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道公 » 第九章 再下张三丰

第九章 再下张三丰

    张宇初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所以表现得十分亢奋,东看看,西看看,要不是有老爹张正常坐镇,只怕心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反观宁成,没有表现出如何的兴奋,反倒是老神在在地安静坐在马车上。这一现象引起了年轻太监的注意,毕竟在离开应天前,被宫里老祖宗吩咐过,要探探宁成的底细,好汇报给皇爷。于是太监骑着白马,来到宁成身边,问道:“宁公子可真是异于常人啊,一点儿也不活泼,安安静静地就像个大人一样哩”宁成拱手问道:“不知公公何姓。”太监回到,你叫陈公公就好了。

    宁成回复道:“小陈公公,非是自己安静,而是自己在龙虎山上生活了很多年,骤然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又怎么能开心的起来呢。”说罢,便用衣领擦了擦没流出过的眼泪,撇着眼睛偷偷观察太监,发现还在盯着自己,宁成决定给自己加戏,又嚎啕起来,惹的所有人都在注视这两人。年轻太监被宁成喊得心烦意乱,又没有打听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便不再看向宁成,驾马远去。

    宁成心里想到:“好你个朱元璋,我不过就是个黄口小儿,这还没见面呢,就多番试探于我,这笔账,道爷我记下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太监报复自己,一行人披星戴月的赶路,吃住都是在马车上,就连肚子疼也是就地解决,这期间宁成瘦了五六斤重,终于在第五日的上午来到了应天府,再晚到几天,宁成可能都得装在盒子里面了。

    看着眼前的应天府,宁成感慨万千,那残暴的阳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那突兀横出的飞檐,那高高飘荡的商铺招牌旗号,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张张淡泊惬意的笑容,无一不反衬出古京城对泱泱盛世的得意其乐。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两旁的旷地上还有不少撑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货色两边延伸,始终延长到城外较安静的郊区,街上行人如同流水一般剪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欣赏河岸风景的。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央,两边的屋宇星罗棋布,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等等。

    宁成此刻多么希望有一台摄影机,记录下此刻的大明盛世。

    年轻太监盯着宁成心里不屑道,果然是乡下来的土包子,没见过京城的繁华,不知道老祖宗为什么让我探这种傻小子的底细。小太监又怎么知道,宁成是来自未来的人呢,比这更豪华的,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都见识过。对比下来,小太监才真是井底之蛙。

    小太监扭头看向张正常一行人说道:“今日天师请回京城道观梳洗一番,随后礼部官员会上门教授面见陛下时的礼仪,明日可拜见陛下。”

    说罢,小太监和大汉们便离开了此处,准备回复圣意。张瑄不屑道:“这小太监真是狂妄,师父,我看明日见到陛下,必须让其严惩。”张正常说道:“徒儿,修道之人需平心静气,你如此的易怒,又怎么能修炼有成呢,我们首要就是找到京城道观,等待礼部官员上门”

    “是,师父教训的是,弟子错了”

    张宇初第一次来到这么繁华的地方,当然不想就这么回去了,便央求父亲让自己能够多游玩一会。借口宁成也同样想要游玩,不惜把把宁成也绑到自己的战车上。

    张瑄见此:“是啊,师父,我们赶路了这么多天,好不容易有时间玩,您先回道观,我们随后就回”

    张正常只好答应,便将京城道观的地址告诉了张瑄等人,就离去了。

    走在街道上,张瑄有感而发的说道:“这么多年变化真大。”

    “三师兄难道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张瑄一时语塞,反应了一会,说道,自家父亲就是集庆路的百姓,也就是现在改名的应天。宁成发现张瑄此时的脸色很难看,于是便不再细细打听下去。正巧三人闲逛来到了一家名叫锦衣阁的成衣铺,宁成岔开话题,说道不如我们给师父购买一件裘皮围巾,众人皆答道好。

    进入到店铺以后,店里老板上下打量了宁成三人,从佩戴的美玉来看,三人都是不差钱的主,便决定亲自接待宁成一行人。询问道:“不知几位道长,来小店需要买点什么。”宁成说道:“我们想买一件裘皮围巾送给师父,就是不知道老板这里有没有好货了?”老板笑道说:“道长,您可是来对了,别的我不敢保证,但从货物的质量来说,我们锦衣阁认第二,谁敢认第一啊。。”

    正好前几天,本店收购一张白貂皮,制成了围巾,正好拿给各位客官看一看,这白貂通体雪白,没有一丝杂色,摸起来也是极其顺滑,张宇初看见后,第一眼就相中了,连忙询问价格。老板说不贵,不贵,也就白银十五两。张家平日里香火鼎盛,张家大公子还真是不差钱,准备将白貂大衣买下。

    而此时宁成用手挡住了大师兄掏钱的手臂。张宇初平时不当家,自然不知道柴米油盐之贵,宁成当然知道明朝十五两银子的购买力,便准备发挥在现代菜市场与大姨砍价的能力。宁成说道:“老板,我看,十五两实在是太贵了,不如十三两卖吧”老板正想反驳什么的时候,宁成抬手一指,白色貂皮现在确实罕见,可是捕杀它的猎人也许手还太生疏,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伤口。

    只见众人顺着宁成手指的看去,果然在细微之处,留下了一道破坏整体美感的小伤口。因此,老板只好给宁成等人降价,正当老板咬咬牙准备卖给张宇初时。

    “我出二十两。”像百雀羚鸟般婉转清脆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闻声而寻,只见门口有一位青年和一位少女。那青年面如冠玉,英姿非凡,外有才气,在他怀中抱着一柄阔刀,刀柄上镶着一枚硕大宝石。而那少女,一双金莹剔透的眼睛仿若有光,看去十分可爱。白皙无暇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特别是其浑身上下,隐隐透射出的一种古灵精怪的气质,如同森林的小鹿一般活泼,一眼便知此二人出身非富即贵。

    那少女说道:“我出二十两,这貂皮我要了”。张宇初平日里在龙虎山哪见过这么美丽的少女,便想要答应下来。宁成虽然没处过女朋友,但是大学舍友也带着他看了不少电影,哪里会对少女言听计从。

    反击道:“这位姑娘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先来后到,既然我们还在砍价,还没决定买没买,你又怎么能抢走。”

    “我自小便知道商人做生意,讲究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利益,价高者得,我出的钱多,自然就是我应该得到。”

    “既然这样,那我们问问老板到底是讲究先来后到还是价高者得”

    老板虽然是个商人,但是也是个有原则的人,经商多年在商业交流过程中,深深明白诚信这个牌子要比利益重要的多,老板刚想说,讲究先来后者。

    少女通过老板说话口型,知道老板想要说什么。便在旁边威胁道:“咳咳,家父魏国公。”老板刚想改口,宁成便在旁边说道:“明日我们将要拜见皇上。”

    只见这两个人的来头一个比一个大,老板的喉咙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空气仿佛都凝固起来。

    旁边的俊秀青年看出了老板的窘迫,便解场道:“我看应是先来后到者。”对着宁成说道:“这位小道长,是舍妹无理了,实在是抱歉”少女听到自己哥哥替自己做决定,便生气道:“小道士,咱们山水有相逢,我叫徐妙清,你敢不敢留下自己的名号”

    宁成是什么人?那可是一位优质乐子人啊。便说道:“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张三丰是也”听到这里,张宇初,张瑄以及那位俊秀青年也都乐了出来,商铺里面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唯有那少女不解其意,对着宁成说道;“张三丰,我记住你了,以后不要让我遇见你。”,说完便拉着自家大哥走出了成衣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