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道公 » 第十一章 宁成被困京城

第十一章 宁成被困京城

    张正常一行人走在返回道观的路上,众人的情绪似乎都不太高,张天师成了张真人,又怎能让人信服呢,而且朱元璋似乎也知道自己理亏,便补偿了张正常,让其掌天下道教事,张真人从江西龙虎山的掌教人,成了全国道教的管理者。也许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张天师不过就是一个称号罢了,丢了一个虚名,却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权力,又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可对古人来说,尤其是修道之人,更注重淡泊名利,保持自己的气节,反倒是对被我们看重的利益不屑一顾。宁成很明显得发现老张一直挺拔的身躯,也微微弯了下去。平日里目光如炬的双眼越发的空洞,走路如同醉酒一般歪歪扭扭,整个人就像老了十岁,好似行尸走肉。

    宁成想到在历史上师父只活了五十岁,在平均寿命四十岁的古代,五十岁确实已经算是高寿了,可对一个修道有成,整日锻炼的道士来说,五十岁实在是不算高。可能正是由于这次朱元璋去掉天师称号,让张正常抑郁而终。

    再返回到京城道观时,观主询问道:“天师,今日收获如何”,张正常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呆傻地看着观主,直到过了好一会,才苦笑道:“从今往后,此人世间再无张天师,只有张真人。”说罢,便不再看向众人,一个人返回到房间休息。

    张瑄和张宇初都不知所措地看着宁成,想让宁成帮忙想想办法。他们知道宁成虽然年龄小,但是主意却很多。宁成看着两人求助的目光,无奈地说道:“这件事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你们太不了解当今圣上了。皇上一旦做出来决定,别说是我们,就是老祖宗重生,也休想改变那位君王的主意,旨意朝令夕改,这是对皇权的蔑视,还不如怎么想着开导咱们的师父。”

    与此同时的紫禁城奉天殿,朱元璋处理好最后一批奏折后,便回到了马皇后居住的坤宁宫。马皇后见到朱元璋的第一句话,便是宁成那孩子怎么样了。朱元璋说道:“妹子,那孩子咱看见了,确实可以称得上天资聪颖,他是有小聪明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不差,为了活命,甚至都吹嘘咱老朱是千古一帝了,咱老朱自己是不是千古一帝,咱还能不知道吗?”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笑着说:“重八,在我心里,你就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就是千古一帝。”“好妹子,你在咱眼里就是千古贤后”朱元璋笑着说道:“不过,妹子,其实今天咱对宁成是有杀意的,虽然看出来那孩子心里怕极了咱,可是咱总感觉这孩子有一丝格格不入,那股气质说不清道不明,就好似这个孩子不是这个时代生活的人。”

    “不过呢,咱又突然不想杀他了,想了想,就算这个孩子身上有何种神异之处。咱老朱是何许人也,从一个放牛娃,乞丐,和尚做到了皇帝,从蒙元的手里,夺过了江山开创了大明,我有精兵数百万,难道会怕一个孩子谋朝篡位吗,即便他是明朝版的张角,我老朱也不是桓灵二帝,我可以轻轻松松地灭了他。这就是咱老朱的自信。”

    朱元璋作为一个从底层到创建一个有着庞大版图的明帝国主人,眼光何其毒辣,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穿越者,可是朱元璋就是从宁成身上,看到了一丝端倪。朱元璋绝对不相信自己的明帝国会毁于一个人的手上,这才收敛了杀意,借口被宁成千古一帝的马屁拍舒服了,由此放过了宁成。

    所以啊,有些穿越者绝对不要看低古人,仗着自己有着现代知识和丰富的眼界,便可以把古人当傻子看待,不把古人放在眼里。古人只是缺乏见识,可绝对不是缺乏智商。拿古人当猴耍的人,小心被古人当猴耍。

    马皇后对着朱元璋问道:“重八,那是不是让张正常一行人回到龙虎山啊。”朱元璋答道:“张正常可以走,但是宁成我是不会放回去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还是懂的,既然直觉告诉我那孩子有特别之处,我就要把他放在我的眼睛底下看管,命令拱卫司监视,决不能放虎归山。”

    “再者说了,那孩子绝顶聪明,天资聪颖,短短时间就想好了糊弄咱的借口。只要好好指导其走正道,也许能成为国之栋梁,辅国良臣。即便咱用不到,咱也能留给标儿。”

    夜晚,宁成本来想开导一下师父。可是来到房间里面,并没有发现师父的踪迹,宁成一路到处寻找师父,最后在道观外的河边草地,发现了师父平时所穿的道袍,鞋子。并且它们都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宁成大惊失色,转头想去叫人。

    这时,水里出现一道黑影,按住了宁成的嘴。宁成以为是妖怪,挣扎更剧烈起来。耳边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别叫,是为师。宁成这才放心下来,转头看去。果然是师父张正常。问道:“师父,难道你想?可不能寻短见啊!”张正常看着宁成说:“以为为师要自寻短见,师父我啊,只是心情烦闷,准备用刺骨的河水,让自己冷静下来”

    张正常严肃的看向宁成:“宁成,能否答应为师一件事情。”。宁成答道:“师父,师兄待我如家人,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万死不辞。师父不知道是何事。”

    “如果有一天,你能入了陛下的眼,希望你帮咱们天师府夺回天师称号。”

    “师父,我可能......”。“尽力而为,尽力而为就好。”

    为了能让张正常走出心结,宁成一行人特意在道观多停留了几天,正准备向皇帝辞行。宫里的太监传来了口谕,张真人等人可自行返回龙虎山。而宁成天资聪慧,与朕有缘,深得朕心,故命宁成留守于清心观,研习道法。

    因为是口谕,所以内容上偏向白话一点,如倭寇侵扰明朝周边群岛时,朱元璋下诏:告诉百姓,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可是这并不能说明朱元璋没有文化,后世遗留下来的朱元璋派兵北伐时,与前线将领沟通交流所写的书信。从整体上看,该帖章法井然有序、规整清晰,结字端正颀长,笔划刚劲笃定、酣畅利索,虽然不算是顶级书法,但还是非常具有欣赏价值的。

    从信笺的内容上看,似乎也没有上面所讲的那么多大白话,且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言简意赅。后人对朱元璋的这幅书法作品评价颇高,康有为认为:“明太祖书雄强无敌。”

    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但他是非常好学的。还在参加起义军战争期间,时常命手下收集图书供自己阅读学习。经常“戴星而朝,夜分方寝”,“身在行间,手不辍书”。他命有学问的大臣围绕在自己身边,轮流给他讲述理论知识,并一起深入研讨。他让人把古人的得失经验誊写在墙壁上,供自己随时借鉴反省。

    宁成本来以为自己安全过关,可以高高兴兴地返回龙虎山,谁知道竟然会被朱元璋留了下来。有心想要反驳,可又不敢,只能违心地说道:“宁成遵旨。”

    张瑄看出来了宁成的不开心,俯身对着宁成小声说道:“自己会陪着宁成待在清心观,勿要多虑。”宁成向三师兄投来了感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