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之帝国风云 » 第二章 争上一争

第二章 争上一争

    ……

    既然事已至此,刘瑁也不是那种一味只知道叹息的人,现在面临的是在这场巨变中,他该做出如何抉择。

    历史上,刘焉是选择了刘璋作为之后的益州之主,很多人以为刘璋继位是顺理成章,得到了益州群臣的拥戴。

    但是刘瑁前世曾在史料文献记载中看到,“焉临卒,属意瑁,韪以璋温仁当继大典,而焉呼璋,配以印绶。”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益州群臣以刘璋性格温和、暗弱,比较好掌控,益州重臣赵韪、庞羲等人,是希望刘焉将州牧之位传给刘璋。是故,刘焉虽属意刘瑁,遂随了群臣的意思,立刘璋为益州之主。

    此段记载出自《典略》一书中,《典略》虽然不是官方史书,但这本书的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官员所写。

    南北朝刘宋时期的裴松之给《三国志》做注释的时候,就曾大量引用《典略》中的内容,由此可见,《典略》中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故而不是单纯的以野史一概而论。

    正是因为以上的话,可信度比较高,所以现在的刘瑁才会觉得现在的情势迫在眉睫。

    正是因为这段话透露出一个让刘瑁不愿意相信的事实,在刘焉临死之前曾属意传位于他,并且益州的一部分文武大臣,甚至是早年追随刘焉入蜀的重臣吴懿,都是支持自己继承刘焉的基业的。

    这一部分重臣的想法,刘瑁是知道的,无非就是原先的刘瑁有勇敢之风,暗弱的刘璋进取之心不足,若刘瑁能继承大典,必定能将益州的基业带上新的高度。

    况且,刘瑁今年二十五,这让益州的群臣对自己抱有更大的期望。

    如果现在的刘瑁,不是穿越者,还是真的感谢他们看得起自己。但是刘瑁是穿越者,知道最后刘焉还是把益州的基业交给了刘璋,如此一来,刘瑁就开心不起来了。

    古往今来,权力斗争是最残酷的,现如今的刘瑁就面临着这样一场权力斗争的抉择。

    就算一母同胎又如何,既然自己来到了这里,就绝不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虚无缥缈的仁慈之上。

    自己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刘瑁的性格虽然谨慎,但不柔弱,前世的他本来就是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在知道刘焉病危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尝试着改变历史,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现在,他即将想要第二次改变历史。

    而第二次改变历史的难度,无疑来说难如登天。因为,他要面对的是父亲刘焉心中那早有决断的心意。

    留给刘瑁的时间并不多了,刘焉危在旦夕,随时有可能召集益州群臣商议后事,真要到了那个地步,一切都晚了。

    时间的压迫感,甚至是生命的压迫感在压抑着刘瑁。

    刘瑁正在低头沉思,如何改变刘焉心意之时,一双柔弱的手搭上刘瑁的后背,下了刘瑁一跳。

    刘瑁抬头望去,正是自己刚过门的的妻子,拿了一件皮裘披在了刘瑁的身上。

    ……

    ……

    吴氏为刘瑁紧了紧衣服后,关切地问道:“三郎大病初愈,如今应该好好调理身子才是,究竟发生了何事,让三郎如此忧心忡忡!”

    吴氏温柔的声音如可口的山泉水般安抚着刘瑁焦虑的心,让刘瑁短暂的享受了一下安宁。

    刘瑁看着这个眼前清新脱俗,容貌姣好的女子,嘴角上扬了一丝微笑,“让夫人担忧了。”

    不管以前如何,眼前这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是他三书六礼、明媒正娶的妻子。

    自她入府那一天开始,刘瑁便与她福祸相依、荣辱与共。

    刘瑁继承前身的不仅仅是他刘焉第三子的身份,他的尊荣、还有他的责任……

    吴氏坐在刘瑁身边,轻声说道:“三郎可是挂念父亲的身子?父亲身份尊贵,自会有神灵庇护……”

    吴氏的话说了一半,却被刘瑁紧紧地握住了双手,接着又朝吴氏摇了摇头。

    吴氏见刘瑁一系列的动作,脸上出现了惊慌失措之情,吴氏乃是聪慧女子,她明白刘瑁冲她摇头的意思!

    刘焉恐怕凶多吉少了!

    不过脸上的惊慌失措只是一瞬,很快吴氏就镇定下来。

    刘瑁对吴氏的这番反应,心中也是升起了赞叹不已,不愧是历史上的穆皇后,知道这惊天动地的消息,也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恢复了镇静。

    吴氏对刘瑁透漏的消息深信不疑,虽说州牧府内外封锁甚严,然刘瑁毕竟是刘焉的第三子,刘焉病重,庞羲能阻挡群臣探望,难道能阻挡刘焉的儿子探望吗?

    难怪夫君刚才急忙出去后,回来就坐在榻上暗自苦恼。吴苋紧紧握住了刘瑁的双手,宽慰之情溢于言表。

    刘瑁自从那场大病以后,整个人便变得沉稳了起来。

    但如今,从小就爱护他的父亲遭此大难,饶是在沉稳的人,遇到这种大事,也会惊慌失措。

    因为刘焉不仅是益州群臣的主心骨,更是整个刘氏家族的主心骨。

    思来想去都没有任何良策的刘瑁,在吴氏来到身边后心境终究是平和了下来!

    突然之间,刘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是没有办法,但身旁这位被誉为有大贵之相的奇女子,何不让她……

    刘瑁望着吴氏良久,唇齿间缓慢的一一字一句的说了一句话,“父亲危在旦夕,益州基业前途迷茫,某想争上一争。”

    刘瑁的心思,此刻对吴氏展露无疑,此时的兄弟不能信,唯一能够信任的就是就是这位与其荣辱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妻子了!

    刘瑁也不用担心吴氏会出卖他什么之类的,一是此时的礼法给了他自信,二是历史上吴氏对刘瑁可谓是情深义重。

    吴氏在听了刘瑁对其袒露了心声,眼神中虽然觉得是非常震惊,但是很快也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