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道公 » 第四章 测试异能

第四章 测试异能

    宁成大致确定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便不再感到迷茫,自己只要苟住了,避开危险的历史大事,老老实实地躲在龙虎山,那便可万事大吉了。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完美表达了宁成此刻的心情。

    宁成说好听叫与世无争,难听就是一条咸鱼。

    不过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的,越是不想什么就越是会发生什么,在未来即便宁成千万般算计,依旧躲不开历史的旋涡,明初每一件大事件,都留下了其深深的足迹。不知道多年以后被封为明道公的宁成是否会想起今天的咸鱼宁成呢?

    确定好今后在明朝的生存攻略,首当其冲的一件事情就是,宁成要搞清楚自己的特殊体质。目前已知的是自己具有快速恢复的能力,至于其他的能力还在慢慢摸索中。快速恢复能力,宁成要确定的是恢复时间的快慢,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有备无患。

    为了确定恢复时间,宁成右手拔下了自己头顶的龙头簪,刺向了自己的左手手掌。可道簪在距离手掌一寸的时候,宁成又停了下来。因为他怕疼,又不敢真正刺下去。宁成当然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可就是对自己下不了狠手。

    左右下不定决心,于是宁成把自己的左手想象成在学校欺负过自己的恶霸同学,眼一闭,右手狠狠的刺了下去,龙头簪直接贯穿了手掌,同时也穿碎了宁成的掌骨,可见宁成恨意之深。

    预想中的恢复能力并没有生效,反而是鲜血如同喷泉一般,顺着手掌和道簪的缝隙喷涌而出,宁成啊的大叫了一声,便直接倒地,手掌的受伤给宁成带来极大的疼痛,眼泪鼻涕全都涌了出来。

    为什么恢复能力不奏效,难道这都是我做的一场梦?不,不对,刚穿越过来时我手掌被划破了,伤口确实愈合了,那么到底哪里出错了?极大的痛苦让宁成的大脑飞速运转,宁成必须要在疼晕之前找到解决办法。

    对,对了,我当时是在脑海中欺骗自己没有受伤,伤口才会愈合的。于是宁成忍着疼痛,催眠自己并告诉自己现在不疼了,血也不流了,奇特的一幕发生了,手掌的血果然立马停止,宁成此刻如同患有痛觉缺失症一样感受不到疼痛了。

    宁成立马从地下站起来,用道袍把眼泪鼻涕和血迹擦干净,然后将龙头簪拔了出来,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自己的手被贯穿了一个小洞,周围的烂肉上似乎还能看见细小的白骨碎渣,宁成又欺骗自己手掌完好如初,果然不一会手掌就变得跟原来一样。

    宁成此刻初步了解自己的金手指,那便是唯心,即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只要我自己欺骗我自己,我就能够做到。为了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宁成跑到书柜下,翻起了道家经典道德经,并催眠自己能够一目十行、倒背如流,果不其然将书放下后,道德经全文一字不差地留在了宁成的脑海中,无论是正背还是倒背,宁成都是信手拈来。

    那么我将自己的手臂砍掉,或者剖开身体将腰子烤了,是否可以通过欺骗自己,让自己恢复如初呢?宁成此刻就如同刚刚拿到新玩具的孩童一般,什么都想试试。亦或者我欺骗自己可以隐身、飞行、穿墙、能发射激光眼就像超人那样,假如是真的话,那岂不是一人成一军吗?

    想到便要试试,宁成欺骗自己会飞,之后张开双臂犹如鸟儿扇动翅膀那样挥舞双臂,可结果却是宁成压根就飞不起来。宁成不死心,又催眠自己会隐身,试了多次,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有隐身。又试了试激光眼,把眼睛瞪的如牛眼,也是毫无作用。

    实验了多次,宁成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金手指,坐忘道确实可以通过欺骗自己获得能力。不过自己的却是阉割版,即能够欺骗自己获得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能力,也就是能获得在人类范畴以内的法则,可以欺骗自己能够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可以欺骗自己一目十行,可以欺骗自己会写书法吟诗,可以欺骗自己会使用兵器。

    不过自己的能力不能超过天道的运行法则,无中生有。诸如:隐身,激光眼、飞行这一类非人类范畴的能力自己是获得不了的。更严重的是手臂砍掉,想要欺骗自己重新长出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想到这,宁成流了一身冷汗,假如没有经过这么多的试验,就贸然砍掉自己的手臂。那他宁大公子可就真成了杨过了,堪称穿越者之屑。

    宁成的金手指说白了就是在人类范畴内,将宁成变成各种技能修炼到极致的集大成者。相比于某些需要宿主累死累活地完成任务,才能得到加点的系统来说,宁成的唯心金手指已经可以排到上中上等了。武功可以速成,文章典故也可以速成,文武两开花,同时又自带一点保命功能。

    之前宁成抱怨为什么让自己穿越回物质娱乐匮乏的古代,可老天又给其配备了这么厉害的金手指,宁成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既然这样的话,那自己岂不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新朝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等自己当上了状元,不仅有黄金屋,还有颜如玉,简直无法让人无法抗拒。

    正在畅想未来美好生活的宁成,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当今的皇帝是朱元璋,他会设立严格的户籍制度,结果就代表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向宁成挥手告别了。想到这,宁成又愁眉苦脸的躺回到床上,抽出了自己脖子下的枕头盖在了自己脸上。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鸡叫头遍,张宇初便把宁成从美梦中唤起,催促着他洗漱更衣,快快吃饭。

    看看窗外天色未明,宁成嘟囔几句“这么早”,又引来大师兄一阵教训道:“从前因你身子将好,这才让你免了两天的早晚课。从今天开始,你又是学生了,应以学习经文为重,须要闻鸡起舞!”

    宁成只好乖乖听话,与大师兄吃了早饭,便跟随大师兄去往厢房完成早课。一路往东,穿过几个小院,便到了掩映在花树丛中的一个极为僻静的院子外,确实是个学习经文的好地方。

    走到门前,宁成见那隐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念经堂’的匾,进得门去,便见一个种满墨竹的小天井。天井中有一方石桌一圈石凳,正对着北边厢房。那厢房是个三长间的大花厅,正中房门上方悬挂着‘明心见性’的匾额。

    走进窗明几净的厢房,只见一张大案对着数排整整齐齐的书桌,桌上的书本文具也是整整齐齐,显然先生要求的极为严格。宁成两个进来时,厢房里已经有十几个大小孩子,在背着手大声的温习经文。

    这些少年有大有小,大的看起来比宁成还要年长很多,小的却只有四五岁的样子,背的经文也不一样,有背《心印经》、《灵官咒》的,也有背《天尊板》、《普化诰》的,但听起来却一点不乱,只让人觉着书声琅琅,十分的悦耳。

    道童们站着诵读经文的场面,让宁成回想到了自己在高中读书的场景,那时的自己也是这样用功度读书的,宁成沉浸在现代生活的回忆中,便停下了脚步,与后面大步往前走的师兄撞到了一起。又将宁成散发的记忆拉回到了现实。是啊,我已经无法返回现代了,从今天开始我要作为一名明代人生活下去了。

    宁成自嘲地笑了笑,以前自己可不是这么多愁善感的人啊,便随便选了个位置,拿出了经书,却没有翻开朗诵,毕竟宁大公子也是个有金手指的帅哥,在一目十行和倒背如流技能的加持下,又怎么会跟这些凡人一样需要苦读呢?

    咱们的宁成刚从思念家乡的多愁善感走出来,又感觉自己已经独孤求败,还是真是心大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