靠陆路,所以消息比平日里要晚许多。

    李玄烛知道今早会从北郡传来一些消息。

    在当上国君后他仍坚持了每日只睡两个半时辰的习惯。

    此刻,天色尚早。他正在烛火下看着刚送达的一批条陈和邸报。

    他昨天就差人通知了首辅齐桓还有刚回朝歌几天的顾准一起来参详。

    顾准一般是不参与政务讨论的。

    只是,这两日李玄烛觉得北郡的一些消息让他有点心神不宁,可能会涉及什么需要顾准在身边给出一些看法。

    李玄烛在当上国君之后,便把钦天司交给了李氏家族一批精通天文和卜算的老者打理。

    但是多年的星官生涯,让他仍保持着异乎常人的敏锐感知力。他觉得北郡那边不太正常。

    清晨,在皇宫的甬道上,齐桓遇到了顾准。

    “顾都尉,此次去北郡,一路辛苦了。”

    “办公差乃份内之事。这次去还与齐大先生喝了一场酒。”

    “小儿是在北郡,昨日还来了一封家书,今日正好一并给陛下禀报。”

    两人一路聊着,不觉就来到了国君办公所在——勤政殿。

    李玄烛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把北郡的消息、邸报分类看了一遍。

    粗看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直到他看见登州府尹周辙的条陈时,顿时找到了内心的隐隐不安来至于哪里。

    他见齐桓和顾准一同进殿,就让二人按照往日的习惯,分别陈述了各自对北郡近一月以来各种政事的看法。

    二人都说完了。

    李玄烛不紧不慢地表扬了顾准此次北郡之行办事妥帖,齐大先生一年来的皇商队伍带得好,替国家赚了不少银子。

    二人跪在殿内,埋着头,听着。

    他们心里都清楚,今日被叫到勤政殿不是来接受表扬的。

    “早上我看了北郡的条陈,其中有一条是参钦天卫的,你们想想该是哪个州府啊?”李玄烛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属下确实想不出来,还请陛下赎罪。”齐桓忙磕头谢罪,这种事他不敢妄言。

    “既然,涉及我钦天卫,那属下便大胆一猜,可是登州?”顾准阴沉着脸问到。

    “嗯,是周辙上的条陈。说你钦天卫目无法纪,在登州意欲伤害他的孩儿和一个他新认的干女儿。”李玄烛不动声色地说。

    “这是个误会,在登州时,已当面向周府尹及夫人解释了。当时齐大先生也在场。”顾准沉声说到。

    “我只是奇怪,钦天卫奉陛下的命令监察百官,此前在登州亦是有所行动的。周辙夫妇在整个靖南是以养气功夫出名的,这次怎会如此不依不饶?”顾准继续说到。

    “那你认为他为何今日如此大的转变?”李玄烛感觉自己快要找到答案了。

    “我觉得是和周辙夫人新收的干女儿有关。向天歌非常疼爱这个女娃,齐大先生也是。”顾准看向了齐桓。

    “是的,昨日收到了齐霁的家书,他也专门给我说了这个事。那是他旧友的女儿,去年在登州时便觉得投缘,今年去了,也是经常带着那个孩子在身边。”齐桓小心地回应着。

    “那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得到这么多贵人的垂怜。那向家与齐霁因为这个缘故走得很近了吗?”李玄烛单刀直入。

    “并不曾,只是向天歌还有她的儿子与那女娃亲近些。”顾准如实回答。

    “陛下,小儿是恪守本分的,不会做出格的事,如果真有什么,肯定是被人利用了。”齐桓忙顺着话头解释道。

    “昨日的邸报里说,登州还出了件奇事。有百姓看到在蓬莱渡口那里似有人飞上了天,还传出了巨大的破空之声。”李玄烛看似不经意地说着。

    “确有此事,当时齐霁便在现场。他在家书里也给属下说了这个事。”他站直了身体,看向李玄烛。

    “他说那日是他带着几个孩子特请钦天卫通融之后,在蓬莱渡口边的芦苇荡玩耍。渡口终年四季如春,突然窜出来一条蛇,要咬向天歌的干女儿,他和周辙之子一时情急,都往那孩子那边冲,两个人都发力,力量叠加,便把两个孩子冲上了天。”

    “原来如此,”李玄烛似乎相信了齐桓的描述,继续说到,“那便能看出两点,一是周辙的儿子力量惊人,冲撞之下竟不输齐霁。二是这两家当真都疼爱那个女娃。可以把自己陷入险地去保全她。那个女娃是谁家的孩子?”

    “陛下,向天歌之子确实力气惊人,那日在茶肆便能举起五百多斤的几案抵挡箭矢。那个女娃是登州府一个陈姓书吏的女儿,叫陈安之。”顾准马上回报。

    “嗯,陈安之,好名字。既然都说清楚了,此事就此作罢吧。”李玄烛淡淡说道。

    收到书信的不只齐桓还有向大将军——向礼和皇商队伍在朝歌的管事。

    前一封是向天歌的家书。她在信里给大伯描述了儿子周观衡在蓬莱渡口展现的惊人天赋,希望年后能挑选向家军里出色的教头到登州教导。

    信末也顺便提了一下,自己新收的干女儿正拜唐云为师,学着唐门功夫。

    向礼看了信,觉得老怀安慰。

    他从向天歌嫁人以后,就一直犯愁向家军后继无人。

    这个出色的外孙简直是上天赐给向家的宝贝,一定要好好的栽培。

    给皇商管事的信是齐霁写的。

    他交代了一下年节时的一些大的买卖,并告知了自己还要在登州逗留一段时间。

    信里还夹着七点亮晶晶的小碎屑,不在夜晚时分根本看不出来。

    这便是齐霁需要他们秘密准备晶石的信号。

    七点便是代表需要七块,虽比平日给登州的多出一倍多,但是他们只管准备,秘密送达,其他的一概不知。

    “你觉得李玄烛会有什么反应?”陈元吉和齐霁在郊外的宅子里做着最后的收拾、准备。

    “今日所有的消息都已送达朝歌了,既然那边没有启用秘术通知鹿鸣,就表示蓬莱渡口之事可以暂时揭过了。”齐霁分析道。

    “也只是暂时,李玄烛一定注意到安之了。”陈元吉一如既往地担心那些潜在的风险。

    “确实会。但是他已不知你我往日身份,安之也还只是个不到六岁的稚童。他只是注意,暂时不会再有大的动作了。”齐霁对目前的情况倒是不太悲观。

    虽然这几日,他们让安之暂时停止了凌波微步的修炼,但是她在体力和耐力上的持续提升,仍让齐霁感到了欣喜。

    很多事都按下了暂停键。

    但是齐霁相信,好的、坏的都终将继续,有时候可以选择未雨绸缪,有时候需要迎头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