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道公 » 第十五章 魏国公府徐家

第十五章 魏国公府徐家

    魏国公府号称南京第一广厦,占了南城的一半。国公府在南城的中央,东南是贡院。再往东过秦淮内河,是府邸最大的东花园。

    附近不远处的莫愁湖也是魏国公的私人园林,这里是禁地,附近五里以内,严禁闲杂人等接近,犯禁者送官究治。据说这座湖和湖边不远处的那座胜棋楼是当今皇帝与徐达下棋时,徐达在不知不觉间竟把手执的棋子儿摆成了万岁两字,而且还赢了朱元璋,朱元璋败而反喜,一时高兴,便把这楼连着这湖都赐给了徐家。

    其实这都是民间传说,当皇帝的哪能干那么不靠谱的事儿,为一局棋便把江山胡乱封赏下去。胜棋楼和莫愁湖是徐家的产业不假,原因却是因为魏国公徐达是大明开国第一元勋,也是朱皇帝唯一信任不忌的名臣。他没在郭子兴放弃朱元璋的时候取而代之;也没有在陈友谅围攻朱元璋的时候弃之而去;自己的意见和朱元璋的决策不统一时,也是只有坚决执行。

    而且立国之后,他是少有的几个不飞扬跋扈、贪污索贿、揽权不放、结党营私的大臣,因而成为大明开国功臣中少数几个获得善终的,而且封了王的人,封王就要有封地,莫愁湖附近便是中山王的封地。所以民间流传徐达背生大疮,朱元璋给他送了一只烧鹅,发物致使徐达而死的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毕竟,朱元璋有心害死徐达,又怎么可能为其追封中山王呢?

    朱元璋是个十分注重礼仪秩序的人,在他的治理之下,无论建筑、服饰、仪仗,各个方面轻易没有敢的。在朱元璋治理之下,敢予僭越的也不是没有,他的亲侄子僭越了,飞扬跋扈,嚣张不可一世,仪仗同太子之礼,虽然这个侄子一向受朱元璋喜欢,最后还是被他给赐死了,另封了这个侄子的儿子为王;大将军蓝玉僭越了,打跑脱古思贴木儿之后,居然睡了他的王妃,坏了朱元璋羁绊蒙古贵族的怀柔政策;得胜还朝时嫌城守官开门慢了些,居然命令大炮轰开城门,如此种种,埋下了朱元璋心中的杀机。

    因此别看国公府建得有多豪华,但是也不能有一丝僭越。国公府崇楼广厦,也有亭阁台树,巍峨雄伟、古相纤丽,交相参差,山水相融,一步一景。湖中心的小亭大概有三十多人,除了中间身着白袍的公子和一老者外,其余人等俱着青色骑装,肋下佩刀,一看就是精悍勇武的侍卫。

    老者正是和宁成之前谈判的王掌柜,长相清秀、眉宇秀朗的年轻公子则是徐达第三子徐增寿。其实徐增寿本是徐达的第四个儿子,而由于徐达的第三个儿子徐添福早夭,所以国公府的仆人皆称徐增寿为三公子。

    王掌柜将与宁成签约并给宁成七百俩银子的事情,一字不差的讲述给了徐增寿。

    “老王,做的好,即便不提他张真人弟子的身份,他能够入皇上的眼,被留在清心观。这样的人我们就应该交好。”

    “七百俩从我家库里支取出来就行,再拿出来二十两作为王掌柜的奖励,哦,对了,不要用宝钞。”

    大明宝钞作为明代对货币制度改革的产物。虽然是在洪武八年正式推行,其实在洪武元年,已经在各地开始逐步推行了,但是达官贵族,并不爱使用宝钞,更是倾向于银票的结算。

    为什么大明宝钞被贵族嫌弃,终成为废纸呢。原因在于,其一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限性条件,以及以财政为中心的明代国家货币制度中纸币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可克服性的缺陷,大明宝钞发行不久,就发生了贬值。

    其二明代国家基于财政开支所需,不控制发行量,无限制滥发。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发行、流通必需仰赖经济发展达到足够充分的状态。在明朝建国初期,大明宝钞的发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立足于社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而是出于国家财政的考虑。

    其三宝钞的通货膨胀出现失控,并且价值开始不断下降,虽然明政府为了增加市场对大明宝钞的需求,在其它税务、官方收费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但并没有达到通货紧缩的作用。因为政府虽然增加了纸币的收入,但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其结果只是起到令大明宝钞在市场的流通速度减慢的作用,而并没有减少,所以只会徒劳无功。

    根本因素在于宝钞应该与黄金、白银、铜、铁当时的硬通货挂钩,而不是用朝廷信誉做背书,其恶果就是百姓都不再信任宝钞的购买力了,宝钞制度终成废纸。

    在王掌柜拜别三公子以后,徐增寿便拿起了宁成的西游记读了起来,不读不要紧,一读还真就上了瘾,真可谓是手不释卷。

    风月佯狂山野汉,江湖寄傲老余丁。清闲有分随潇洒,口舌无闻喜太平。月夜身眠茅屋稳,天昏体盖箬蓑轻。忘情结识松梅友,乐意相交鸥鹭盟。名利心头无算计,干戈耳畔不闻声。随时一酌香醪酒,度日三餐野菜羹。两束柴薪为活计,一竿钓线是营生。

    闲呼稚子磨钢斧,静唤憨儿补旧缯。春到爱观杨柳绿,时融喜看荻芦青。夏天避暑修新竹,六月乘凉摘嫩菱。霜降鸡肥常日宰,重阳蟹壮及时烹。冬来日上还沉睡,数九天高自不蒸。

    读到诗词,不禁感慨宁成的文化底蕴之高,令人羡慕。

    “悟空听得风声,对着猴兵道,取我披挂来,就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手执如意金箍棒,领众出门,摆开阵势。巨灵神见悟空一身亮瞎装备出场,心中先怯,手抖腰软,被猴王一棒打个踉跄,败阵而归.....”

    读到猴子闹天宫时,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威风凛凛,让人如痴如醉,不过齐天大圣为什么要加感情戏啊?我们喜欢的就是大圣斩杀妖魔,对妖怪无情的戏码啊。不行,我非得见见宁成,让他把感情戏删了,多写点打斗戏不好吗。

    过了几天。徐妙清发现自己的弟弟有一丝不对劲,毕竟知弟莫如姐。对徐增寿,她还是很了解的,自己的弟弟高不成,低不就的。酷爱武艺,不喜读书。

    怎么现在,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整日拿着手稿,就连吃饭,也要带着。因此,徐妙清想要弄清楚原因,便找上了自己的弟弟。徐增寿二话不说,就将书稿交给了她。

    徐妙清接过手稿,读了起来,与弟弟徐增寿不同,她遇到描写猴子打斗,与别人用法宝斗法的精彩剧情都跳读了过去,只有读到了至尊宝和白晶晶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又遇到紫霞仙子,阴差阳错地并拔出了紫青宝剑,成了紫霞命中之人的时候,徐妙清才细细品读,读到情深之时,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对她说我爱你,如果再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尤其是这句话,深深的进入到妙清的心里,她多么希望紫霞仙子和白晶晶幸福啊。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关注点不同了,男人大多偏理性,而女人大多偏感性,也就造成了作者文风多样的选择。

    徐妙清向徐增寿打听到了,西游记的作者宁成。心里想到,能写出这么感人的话本,作者一定是懂女孩,爱护女孩的好男人吧。如果有一天,谁能够对我说,爱我一万年,不论他是何种身份,我也要嫁给他。

    与此同时清心观内正与师兄吃饭的宁成,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张瑄询问宁成状况。

    “不知道,可能是练武出汗,感冒了吧”,宁成猜测道。