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山术 » 通天下一气耳(先天一气论)

通天下一气耳(先天一气论)

    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一在我国传统的道家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觉得一就是一元复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都可以说是在气的基础下展开的。古代的气可不叫气叫炁,看见这个字上面一个无下面一个三点水代表水蒸发形成的气。

    虽然如此,但是他也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基础。他不光是道家哲学的基础,也是中医体系的基础。山医命相卜是相通的,同出一门。气这个思想是不分科的,学会了这个就能懂很多道理。

    丹道觉得人身体的气力有一个根源,把气力的根源叫做金丹,也就是他们。这在某一方面也代表,气是蕴藏在这金丹之中的。而在此不做讨论。

    气一元论最初为了回答本体论的东西而出现,本体论就是论自己本身是个什么,自己的思想又托于什么存在。最后道家选择了气一元论,他们认为眉心之间的后面有一个脑子,如果人没了脑子就得死。而气又存在脑子里,气就是意识的本体。

    身体里阴阳平衡,五行均衡,那么你就能壮大气,也就能活得更久。反之就活的,越短了呗。

    下面这句话出自道家的经典《太乙金华宗旨》天一生水,既太乙之真炁,人得一则生,矢一则死。然人仗炁而生,人不见炁;鱼仗水而活,鱼不见水。人无炁则死,鱼离水则亡。故仙人教人抱元守一者,即回光守中。守此真炁则可以延年也。

    这其中有一个观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他们觉得气是后天之气,而炁是先天之气。还是先天之气,人一生下来就有如同婴儿,朦朦胧胧,而真气自现。真性之光是之金华,太乙金华宗旨说的就是这先天之气如何修炼,然后凝结金丹。在此不多做赘述,而这先天一气自出生以来,就存在我们的双目之中,双目无神,则气虚也。

    一般人说气一般都觉得是脾呀肾啊之类的,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眼神。你熬了一夜,弄了一个黑眼圈,那说明你身体里的各个脏器都会很疲倦。精神自然萎靡,自然呈现出其短命之相也。所以说熬夜是慢性自杀。

    人出生之后,哇的一声落地,性命则二分也。这说明你一出生就有了意识和肉体,而意识主管的肉体,肉体又能影响着意识。古代把意识称为元神,也就是这样的。把先天一气称为元气,这些都是为了方便理解。

    抱圆而守一,乃守中之法。以后可能会讲,因为我也还没看懂呢。说气就有元气论,元气论分别是由精气论演变而来。首先呢,是有人觉得先天复始应是一气,这是气。而精,就是天地之间自然有其精华之处,精华就是最原始的东西。精气合一之后就是元气论了。后来演变成人的思想如炁,而天地万物为之精。天地万物有着最初的本源元炁。

    在中医元精元气元神,这是什么?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且是古人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物理单位,就像现在科学所说的原子有原子核一样,而原子核里面又有质子,质子旁边还有中子。

    为什么说,天下万物唯有精气?他们认为不同的气能构成不同的物质,现在也一样都是不同的原子核带着不同数量的电子,能组成不同的物质。管他科学哲学,古人可没有科学这个概念。

    肾藏精,肾又属水。为什么说胸中一口气气在哪儿啊?在金里头金是哪儿啊?是肺。五行里面金生水肺好了,自然是你肾就好了。

    庄子: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想想把二氧化碳冲装进瓶子里,那么这瓶子里面的二氧化碳就能用来灭火。这里面就差不多这个意思,气凝聚就有了形体,而形体改变就有了生命。中医的气化:气在不断的变化,跟着形体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

    比如说熬药把药扔进去,水沸腾了,要浮起来那是一种变化,它再沉下去又是一种变化。在哲学上来说,散则成气,气凝结就是炁。炁有气的精华的意思,后天返先天就是需要有足大的压强和质变。

    所以我推测金丹的自爆,应该就是差不多像高压炉子爆炸差不多,因为修行者修的是先天一炁。爆炸威力肯定比空气炮的冲击波要大多了……(◔◡◔)

    人也有形变也有气的变化,人从婴儿到少年,到中年到壮年到老年,这就是形的变化。形影响气,气影响形。

    气凝结就是炁,打个比方,水凝结就是冰,冰在凝结就会升华成气。不过这个气就会是很寒冷的蒸汽,因为你正在压缩冰冰这个东西,里面的内部分子结构分子发生变化,产生很高的热能自己就蒸发了。վ'ᴗ'ի

    比如说蜈蚣有毒,但蜈蚣煮熟了之后毒性就小了,再加上其他的辅助药材,它毒性就变成药性了。所以说是药三分毒,不如说是药三分偏。这些药的阴阳都绝对不是平衡的,必须要偏重于阳或者偏重于阴,来改善人自身阴阳的不平衡。这里说的阴阳就是寒和温(◔◡◔)那中医有说寒毒和温毒吗,比如高温烫伤就被称为火毒入皮,敷的草药一般都是寒冷的摸起来凉凉的。毕竟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