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后宅疑案 » 第二十一章 朝堂论辩(2)

第二十一章 朝堂论辩(2)

    殿门一关,李峰立刻将早就写好的奏折拿了出来,神情肃穆,“陛下,昨夜文尚书的管家递上来的诉状中写着几件要事:第一,十年前,文尚书还是刑部主簿时,便被早就潜入我国的南楚王室的凝公主所惑,成为了南楚王室获得我大梁密报的渠道,根据管家所述,至少有十次我国官策被暗中传到南楚王室;第二,十年前,靖国侯叛乱之时,为了将数十万将士带入京城,文言朔利用巧语欺上瞒下,联合户部一位已故的侍郎制造假册,利用杀人、埋尸、焚烧兼转移财产等恶毒手段,将靖国侯的十万兵士与平民百姓的身份进行调换,令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埋伏在京城中;第三,靖国侯叛乱失败后,文言朔借着京城混乱,将所有的假册全部烧毁,并利用城中的珍宝阁与销金坊转移销毁所偷盗的官银,而后利用坊市流通,将大批官银变成民银消失无踪;第四,六年前,凝公主为文言朔和成王牵线搭桥,为了完全拉拢文尚书,成王将靖国侯叛乱时从宫中盗出的蝶翼山水裙送于文尚书;第五,同样是六年前,成王预备谋反时于与文言朔商议,文言朔利用刑部尚书的职权与禁军的暗子联合,选在陛下被囚禁时制造宫内大火,并趁乱将叛贼放进宫中。”

    桩桩件件全都是大案,不仅堂上的朝臣震惊,就连萧知年看了奏折后亦是震怒。年相瞧着龙椅上那位九五之尊面色铁青的模样,心里暗自叹息,给眼神示意齐侍郎从此之后不必说话,便恢复成那番端庄的神采。

    仿佛昨日在阁老殿中维护文言朔,不想开长安门的不是他一般。

    李峰和萧知年将这些尽收眼底,心中暗喜但面上不显。萧知年示意李峰继续说下去,就他查到的,文言朔近些年犯下的案子,绝不止于此。

    李峰深吸一口气,接着道,“在这些案子中,还有些许细节。譬如,靖国侯叛乱被俘后,莹安皇后觉得事有蹊跷,便一直在暗中查访,机缘巧合之下,手下人查到了那座珍宝阁。只是福祸相依,他们的人手被凝公主的人发现了,凝公主便利用她手下那位会易容术的人,将宫内的太监杀死后换作自己人,而后在宫内散布谣言并给莹安皇后下毒,最终致使皇后娘娘难产逝世。”

    “什么?!”严尚书震惊,“这.....当年皇后娘娘不是因为宫内传闻腹中胎儿不详,忧思成疾才难产去世的吗?!”

    大殿内也窃窃私语起来,谁都不敢相信这凝公主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上官仪眉头深皱,站出来言道,“陛下,纵然李大人查案的能耐全京城皆知,但事涉皇家秘闻便是不可妄言。那年先帝也在宫内大肆巡查,结果是一点证据都没搜寻到,若说有人下毒,臣觉得未免危言耸听。”

    对啊,如果是被人害的,为什么先帝查不出来?!殿内朝臣跟着点头,他们也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李峰轻叹,“上官大人,我第一次从那管家口中听闻时,也同如今的你一般想,可是等到他把这东西告诉我,我从文尚书的府中拿到后,也是不得不信。”说着,他从袖中拿出个印章,这印章小而巧,满是金色彩光镌刻着龙头的模样。

    上官仪见到那印章第一眼便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瞧着李峰一步步走到他面前,并将印章放入他手中。他赶忙拿起细细查看,这印章底座温润微寒,洁白净透,用的正是白田玉。他颤着声言道,“这是先帝的私印。”

    二品大员的府中竟然有先帝私印?!满堂哗然。看来这位刑部尚书,谋反之心已不是一日两日了。

    李峰瞧上官仪过于激动,赶忙上前帮他顺了顺气,提点道,“上官大人,您再好好看看,这印章底部所雕刻的字样跟先帝所用的不是一种字体,这是假的。”

    上官仪如梦初醒,抓着那底部看了半晌,确定李峰说的是真的,才镇定下来,“是,这是假的。”如若是真的,那么先帝丢失私印这么久怎会没有察觉。

    年相也严肃起来摊开手,朝上官仪道,“拿来,本相看看。”他都不知道,文言朔竟然胆大到这个地步。到了手上他端详半晌,确定李峰是真的,整张脸都冷了,“李大人,这确实是从文尚书府中找到的?!”

    李峰恭敬施礼,而后道,“回禀左相,确实如此。我与年岳一同进府,这私印,是我二人在文尚书的床榻下的暗格中发现的。本来年大人要与我一同入朝,只是上朝前收到宁王殿下的信件,跟陛下禀告后离开了京城。等他回来,相爷可细细查问。”

    年岳是年家嫡次孙,虽与年相不合,但面上二人从未起过正面冲突,在家里对年相也是恭敬孝顺的,这些朝臣们都知道。所以他断不可能作假,栽赃文言朔如此大的罪名。毕竟光这一个私印,就足以诛九族了。

    李峰见年相神情肃杀,将私印交到程宗元手中瞧他递给陛下后就没在说话,就知他是确认了此事,便再度说到,“其实各位同僚的疑问很好解答。这凝公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量,是因为他们杀掉的那个太监,是当年先帝的首席太监,王富贵。”

    朝臣们倒吸一口冷气,原来如此,首席太监被换,先帝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下,那么暗害皇后又有什么难的呢。

    “他们什么时候害的管家也不知道,毕竟凝公主也不是什么事儿都会告诉文言朔。但当王公公出宫与他们相见时,他们就知晓一切了。至于文姑娘所遭受的一切,不过是凝公主将用在皇后娘娘身上的法子故技重施。据管家所说,成王叛乱失败后,南楚太子也因政权失败被软禁。为了保障自己后续的生活,凝公主想改头换面嫁入尚书府,做个身份并不难,但是想要地位就必须除掉正妻和有身孕的妾室。”李峰扬手一拍,殿门再度打开,一位衣着简陋、披头散发的女子被拖了进来,跪在地上。

    萧知年寒声问,“李爱卿,这位是?!”

    李峰冷哼一声,“这位,便是在外头做着凝公主替身,替她担着外室之名的婢女,名雪儿。”说着他蹲下身,面色不改朝那女子轻声道,“把你在提刑司所说的,跟在座的朝臣和陛下再说一遍。”

    那女子被他这样一说便惊醒,眼中还带着对提刑司的恐惧,颤着声,“民女雪儿,见过陛下和各位大人。我....我是凝公主的贴身婢女,当年,公主殿下在太子殿下的帮助下逃离南楚,不远万里来到大梁,就是作为太子殿下获取南楚消息的渠道。她在青楼混了三年,积累了不少财富,而后辗转通过权贵建立了珍宝阁。那个地方,就是用来放消息的,明面上的生意都是左手倒右手,全是假象。后来,机缘巧合下认识了靖国侯和成王,知道他们有反叛之心,公主殿下觉得这是扰乱南楚王室的好机会,便成为了他们中的一份子。十年前,公主殿下认识了刚入世不久的文言朔,她看出这个人才华横溢,又对她倾心,便加以利用。后来的几年,文言朔负责给材料,公主殿下负责放消息,靖国侯谋反时,由于文言朔的地位不够只在外围,所以没被处置。成王谋反时,他虽然参与了核心,但为人行事谨慎,竟然全身而退。公主殿下觉得,此人聪明绝顶,日后必定可以保护她,便想出了嫁入府中的办法。至于....至于那女子和她府中的孩子,其实....公主殿下只是想让那妾室身子虚弱,那孩子难产而已,并没有想要害死她。”

    王侍郎冷笑,“凝红丸这种恶毒的毒药都能做出来,还三番两次使用,就这还敢说没想害人!”简直是胡扯!

    雪儿赶忙摇头,眼中含泪努力地撇清,“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凝红丸虽然损伤女子身体,于胎儿有害,但并不是毒物。不然的话,我可以把凝红丸的药方交给你们宫中的太医去检验。当年,公主殿下发现皇后娘娘查到了珍宝阁,便暗示夏古茗杀了王富贵,变成他生活在皇宫里,给皇后娘娘下了凝红丸。后来,皇后娘娘虽然难产,孩子没能活下来就过世了,但是也并未跟文姑娘说的一样,那孩子身上满是青紫不是吗。”

    王侍郎眉头深皱,不懂她是什么意思,“那你的意思是,文姑娘的母亲之所以死得这么惨,是另有后手了?!”

    雪儿猛地摇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萧知年厉声道,“凝公主呢,带上来!”

    提及此人,李峰长叹一声,“陛下,臣有罪,未能完成陛下的嘱托,看好凝公主。她,在府中放了把火,放火之前给府中所有人都下了迷药,只有这位雪儿因外出采买而活了下来。其余人包括她给文尚书生的小儿子,都死了。”

    萧知年隐隐觉得不对,“确定吗,没有遗漏吗?!”她们住的地方他早就查到了,李峰他们一直在盯着,就是等着这一天,没想到还是出了纰漏。堂堂大国公主,就这么死了?!

    李峰点头,“没错陛下,凝公主手腕上有烫伤的疤痕,是她小时候被罚导致的,无人同她一模一样。好在手臂被烧得不严重,臣细细查验过,确实有道疤,人应该是真的死了。”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不过死了也不要紧。凝红丸的药方、她们真正的账簿和这些年与文言朔的往来通信的信件,包括她、文言朔和南楚太子签的合约,全部都被臣收入了提刑司,随时可供陛下查验。”

    萧知年觉得唏嘘,“好。文尚书在何处,将他提来,朕有话要问。”说来即便是面圣,文言朔也应该跟文敏霞进行对峙的。只是萧知年不希望文敏霞知道得太多,所以干脆免去了这一茬,如此一来既可保证不外传,也可保她一命。

    “正在殿外。”

    “将人带进来。”

    “诺。”程宗元喊道,“传刑部尚书文言朔入殿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