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道公 » 第六章 张家的未来

第六章 张家的未来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元至正二十八年,在这一年的正月四日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设官分职,封赏文武百官,开始了明王朝的统治。

    那么作为道家的领头人,华夏第二世家的张氏家族也要面见新帝,为给皇帝留下更好的印象,确定道家在新朝的地位,此次面见新帝的事情就成了重中之重。

    龙虎山上,每个人都激动起来,元朝时期,皇帝就对天师府多加恩宠,张天师一脉,从汉代张道陵祖师开始传承至今,尤其是大元建立以来,天师名号正式得到官府的承认,张家更是因此走上巅峰。现在换了汉人皇帝,天师府不就更上一层楼了吗,不要说普通的小道士这样开心,就连平日稳坐钓鱼台的老张,也激动了起来。早早地就备好了礼物,几百年的老山参、鹌鹑蛋大小般的血红珍珠,珊瑚、玛瑙、玉器,古董,字画数不胜数,就等着被召见的那一刻进献给朱元璋。

    张天师为何这么激动,原来道教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时候,也出了不小的力,钱,粮供给不断,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便多次拜访龙虎山,现在朱元璋坐拥了天下,不正是与其分享胜利果实的好时机吗?等面见皇帝时,借口君权神授,为朱元璋增加天命一说。没准皇帝一高兴,就将道教封为明朝国教了。那自己在历代天师的地位,虽然不能说前无古人,也能称得上是后无来者吧。

    假如宁成能够听到老张心声的话,绝对会抱着老张的腿,不让其那么飘,老张啊老张,你真是飘到极致了啊。你这套说辞下去,别说前无古人了,也许都没有后无来者了,你没准,不对,老张你肯定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代天师了。龙虎山上的蚯蚓得从上到下劈开,蚂蚁窝得拿热水浇死,鸡蛋都得摇散黄。

    君权神授?你当朱元璋是什么人,那是一代雄才伟略的君王,从南向北统一国家的第一狠人皇帝,同时又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你跟朱元璋讲天命,朱元璋会拿起刀子放在你的脖子上问:“天命有多少兵!”。

    龙虎山的每个人都极度的兴奋,只有一个人的态度却说得上格格不入,那当然就是熟知历史的宁成了。他很清楚,此次面见皇帝,不仅不是什么好事,甚至道家的权力还会收缩,朱元璋对道教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并多次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宗教,禁止道士随便举行斋醮法事活动,让各府、州、县只留一所较大的道观,把所有道士合到一起集中管理。严禁他们“杂处于外,与民相混”

    还规定,各处留下的大道观要把合并居住的道士编成班,每班让一名年纪大的道士负责。除了负责的道士外,其余的不许随便出观或跟朝廷部门打交道。道士都有人数限制。府一级四十人,州一级三十人,县一级二十人。喜欢在深山老林中修炼的全真道士,也只限于一二人,三人以上一律不准。

    而对于方外之人,朱元璋规定普通老百姓男的年纪在四十以下,女的五十岁以下,都不准出家。命令全国的道士到京城参加职业考试,不合格的不发给度牒,即官府承认的身份证书。通过这个办法,取消了一大批道士的资格。

    可以说朱元璋的这几手规定,死死地把控了道教的命脉,只怕老张做梦也想不到。

    在所有人开心的环境下,张天师很容易注意到了宁成的不开心,便将宁成喊到身边,询问原因。

    本来宁成是不想多事的,但转念一下,现在自己与天师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说跑得了道士,跑不了观,便隐晦地提醒张天师,最好是可以自请去掉天师称号,提前免除灾祸。

    见张天师看着自己的眼神都变了,宁成只好说道:“至尊惟天,天岂有师乎?”

    张天师听到这是极不高兴的,因为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严厉强调,对于龙虎山的宫观器物、田地房屋,诸色军民不得侵占,以免亵渎神明。这可是帮了张正常的大忙,要知道在当时兵荒马乱、盗贼蜂起的年代,家大业大的龙虎山张家,可是时时有人惦记,害得张天师要得力弟子雇人保护,时时提心吊胆。

    虽说他们都敬畏张天师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法术威力,但是也不排除有几个饿的发昏的亡命之徒群起而攻之。特别是那些手握杀器的兵勇,他们所过之处,民间相传如剃刀剃头一样扫荡的干干净净,不剩一毫。因而朱元璋这道命令真是及时雨,让张天师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同时朱元璋对正一道这套祈神降福、驱邪除妖的斋醮活动还是很欣赏的,认为它能“益人伦,厚风俗”,也就是能够起到神化朝廷的作用。对于全真道,朱元璋认为它不过是“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这是脱离了世俗之事,而以天师府为主的正一派则是入世修行,既可以婚娶,又不忌荤腥,与儒家的忠孝节义等思想相融合,这也非常符合朱元璋的治世思想,可见朱元璋对正一教的重视。

    再者说天师的本意是对得自然无为之道者的尊称。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的“徐无鬼”篇。该篇中记载,黄帝至于襄城之野,适遇牧马童子。“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后来道教中“天师”为有道者的极称。

    后世称天师的也不少。隋朝的道士焦子顺被文帝杨坚封柱国,焦子顺不接受。杨坚特别在皇城近郊给他建立道观,尊称他为焦天师。唐朝的叶法善也被称为“天师”。可见,天师之位虽尊,无论教内教外,不过只是个称呼而已。难道朱元璋做了皇帝气量那么小,容忍不了这区区天师之称?

    可是,张天师曾经卜卦,表明宁成是未来道家的领路人,对他的话又不得不重视起来。宁成的一番话瞬间冲淡了老张心中的喜悦,让老张感到进退两难,殊不知宁成的这句话拯救了未来的天师府。而宁成绝不会想到因为这句话,自己就会被卷入到历史的深渊中。也不知道宁成这只小蝴蝶,能为明帝国带来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