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之帝国风云 » 第一章 益州之变

第一章 益州之变

    ……

    汉历兴平元年年,公元194年,四月初三!益州成都。

    时值四月,益州之地早已入春,本该是春暖花开,暖阳普照的时节,但此时,成都的气候却显得有些反常,比往年更为寒冷。

    加上益州一地水气充足,那种寒冷便变成了能浸入骨髓的阴冷,成都内的不少贵人此时尚穿着皮裘,在府中靠着火炉取暖。

    只是,相比于身体上的冷感,成都内益州众臣的心中却像有积雪融化般,散发着一阵阵寒意。

    就在三日前,益州牧刘焉的两个儿子,左中郎将刘范、治书侍御史刘诞因与侍中马宇、种邵等人密谋诛杀李傕、郭汜等人,计事不密被李傕、郭汜等人察觉,斩杀与长安!

    此时,又恰逢绵竹县发生大火,刘焉所在的州牧府以及刘焉所制造的马车也被大火烧的一干二净,四周民房亦遭受了无妄之灾。不得已,刘焉只好将州治迁到成都,途中刘焉担忧灾祸,又听闻二子被杀,怒火攻心,竟一病不起。

    但就在众臣前去探望的时候,身为议郎的庞羲却将众臣挡在了将军府外,言“刘焉此时需要静养,此时任何人不得打扰。”

    庞羲因为护送刘焉的孙子入蜀,是刘焉极为信任之人,被委任中郎将一职,刘焉将益州一切文武之事尽皆委之,威望深重。

    他出面阻拦众臣入内探望,大家心中虽然有所疑虑,却也渐渐退去。

    就算此时不退去又如何,庞羲利用职务之便调来了城外驻军,将将军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众人就算不惧怕庞羲,还能不惧那将军府外几百把闪着寒光的横刀吗?

    不仅如此,庞羲还命三千军士在城中巡逻,敢有私自串联者,行踪诡异者,结伴游行者,皆一应拿下关入大牢。

    偌大的成都在刘焉被送入州牧府后,已经成为了一个偌大的军营,还是那种战时戒严的军营。

    庞羲此举虽是为了稳定城内局势,但也恰恰也从侧面透露出了刘焉此时的伤势绝不乐观,甚至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刻。

    否则庞羲的反应不会这么大,他的胆子也不会这么大!

    想到这,益州众臣的心中,寒意更甚。

    那可是益州众臣的主心骨呀,整个益州的擎天柱,若是他有所不测,益州何去何从,他们又何去何从......

    ....

    成都州牧府。

    在距离刘焉寝室不远的一处房间内,正有一位年轻男子坐于榻上喃喃自语。

    他身长七尺,鬓若刀裁,眉如墨画,五官棱角分明,配上他那双如星曜般的眼睛,整个人显得俊秀非凡却又英气勃勃。

    在这寒冷的天气中,他仅仅身穿一件薄衫,沉浸于思索中的他,似乎感觉不到任何寒冷。

    坐上榻上的这名男子,正是刘焉的第三子刘瑁。

    “怎么办,还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父亲的心意......”

    只是旁人不知的是,此时的刘瑁身体中住着一位来自于一千多年后的灵魂。

    正因为来自后世,刘瑁才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有着旁人所不知的清晰感。

    中平五年,刘焉正式统一益州六郡,在任期间,又平定了犍为郡太守任岐及之前有拥立之功的贾龙,一时间,无一人能做刘焉敌手。

    志得意满的刘焉,生出了逐鹿中原之心。

    他本意趁中原大乱,各路诸侯互相讨伐之时,进军中原,以此向天下诸侯宣告,汉室神器,益州刘氏也有志分一杯羹。

    可恰在此时,正在积极筹备兵马粮草的刘焉,却因为一场天灾人祸,而一病不起,竟就此撒手人寰。

    不仅导致他逐鹿中原的梦想破碎,自己还因此断送了性命。

    历史上,在刘焉弥留之际,他听取赵韪、庞羲的意见,力排众议,择刘璋提领益州,益州从此进入了刘璋的时代。

    这是东汉末年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只是本该是书里记载的事情,刘瑁现在正在亲身经历着。

    那个重要的转折点,就发生在今日!

    刘瑁是半月前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半月前是原主大婚,原主高兴之下饮酒甚多,酒醉不幸落水。

    被随从救起来后,生了一场大病,也因为这场大病原主一命呜呼,而一位后世的大学生灵魂得以入主这具身体。

    本来来自后世的刘瑁是知道这场巨变的,只是刚穿越来那会,他因为养病,整日昏昏沉沉的。

    旁人都只唤他“三郎”,凭这两个字他又如何得知自己有个那么牛逼的父亲。

    刘焉倒也是来探望过几次,只是他来不可能来做自我介绍呀。

    而且因为事务繁忙,刘焉每次来也只是安心宽慰几句就走。

    刘瑁那时因为刚来到此世,对此世的一切都很陌生。

    他性格谨慎,在接受穿越是事实而不是梦后,秉着少说少问多观察的原则,正在默默汲取着一切能汲取的知识。

    至于像一些穿越前辈那般,开口就问,还每次都能问中想问的事,刘瑁自认为做不到,他的性格也不会容许他这样做。

    知道这身真正的身份还是在数日前,只是知道身份了又如何。

    刘瑁不可能直接跑去跟刘焉说,绵竹将要发生大火,两位哥哥也会被李傕、郭汜所杀,你也会因此而丧失生命,这种事正常智商的人都做不出来吧。

    至于提醒刘焉要注意身体,庞羲每日都要提醒好几遍。

    庞羲在刘焉心中的分量极重,连他都无法规劝,何况刘瑁呢?

    刘瑁毕竟是刘焉的儿子,而不是他的父亲。

    在知道自己的身份后,刘瑁并非毫无作为,他想救下刘焉的性命,一个是因为刘焉不死,对于益州来说,对于刘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另一个是因为在穿越来的这段时间内,刘焉虽探望次数不多,但为他四处求延名医,而且每次来探望的时候,那种言语中的爱护关怀是很重的。

    有一个又有能力又疼爱他的父亲,刘瑁又岂能坐视他遇险。

    也许可能还有原主本身的情感在影响着刘瑁吧......

    他知道刘焉无法规劝,因此暗地里曾旁敲侧击提醒过母亲费氏几次,费氏也因此劝过刘焉,但没想到,历史该发生的事情,今日还是发生了。

    可惜刘瑁并不清楚绵竹大火具体是在哪一天发生,如果知道的话,他肯定会阻止这一场大火。

    只是现在看来,刘瑁也明白了,真正害死刘焉,是刘焉觉得自己有称帝之心,上天降下大火以此来惩罚他,是故,忧愤而死。

    性格不变,任何外力影响,终究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